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导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21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导靴,包括导靴底板,该导靴底板两侧边端上垂直设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润滑沉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内均设有润滑孔道,所述润滑沉槽内设有滚珠孔,该滚珠孔与润滑孔道相通,所述滚珠孔内设有润滑滚珠,该润滑滚珠的部分裸露出滚珠孔,所述润滑沉槽上设有挡油板,该挡油板封盖在润滑沉槽远离润滑孔道开口端的部段上,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储油柱,该储油柱内设有储油孔道,该储油孔道内设有润滑油吸附管,该润滑油吸附管的一端穿出储油孔道伸入润滑孔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电梯对重导靴,能够在无需人工维护的情况的下,对对重导靴进行稳定持久的润滑。

A kind of elevator counterweight guide sh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重导靴
本技术属于电梯部件
,具体来说是一种电梯对重导靴。
技术介绍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在对重的四个角上都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对重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由于电梯的运行时的往复频率和运行速度都是比较快的,所以对重的导靴需要足够的润滑,才能能是使得对重沿着轨道稳步运动,目前常见而对电梯对重装置中,对导靴的润滑是采用喷溅润滑油的方式,其缺点是需要人工定时维护添加润滑油,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对重导靴,能够在无需人工维护的情况的下,对对重导靴进行稳定持久的润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对重导靴,包括导靴底板,该导靴底板两侧边端上垂直设有左侧板、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润滑沉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内均设有润滑孔道,该润滑孔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润滑孔道、润滑沉槽均沿左侧板、右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润滑沉槽内设有滚珠孔,该滚珠孔与润滑孔道相通,所述滚珠孔内设有润滑滚珠,该润滑滚珠的部分裸露出滚珠孔,所述润滑沉槽上设有挡油板,该挡油板封盖在润滑沉槽远离润滑孔道开口端的部段上,所述润滑沉槽与挡油板相对的部段内设有回油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储油柱,该储油柱内设有储油孔道,该储油孔道内设有润滑油吸附管,该润滑油吸附管的一端穿出储油孔道伸入润滑孔道内,所述储油孔道的内壁面上设有连通至润滑孔道的回油道,该回油道与回油孔处在同一直线位置上。在本技术中,所述润滑油吸附管为海绵管。在本技术中,所述润滑油吸附管位于储油孔道、润滑油孔道外的部段上设有保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技术中的这种电梯对重导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导靴与对重轨道之间通过润滑滚珠相接处,降低了摩擦系数,有利于对重更加平滑的在对重轨道上运行,降低了曳引电机的功耗。2.润滑滚珠在于对重轨道摩擦接触时产生滚动,继而与润滑孔道内的润滑油吸附管相接触,粘附了润滑油的滚珠能够更好的降低与对重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3.润滑滚珠上粘附的润滑油沿着润滑沉槽汇流至挡油板处,挡油板封盖在润滑沉槽的下方部段,形成一储油空间,继而通过回油孔、回油道回流至储油柱内,起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挡油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左侧板和储油柱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的这种电梯对重导靴,包括导靴底板1,该导靴底板1两侧边端上垂直设有左侧板11、右侧板12,左侧板11、右侧板12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润滑沉槽13,左侧板11、右侧板12内均设有润滑孔道14,该润滑孔道14的一端为开口端,润滑孔道14、润滑沉槽13均沿左侧板11、右侧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润滑沉槽13内设有滚珠孔15,该滚珠孔15与润滑孔道14相通,滚珠孔15内设有润滑滚珠16,该润滑滚珠16的部分裸露出滚珠孔15,润滑沉槽13上设有挡油板17,该挡油板17封盖在润滑沉槽13远离润滑孔道14开口端的部段上,润滑沉槽13与挡油板17相对的部段内设有回油孔18。润滑滚珠上粘附的润滑油沿着润滑沉槽汇流至挡油板处,挡油板封盖在润滑沉槽的下方部段,形成一储油空间,继而通过回油孔、回油道回流至储油柱内,起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作用。导靴与对重轨道之间通过润滑滚珠相接处,降低了摩擦系数,有利于对重更加平滑的在对重轨道上运行,降低了曳引电机的功耗。左侧板11、右侧板12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储油柱19,该储油柱19内设有储油孔道20,该储油孔道20内设有润滑油吸附管21,该润滑油吸附管21的一端穿出储油孔道20伸入润滑孔道14内,储油孔道20的内壁面上设有连通至润滑孔道14的回油道22,该回油道22与回油孔18处在同一直线位置上。润滑滚珠在于对重轨道摩擦接触时产生滚动,继而与润滑孔道内的润滑油吸附管相接触,粘附了润滑油的滚珠能够更好的降低与对重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在本方案中,润滑油吸附管21为海绵管;同时,润滑油吸附管21位于储油孔道20、润滑油孔道14外的部段上设有保护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重导靴,包括导靴底板,该导靴底板两侧边端上垂直设有左侧板、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润滑沉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内均设有润滑孔道,该润滑孔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润滑孔道、润滑沉槽均沿左侧板、右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润滑沉槽内设有滚珠孔,该滚珠孔与润滑孔道相通,所述滚珠孔内设有润滑滚珠,该润滑滚珠的部分裸露出滚珠孔,所述润滑沉槽上设有挡油板,该挡油板封盖在润滑沉槽远离润滑孔道开口端的部段上,所述润滑沉槽与挡油板相对的部段内设有回油孔;/n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储油柱,该储油柱内设有储油孔道,该储油孔道内设有润滑油吸附管,该润滑油吸附管的一端穿出储油孔道伸入润滑孔道内,所述储油孔道的内壁面上设有连通至润滑孔道的回油道,该回油道与回油孔处在同一直线位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导靴,包括导靴底板,该导靴底板两侧边端上垂直设有左侧板、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润滑沉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内均设有润滑孔道,该润滑孔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润滑孔道、润滑沉槽均沿左侧板、右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润滑沉槽内设有滚珠孔,该滚珠孔与润滑孔道相通,所述滚珠孔内设有润滑滚珠,该润滑滚珠的部分裸露出滚珠孔,所述润滑沉槽上设有挡油板,该挡油板封盖在润滑沉槽远离润滑孔道开口端的部段上,所述润滑沉槽与挡油板相对的部段内设有回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骥李坚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