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件及压溃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98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指示件和压溃指示装置,指示件,配合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使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指示件安装部和指示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第一基体上,所述指示部可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运动过程中与第二基体接触,产生相对安装部的变形。压溃吸能装置包括力传递部件和压溃管,所述力传递部件插装在压溃管管口;进一步包括压溃变形指示件,所述压溃变形指示件包括指示件安装部和指示部,所述指示件安装部安装在力传递部件上,指示部与指示件安装部呈角度设置,且可在力传递部件向压溃管运动过程中与压溃管口径接触,并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简单的结构来检测并指示压溃管的微小行程和精确变形,原理简单,使用方便。

Indicator and crushing and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示件及压溃吸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指示件及压溃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在运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其中碰撞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对车辆被动防护措施的研究至关重要。轨道车辆缓冲吸能装置可以缓冲吸收列车碰撞能量,缓冲吸能装置的形式很多,压溃吸能装置是其中一个重要形式的产品。为了满足轨道车辆的吸能要求,一般在车端连接装置中使用带有压溃装置的车钩。压溃装置主要有刨削式、膨胀式等多种形式,通过刨削吸能或压溃管的膨胀等不可恢复的变形形式吸收能量,因此需要准确判断压溃装置是否已经触发。以膨胀式压溃管为例,现有技术中,膨胀式压溃装置包括力传递部件、压溃管和弹性销,其中力传递部件用于将车体收到的冲击力传递至压溃管,在冲击力足够大的情况下,压溃管将发生不可逆变形。弹性销安装在力传递部件上,目前压溃管组装完成后,膨胀管边缘与弹性销的间距不可调,而且在变形初期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如果压溃管有轻微触发(行程小于5mm时),弹性销无法准确检测到。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可以有效检查压溃管微小变形的压溃变形指示结构。而,压溃管一但发生变形,不管这种形变有多小,均应该对压溃管进行更换,否则将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两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指示件,并进一步提供一种可精确检测压溃吸能装置微小变形的压溃吸能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指示件。指示件,配合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使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指示件安装部和指示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第一基体上,所述指示部可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运动过程中与第二基体接触,产生相对安装部的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指示部与所述指示件安装部垂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件安装槽轨,安装部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基体上;固定件的固定件安装部位于安装槽轨内,安装槽轨的长度大于固定件安装部沿安装槽轨长度方向最大的长度,从而使固定件安装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不同位置进行调整,保证指示部与第二基体端部贴合。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件防松结构,所述固定件防松结构设置在固定件和第二基体之间,当固定件位于安装槽轨靠近第二基体一侧的端部时,固定件防松结构与固定件贴合。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防松结构加工在指示件安装部的端面上。作为优选:将指示件安装部沿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双层结构,将指示件安装部的顶层靠近压溃管一侧的边缘朝向固定件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件双方向移动防松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固定件防松结构为垂直指示件安装部301设置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可以螺栓的螺头侧面贴合。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与指示件安装部之间的防松方式也可以使用防松垫圈,防松垫圈安装在固定件与指示件安装部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溃吸能装置。压溃吸能装置,包括力传递部件和压溃管,所述力传递部件插装在压溃管管口;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示件,所述指安装部安装在力传递部件上,所述指示部可在运动过程中与压溃管接触,产生相对安装部的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指示部贴靠压溃管的口径端面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点胶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了一种指示件。该指示件可配合应用于可相互运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可通过自带的槽轨调整安装位置,并通过指示部的变形指示两个基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结构简单。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压溃管指示装置,新型指示装置可根据压溃管组装到位后的位置调整其与膨胀管边缘的间距,一旦压溃管有任何塑性变形,都可以通过指示片的压溃变形指示件指示部的弯折变形来检测。可以通过指示部的变形,精确检测并指示压溃管的微小行程变形,即使是行程小于1mm的变形也可以检测到。而且该指示装置的变形不可逆,即使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弹性变形(先变形后又恢复原位的)也可以检测到,从而即使提出预警,保证列车的运营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压溃吸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溃吸能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指示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指示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指示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指示件结构指示变形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指示件结构指示变形过程示意图;图8为采用防松垫圈的指示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采用防松垫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指示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力传递部件,2-压溃管;3-指示件,301-指示件安装部,302-指示部,303-安装槽轨,304-固定件防松结构;4-固定件,5-防松垫圈;6-平垫,7-弹性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不用于暗指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件,配合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使用,用于检测指示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指示件的结构参考图3至图5。指示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指示件安装部301和指示部302,指示件安装部301用于将指示件3安装在第一基体上,指示部302可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运动过程中与第二基体接触,受到第二基体传递的力的作用而产生相对安装部的变形。这种变形反应为指示部302和指示件安装部301之间的夹角变化,进而可以根据指示件指示部302的是否发生变形,来指示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为了可以更直观的观察指示件3的挤压形变,指示部302与指示件安装部301垂直设置。因为垂直设置相比呈角度的设置,形变更加明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指示件3与第一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指示件,其特征在于:配合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使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指示件安装部和指示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第一基体上,所述指示部可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运动过程中与第二基体接触,产生相对安装部的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指示件,其特征在于:配合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使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指示件安装部和指示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第一基体上,所述指示部可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运动过程中与第二基体接触,产生相对安装部的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部与所述指示件安装部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安装部包括固定件安装槽轨,指示件安装部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基体上;固定件的固定件安装部位于安装槽轨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件防松结构,当固定件位于安装槽轨靠近第二基体一侧的端部时,固定件防松结构与固定件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防松结构加工在指示件安装部的端面上,与指示件安装部的上端面为一体化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刘高君刘焕军赵海王广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