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87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层叠连接;所述内层面料为平纹组织结构;所述外层面料为由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形成的凹凸的蜂巢状网眼结构,罗纹组织在下,集圈组织在上,集圈组织的相邻两个集圈线圈的悬弧重叠,交替进行的连续两个横列集圈组织悬弧的重叠部分形成凸起部分,正常编织的线圈形成凹进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菌面料,具有吸附净化、消臭抗菌、杀菌驱螨等作用。

An antibacterial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面料
本技术属于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纺织面料的需求和要求也随之增加和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一些有害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轻则产生腐臭发生霉变,重则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健康,而各类纺织品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生存之地,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与健康日益重视,抗菌纺织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目前,大多数抗菌纺织品都采用后整理加工法赋予纺织物抗菌功效,抗菌效果不明显,抗菌效果差,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纺织品存在的抗菌效果不明显、抗菌效果差、舒适度不高等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面料,具有吸附净化、消臭抗菌、杀菌驱螨等作用。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层叠连接;所述内层面料为平纹组织结构;所述外层面料为由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形成的凹凸的蜂巢状网眼结构,罗纹组织在下,集圈组织在上,集圈组织的相邻两个集圈线圈的悬弧重叠,交替进行的连续两个横列集圈组织悬弧的重叠部分形成凸起部分,正常编织的线圈形成凹进部分。上述所述的内层面料的厚度为0.20-0.30mm。上述所述的内层面料是以竹炭纤维为经纱、石墨烯内暖纤维为纬纱编织成的平纹组织结构。上述所述的经纱的经密为196根/10cm,纬纱的纬密为158根/10cm。上述所述的外层面料的厚度为0.30-0.40mm。上述所述的外层面料的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由并捻纱制成,并捻纱由木棉纤维纱线和中空涤纶丝并捻合股而成。上述所述的内层面料的内侧设有一层保湿亲肤层,内层面料与保湿亲肤层采用热压复合的方式用胶黏剂粘合在一起,保湿亲肤层的厚度为0.15-0.35mm。上述所述的保湿亲肤层为由蚕丝纤维制成的水刺无纺布。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内层面料采用竹炭纤维纱线和石墨烯内暖纤维纱线编织而成,竹炭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起到吸附净化、消臭抗菌功能,同时也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功能以及远红外功能;而石墨烯内暖纤维纱线能够改变细菌细胞的离子通道,使离子溶出细胞体外,导致细菌细胞因生理活性丧失而死亡,具有良好的抗菌杀菌功能,同时其还具有强大的远红外功能,能够激活了皮肤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竹炭纤维纱线和石墨烯内暖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结构进行编织,表面光滑,触感好,导湿透气性好,抗菌杀菌性能优异。2.外层面料采用蜂巢状网眼结构,透气排湿性好,采用木棉纤维纱线和中空涤纶丝结合的并捻纱,中空涤纶丝能够很好的弥补木棉纤维纱线的强度,而木棉纤维中空度达80%以上,透气排湿性好,同时木棉纤维驱螨率可达87.54%,抑菌率在99%以上,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3.在内层面料中加入的保湿亲肤层,使整个面料更贴近人体皮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抗菌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入了保湿亲肤层后的抗菌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层面料;2、外层面料;3、保湿亲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面料1和外层面料2,内层面料1和外层面料2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层叠连接;所述内层面料1是以竹炭纤维为经纱、石墨烯内暖纤维为纬纱编织成的平纹组织结构,经纱的经密为196根/10cm,纬纱的纬密为158根/10cm;所述外层面料2为由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形成的凹凸的蜂巢状网眼结构,罗纹组织在下,集圈组织在上,集圈组织的相邻两个集圈线圈的悬弧重叠,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由并捻纱制成,并捻纱由木棉纤维纱线和中空涤纶丝并捻合股而成。所述内层面料1的厚度为0.25mm,外层面料2的厚度为0.35mm。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层面料1的厚度为0.25mm,外层面料2的厚度为0.30mm。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层面料1的厚度为0.30mm,外层面料2的厚度为0.35mm。实施例4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内层面料1的内侧设有一层保湿亲肤层3,内层面料与保湿亲肤层采用热压复合的方式用胶黏剂粘合在一起,保湿亲肤层的厚度为0.25mm,保湿亲肤层3为由蚕丝纤维制成的水刺无纺布。对实施例1、实施例4的面料进行的抗菌测试的过程及结果如下:一、国家标准(琼脂平皿扩散法)参照GB/T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定性评价不同工艺整理棉织物的抗菌性能,以确定最佳整理工艺,测试菌种为E.coli与S.aureus,测试步骤如下。1.培养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菌种编号: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编号:ATCC6538),先用菌种在琼脂培养基上用平板划线法涂布,将涂布好的琼脂培养基在培养箱里培养18-24h后可得到典型菌落,挑取典型菌落,将该菌落放进20ml的营养肉汤里,在培养箱里培养18-24h,用对培养好的菌液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20倍稀释后,得到菌浓度大约在1~5×108cfu/ml备用。2.制备试样:将待测试样(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面料)与对照样(纯棉织物,纯棉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经纬密、克重等参数尽可能与待测试样保持一致)剪成直径为25±5mm的圆形试样,装袋、贴标签备用。3.制备平板并孵育:吸取1mL试验菌液移入无菌平皿中,并取45±2℃的琼脂培养基约18mL于平皿中,待其完全凝固;用无菌镊子将待测试样与对照样分别置于平皿中心,均匀按压使样品与琼脂培养基之间充分接触,同时制备只加试验菌液而未加样品的空白平板。而后将平板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7℃培养18~24h。4.计算结果:取出平板,测量并计算抑菌带宽度,每个试样测量3处,取平均值为测试结果。随后用镊子将试样从琼脂培养基上移除,拍照。试样抑菌带宽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H为抑菌带宽度,mm;D为抑菌带外径的平均值,mm;d为试样直径,mm。国家规定的标准(脂平皿扩散法抗菌效果评价)如下表1。表1表1中a*为没有繁殖,即便没有抑菌带,也可认为抗菌效果为好。原因是活性物质的低扩散性阻止抑菌带形成;b*为细菌繁殖减少是指菌落数量的减少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面料(1)和外层面料(2),内层面料(1)和外层面料(2)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层叠连接;所述内层面料(1)是以竹炭纤维为经纱、石墨烯内暖纤维为纬纱编织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所述外层面料(2)为由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形成的凹凸的蜂巢状网眼结构,罗纹组织在下,集圈组织在上,集圈组织的相邻两个集圈线圈的悬弧重叠,其中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由并捻纱制成,并捻纱由木棉纤维纱线和中空涤纶丝并捻合股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面料(1)和外层面料(2),内层面料(1)和外层面料(2)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层叠连接;所述内层面料(1)是以竹炭纤维为经纱、石墨烯内暖纤维为纬纱编织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所述外层面料(2)为由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形成的凹凸的蜂巢状网眼结构,罗纹组织在下,集圈组织在上,集圈组织的相邻两个集圈线圈的悬弧重叠,其中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由并捻纱制成,并捻纱由木棉纤维纱线和中空涤纶丝并捻合股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面料(1)的厚度为0.20-0.30mm。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佳佳巫瑛王鸿博陈太球王炳来蒋春燕叶远丽李飞李楠楠申申李宇丁若男
申请(专利权)人: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