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覆膜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417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覆膜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丙烯酸丁酯112‑224份、醋酸乙烯酯100‑200份、丙烯酸12‑24份、乳化剂6‑21份、交联剂6‑13份、引发剂0.6‑1.7份以及水500‑1000份。上述覆膜胶中各原料组分配比合理,即在软单体丙烯酸丁酯、硬单体醋酸乙烯酯和功能单体丙烯酸的基础上添加交联剂、乳化剂等原料组分,合成三元共聚乳液。得到的覆膜胶的粘结力和稳定性均较好,满足纸塑复合粘贴的要求。

Laminating adhesiv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覆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覆膜胶是把聚丙烯或聚酯薄膜与纸制品粘结在一起的一种粘合剂,通过复膜可使纸制品表面更加光亮、平滑,使色泽更加鲜艳和富有立体感,还可起到防霉、防水、防污、防伪、耐折、耐磨等作用。近几年,纸塑复合技术在印刷、包装行业得到广泛地应用和迅速地发展,覆膜胶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传统的覆膜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溶剂型,另一类是乳液型。溶剂型覆膜胶在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具有毒性的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松香油等,会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易燃易爆,贮存和运输极为不便,使用成本也很高。而乳液型覆膜胶的粘结力小、稳定性差,长期使用时容易开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乳液型覆膜胶粘结力小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粘结力和稳定性的覆膜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覆膜胶,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膜胶还包括原料:分子量调节剂0.5-1.5质量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正十二烷基硫醇、十六烷基硫醇和黄原酸二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选自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β-羟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盐和氢过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覆膜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覆膜胶的各原料组分的配比备料;将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乳化剂、交联剂以及一部分水混合,静置得到预乳化液;将一部分预乳化液、一部分引发剂和剩余的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对混合液加热至混合液呈现蓝色,加入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加热、保温、冷却、调节pH至6.5-7.5,即得覆膜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一部分预乳化液、一部分引发剂和剩余的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的步骤中,所述预乳化液和所述引发剂的质量比为(300-500):(0.3-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加入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的步骤中,是同时加入预乳化液和引发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保温、冷却的步骤中,加热至80℃-90℃,保温0.5h-1.5h,冷却至40℃-45℃。上述覆膜胶中各原料组分配比合理,即在软单体丙烯酸丁酯、硬单体醋酸乙烯酯和功能单体丙烯酸的基础上添加交联剂、乳化剂等原料组分,合成三元共聚乳液。其中,在后续粘合塑料薄膜和纸制品过程中,软单体丙烯酸丁酯和硬单体醋酸乙烯酯既能够提高覆膜胶与塑料薄膜表面的吸附力,又能够提升覆膜胶与纸制品表面的渗透力,而功能单体丙烯酸的加入可以提高聚合物的交联密度以及内聚能,进而形成网状结构的覆胶膜,提升覆膜胶的粘结力和稳定性,满足纸塑复合粘贴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醋-丙乳液覆膜胶的FTIR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覆膜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本专利技术任一项所述的覆膜胶的各原料组分的配比备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如下质量份称取各原料组分:S2、将丙烯酸丁酯112-224份、醋酸乙烯酯100-200份、丙烯酸12-24份、乳化剂6-21份、交联剂6-13份以及一部分水混合,静置得到预乳化液。进一步地,将丙烯酸丁酯112-224份、醋酸乙烯酯100-200份、丙烯酸12-24份、乳化剂6-21份、交联剂6-13份、0.5-1.5质量份的分子量调节剂以及水400-800份混合,静置得到预乳化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选用商用丙烯酸丁酯,通常需要将商用的丙烯酸丁酯经碱液纯化、减压蒸馏处理。通常而言,商用的丙烯酸丁酯中含有阻聚剂例如对苯二酚,阻聚剂的存在会对三元共聚乳液的合成造成不利影响,需要除去。具体地,向商用丙烯酸丁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数次至无色,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静置,去除水层后加入占丙烯酸丁酯质量份数为5%的无水硫酸钠,搅拌、干燥后减压蒸馏,收取馏分,封好备用。当然可以理解,也可以直接选用纯度大于99.5%且没有加阻聚剂的丙烯酸丁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选用商用醋酸乙烯酯,也需要经纯化处理。具体地,商用醋酸乙烯酯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去除水层,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当然可以理解,也可以直接选用纯度大于99.5%且没有加阻聚剂的醋酸乙烯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上述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乳化剂、交联剂以及水混合的过程中,是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预乳化0.4h-0.6h,静置0.4h-0.6h,以此得到的预乳化液成牛奶状且不分层,表明该预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S3、将一部分预乳化液、一部分引发剂和覆膜胶原料中剩余的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对混合液加热至混合液呈现蓝色,加入剩余的预乳化液和覆膜胶原料中剩余的引发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一部分预乳化液、一部分引发剂和覆膜胶原料中剩余的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的步骤中,所述预乳化液与所述引发剂的质量比为(300-500):(0.3-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混合液加热至混合液呈现蓝色的步骤中,是在搅拌的条件下升温至70℃-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入剩余的预乳化液和覆膜胶原料中剩余的引发剂的方式是一滴一滴加入。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避免聚合反应中单体、引发剂浓度变化波动大,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地,同时加入预乳化液和覆膜胶原料中剩余的引发剂以便保证聚合反应中单体、引发剂浓度变化不大,使聚合反应速度平稳进行,乳液粒子粒径分布均匀,滴加速率要根据聚合反应的程度和聚合反应的温度进行调节。S4、加热、保温、冷却、调节pH至6.5-7.5,即得覆膜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保温、冷却的步骤中,加热至80℃-90℃,保温0.5h-1.5h,冷却至40℃-45℃。上述覆胶膜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覆膜胶的粘结力和稳定性得到提升。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覆膜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胶还包括原料:分子量调节剂0.5-1.5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正十二烷基硫醇、十六烷基硫醇和黄原酸二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覆膜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覆膜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β-羟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覆膜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盐和氢过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覆膜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伟张再兴胡扬剑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