一株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2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株嗜热厌氧微生物菌株64‑1及其应用。该菌种的拉丁文名称为Phaeospirillum sp.,该菌株于2019年8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1.167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菌株64‑1的16S rDNA基因全长序列为1453bps,根据GenBank的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该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与Telmatospirillum siberiense 26‑4b1(T)的16S rDNA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为92.47%。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64‑1CGMCC 1.16798对高凝油具有很好的降解作用,且其产生的生物表活剂可降低发酵液表面张力,对高凝油具有很好的乳化分散能力。该菌种及其培养物可用于提高高凝油的采收率。

A thermophilic facultative anaerobic microorganism strai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7月0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611014.X、申请名称为一种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株新型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在高凝油开采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范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利用该微生物菌株及菌剂作用高凝油,通过改变原油理化性质,增强原油流动性和可驱替性,提高原油采收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菌株及菌剂因其所具有的性能,可应用于原油开发领域和环保治理领域,但不局限于这些该领域。
技术介绍
高凝油是一种特种油资源,具有凝固点高、含蜡高的特点。中国是高凝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高凝油资源量可达5×109t以上,占世界高凝油资源的30%~40%,其中,辽河盆地的资源最为丰富。随着油藏开发进入中后期和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田水驱效果达到极限,而化学驱油成本过高,急需一种经济、环保、高效地提高高凝油采收率的技术。利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技术,因其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逐渐成为油田增产有效的技术手段,并在国内外矿场试验中初见成效。国外研究报道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美国侧重于研究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俄罗斯侧重于研究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手段研究开发包括基因工程菌在内的高效菌种,但存在微生物菌种与地层环境条件的配伍性和适用性差,以及菌种褪化变质等问题。因为受到生物安全性的限制,工程菌的应用目前仅限于在反应器中生产微生物代谢物如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和生物酶等,然后再将这些代谢物用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相对而言,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则比较较简单适用,内源菌适用油藏条件,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关键是找到高效的内源微生物采油功能菌。油藏的温度、盐度、pH、压力等环境因素多样,要求采油功能菌株需要具备很好的适应能力。因此,采油功能菌株在油藏开采中的成功应用取决于该功能菌株能否适应油藏油层环境条件并快速生存繁殖,进而起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功效。尤其对于一些高温油藏,采油功能菌株是否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存活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采油功能菌株需要在高温、含氧量低的油藏环境条件下,利用原油为营养物质生长繁殖、作用原油产生次级代谢产物,进而发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目前用于微生物采油的菌种不能适应温度高于65℃的油藏,而且无法在无氧或低氧浓度的油藏条件下产生有效作用浓度的代谢产物,起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因此研究在高温、厌氧油藏条件,微生物产生物表活性剂,乳化、降解高凝油性能,筛选出能够耐高温、且适应含氧量低的油藏环境本源微生物,开发可降低高凝油粘度和凝固点的新型采油功能菌株及菌剂,是利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株新型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菌株应用于高温采油效果差,无法降解高凝油、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以及提高高凝油采收率幅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株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64-1,其拉丁文名称为Phaeospirillumsp.,该菌种于2019年8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1.167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株的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包括上述所述的微生物菌株及其代谢产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营养剂,所述营养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组分:玉米浆干粉0.4%、磷酸氢二铵0.2%、硝酸钠0.2%,酵母粉0.05%,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生物菌剂还包括利用上述所述微生物菌株发酵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蛋白多糖类,且所述表面活性剂的CMC值为22.30mg/L。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降解高凝油的方法,包括利用上述所述的微生物菌株降解高凝油的过程。优选的,其中,包括利用所述微生物菌株降低所述高凝油中的非烃类、胶质和沥青质相对含量,增加饱和烃相对含量的过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降低高凝油粘度和凝固点方法,包括利用上述所述的微生物菌株处理所述高凝油的过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提高高凝油采收率方法,包括利用上述所述的微生物菌株驱油的过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谓的高凝油是指凝固点高于35℃,且含蜡量大于30%的原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嗜热兼性厌氧新型微生物菌种64-1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乳化高凝油,该菌株从油层温度为70℃的油藏油水样中分离、纯化获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其拉丁文名称为Phaeospirillumsp.,该菌种于2019年8月6日保藏保藏于中国微生物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167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对高凝油具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在兼性厌氧条件下70℃培养168小时后嗜热兼性厌氧菌株JD-641对高凝油的降解率达50%;高凝油的四组分分析表明,该菌株降解了高凝油中的非烃类、胶质和沥青质组分,能够将大于C30的正构烷烃和蜡质降解为C10–C30的短链烷烃;将高凝油的凝固点由49℃降低到40℃,降凝率达到18.37%;将高凝油的粘度由68mPa·s1降低到22mPa·s1,降粘率达到68.6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的发酵液表面张力显著降低,从70.68mN/m降至28.12mN/m,降低了60.22%;其CMC值为22.30mg/L。此外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CGMCC1.16798发酵液高凝油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乳化指数EI-24值高达9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新型菌株能够降低高凝油粘度和凝固点,乳化高凝油,增强高凝油的流动性,提高高凝油的采收率,与单纯水驱的对照相比,在70℃条件下提高辽河高凝油采收率达9.21%。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的菌种鉴定系统发育树分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的扫描电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在兼性厌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在兼性厌氧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在兼性厌氧条件下作用原油前的气相色谱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在兼性厌氧条件下作用原油后的气相色谱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64-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及CMC值;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嗜热兼性厌氧菌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64-1,其拉丁文名称为Phaeospirillum sp.,该菌种于2019年8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1.167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8 CN 201910611014X1.一株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64-1,其拉丁文名称为Phaeospirillumsp.,该菌种于2019年8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1.167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菌株,所述微生物菌株的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3.一种微生物菌剂,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株及其代谢产物。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营养剂,所述营养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组分:玉米浆干粉0.4%、磷酸氢二铵0.2%、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众合华创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