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底座及其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95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底座及其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底座本体上的防撞保护装置,底座本体设置有座椅本体承载区,用于承载座椅本体,防撞保护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的一端可防止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撞底座,在汽车发生前后撞击时,可防止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减少汽车发生碰撞时座椅本体的晃动幅度,避免儿童头部位移过大对颈部造成损伤,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保护儿童颈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底座及其儿童安全座椅
本技术属于儿童安全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底座及具有该防撞底座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座椅是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给儿童乘坐并给他们提供增强保护,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的乘车安全。在汽车发生紧急制动或者前向碰撞的情况下,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座椅能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有效阻止儿童身体向前急速运动,避免二次碰撞;当车辆后向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座椅的背靠能承托儿童的身体和头部,避免儿童身体因快速向后运动而损伤,从而减轻对儿童的伤害,为儿童提供强有力的保护、缓冲和约束作用,有效地提高儿童的乘车安全,因此,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并慢慢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但目前,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座椅仅依靠其上的背靠和头靠来保护儿童的身体和头部,保护力度相对较弱,在汽车发生追撞时,儿童安全座椅会在前后方向产生大幅度晃动,儿童头部产生较大位移,容易对儿童颈部造成损伤。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减轻儿童颈部损伤的儿童安全座椅底座及其儿童安全座椅,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底座及其儿童安全座椅,在汽车发生前后撞击时,可减少儿童头部位移,减轻对儿童颈部的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底座本体上的防撞保护装置,底座本体设置有座椅本体承载区,用于承载座椅本体,防撞保护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的一端可防止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较佳地,座椅本体承载区设置于底座本体的中心部位,防撞保护装置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前端或后端。较佳地,防撞保护装置凸设于底座本体并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外侧边缘。较佳地,防撞保护装置包括中心防撞区和位于中心防撞区两侧的第一防撞区和第二防撞区,第一防撞区和第二防撞区的外侧朝座椅本体承载区方向倾斜或弯曲,与中心防撞区形成一定的角度。第一防撞区、中心防撞区和第二防撞区三者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防撞保护装置,在汽车发生前后撞击时,具有一定弧度的防撞保护装置可以从正面、侧面等多个角度对座椅本体提供阻力,减少座椅本体的晃动幅度,更好地保护儿童的颈部安全。较佳地,第一防撞区、中心防撞区和第二防撞区一体成型。较佳地,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不同,座椅本体承载区设置于前端与后端之间。现有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本体底端多为曲面结构,将底座本体的两端设置为不同高度,可以与座椅本体的底端相匹配,提升座椅本体和防撞底座的安装吻合度。较佳地,底座本体包括下底座和安装于下底座的上底座,座椅本体承载区设置于上底座的中心部位。较佳地,防撞保护装置设置于上底座,且防撞保护装置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前端或后端。较佳地,上底座的一端向上凸起并延伸形成防撞保护装置,防撞保护装置可阻止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较佳地,下底座包括第一安装端和与第一安装端相对的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与第二安装端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不同。较佳地,上底座设置有防撞保护装置的一端与下底座的第一安装端固定连接,上底座的另一端与下底座的第二安装端固定连接。较佳地,底座本体还包括一固定部,下底座与上底座借由固定部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上述的防撞底座和安装于防撞底座的座椅本体。较佳地,防撞底座上设置有连接部,座椅本体借由连接部与防撞底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防撞底座,可用于承载座椅本体,防撞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底座本体上的防撞保护装置,防撞保护装置设置于底座本体的一端,在汽车发生前后撞击时,可防止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减少汽车发生碰撞时座椅本体的晃动幅度,避免儿童头部位移过大对颈部造成损伤。本技术提供的防撞底座,结构简单,可保护儿童颈部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儿童安全座椅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撞底座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撞底座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元件符号说明100儿童安全座椅,110防撞底座,111底座本体,111a座椅本体承载区,111b前端,111c后端,111d下底座,d1第一安装端,d2第二安装端,111e上底座,111f固定部,112防撞保护装置,112a中心防撞区,112b第一防撞区,112c第二防撞区,113连接部,120座椅本体,121背靠,122头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本文此处及其他各处的“前”和“后”是根据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背靠来定义的,座椅背靠所在的一端为后,另一端为前,即使儿童座椅被安装在驾驶椅的背面也是一样的。请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100,包括防撞底座110和安装于防撞底座110的座椅本体120。座椅本体120包括背靠121和头靠122,防撞底座110包括底座本体111和设置于底座本体111上的防撞保护装置112,底座本体111设置有座椅本体承载区111a,防撞保护装置112设置于底座本体111一端,当汽车发生前后撞击时,可防止座椅本体120向前或向后翻转,减少座椅本体120的头靠122的位移,从而减轻对儿童颈部的损伤。为了更好地固定防撞底座110与座椅本体120,防撞底座110上还设置有连接部113,座椅本体120的底端借由连接部113与防撞底座110固定连接。连接部113可为一般的卡扣结构,例如在座椅本体120的底端外圈设置一圈凹槽,在防撞底座11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圈凸条,安装时,使得座椅本体120的底端凹槽卡到防撞底座110的凸条上,随后再采用卡扣结构的连接部113,将座椅本体120与防撞底座110扣合。需要说明的是,座椅本体120与防撞底座110的连接方式不限,只要能实现两者的稳定连接即可。请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的防撞底座110的一实施例,底座本体111为一整体,座椅本体承载区111a设置于底座本体111的中心部位,防撞保护装置112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111a的前端或后端,当汽车受到前后撞击时,防撞保护装置112会阻挡座椅本体发生大幅度晃荡,从而减轻对儿童颈部的损伤。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防撞保护装置112凸设于底座本体111并位于座椅本体承载区111a的外侧边缘。防撞保护装置112包括中心防撞区112a和位于中心防撞区112a两侧的第一防撞区112b和第二防撞区112c,第一防撞区112b和第二防撞区112c的外侧朝座椅本体承载区111a方向弯曲(如图2所示),与中心防撞区112a形成一定的角度。较佳地,第一防撞区112b和第二防撞区112c可沿座椅本体承载区111a的外边缘弯曲延伸,使得第一防撞区112b、第二防撞区112c与中心防撞区112a具有的弯曲度与座椅本体相似,更好地减小座椅本体的晃荡幅度,其中,第一防撞区112b、中心防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防撞保护装置,所述底座本体设置有座椅本体承载区,所述防撞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一端可防止所述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防撞保护装置,所述底座本体设置有座椅本体承载区,所述防撞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一端可防止所述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承载区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中心部位,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位于所述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前端或后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保护装置凸设于所述底座本体并位于所述座椅本体承载区的外侧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保护装置包括中心防撞区和位于所述中心防撞区两侧的第一防撞区和第二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和所述第二防撞区的外侧朝所述座椅本体承载区方向倾斜或弯曲,与所述中心防撞区形成一定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区、所述中心防撞区和所述第二防撞区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不同,所述座椅本体承载区设置于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下底座和安装于所述下底座的上底座,所述座椅本体承载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