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14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磁屏蔽面料包括碳纤维、芳纶1313纤维、不锈钢纤维和改性含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而后再纺织成的面料,且面料表面涂覆有一层含银涂层;所述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纤维:碳纤维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波在航空航天、无线通信、卫生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电磁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电磁波对人体的无害主要表现为热效应、非热效应积效应等。其中热效应能够对人体的肌体内部产生加热的效果,对人体造成伤害;非热效应积效应能引起细胞膜共振,破坏微电场平衡,进而造成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症等,因此为了防止自身受到伤害,所以人们会购买一些电磁屏蔽服进行自我防护。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磁屏蔽服都加入了导电纤维,常用的聚合物混入导电介质所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可纺性及服用性较好,被广泛应用于防静电织物中,但其导电性能及屏蔽性能相对较差,只能满足基本的防静电功能,很难满足电磁屏蔽防护服的电阻、屏蔽效率要求。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CN105538815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防护功能的碳纤维基面料制备方法,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碳纤维,利用碳纤维与纺织纤维混纺,进而达到电磁屏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发现,碳纤维虽然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但碳纤维的阻燃性能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具有一定阻燃性的、具有较高电磁屏蔽效率的电磁屏蔽服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屏蔽面料,所述电磁屏蔽面料由碳纤维、芳纶1313纤维、不锈钢纤维和改性含银纤维混纺而成,且面料表面涂覆有一层含银涂层;
[0006]本申请选择碳纤维、芳纶1313纤维、不锈钢纤维和改性含银纤维进行混纺,其中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菌的性能,并且其导电性能也较为优异;芳纶1313纤维是是一种具有高阻燃的纤维,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能够增强产品的综合性能;将不锈钢纤维与含银纤维混纺,能有效提高其柔软性、服用性,面料的质量好,产品功能性大大提高。
[0007]所述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纤维:碳纤维20

30份、芳纶1313纤维20

30份、不锈钢纤维20

30份、改性含银纤维110

150份;
[0008]其中,碳纤维可为22份、24份、26份、28份;芳纶1313纤维可为22份、24份、26份、28份;不锈钢纤维可为22份、24份、26份、28份;改性含银纤维可为120份、130份、140份。
[0009]改性含银纤维是先将棉纤维进行含银处理,然后再进行多巴胺改性制备得到的。选用棉纤维的原因在于:棉纤维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其保证性能和可塑性较强,经过含银处理后不会改变棉纤维属性的同时,还会具有银的导电性,进而达到具有电磁屏蔽的效果。
[0010]然而,含银棉纤维的阻燃性能较差,因此,本申请利用多巴胺对含银棉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再利用植物酸使壳聚糖以及含银棉纤维脱水,生成不易燃烧的碳层,进而达到阻燃的目的。并且,在高温的环境下,壳聚糖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抑制面料燃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屏蔽面料的纱线支数为120支;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含银涂层的厚度为30

40nm,所述含银涂层中含有负载纳米银固体微球;例如,含银涂层的厚度为32nm、34nm、36nm、38nm。
[0013]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4]S1、银氨溶液的制备:将葡萄糖和酒石酸溶解,加热至95

100℃,加入无水乙醇,加入0.1mol/L的硝酸银和氨水,加入氢氧化钠,控制pH在11

12,得到银氨溶液;
[0015]其中,加热的温度可为96℃、97℃、98℃、99℃;pH可为11.2、11.4、11.6、11.8。
[0016]所述银氨溶液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如下:葡萄糖40

50份、酒酸石4

5份、无水乙醇75

80份、硝酸银1

3份、氨水50

80份;例如,葡萄糖可为42份、44份、46份、48份;酒酸石可为4.2份、4.4份、4.6份、4.8份;无水乙醇可为76份、77份、78份、79份;硝酸银可为1.4份、1.8份、2.2份、2.6份;所述氨水可为55份、60份、65份、70份、75份。
[0017]S2、将5g/L氢氧化钠和40g/L过氧化氢按照体积比1:1混合,得到混合液,取100L混合液对20

30份脱脂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结束后烘干,将烘干后的脱脂棉纤维浸泡在50

60份银氨溶液中,浸泡、干燥后,得到含银纤维,将剩余的银氨溶液回收;
[0018]其中,脱脂棉纤维可为22份、24份、26份、28份;银氨溶液可为52份、54份、56份、58份。
[0019]S3、将30份无水乙醇、70份去离子水和40

50份的3g/L多巴胺混合,加入4

5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含银纤维,改性结束后取出,再将其放入到50份的1%壳聚糖和2%乙酸的混合溶液中,浸渍20

25min,烘干,得到改性含银纤维,并回收多巴胺;
[0020]其中,多巴胺可为42份、44份、46份、48份;浸渍的时间可为21min、22min、23min、24min。
[0021]S4、将石蜡熔融备用,向50份回收的银氨溶液中加入泊洛沙姆(Poloxamer407)4

5份,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均匀后进行冷冻操作,冷冻结束后加入到备用的20份熔融石蜡中,加入100份去离子水和20份回收的多巴胺,搅拌均匀,控制温度在25

30℃,得到浆料;
[0022]其中,控制的温度可为25.2℃、25.4℃、25.6℃、25.8℃。
[0023]在长时间的生产中发现,使用银氨溶液对脱脂棉纤维进行处理时发现银的使用效率在80

85%左右,而因此本申请对其进行了再利用,通过加入Poloxamer407进行还原处理,再将其型冷冻、喷涂,进而能够得到负载银的纳米微球,在将纳米微球与多巴胺进行复配,进而能够得到抗菌的浆料。
[0024]S5、将20

30份碳纤维、20

30份芳纶1313纤维、20

30份不锈钢纤维和110

150份改性含银纤维进行混纺,随后进行后续处理,得到粗面料;再将浆料涂敷在粗面料表面,控制温度为43

48℃,随后干燥,得到产品面料;
[0025]其中,温度可为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面料包括碳纤维、芳纶1313纤维、不锈钢纤维和改性含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而后再纺织成的面料,且面料表面涂覆有一层含银涂层;所述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纤维:碳纤维20

30份、芳纶1313纤维20

30份、不锈钢纤维20

30份、改性含银纤维110

1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面料的纱线支数为120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银涂层的厚度为30

40nm,所述含银涂层中含有负载纳米银固体微球。4.一种电磁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S1、银氨溶液的制备:将葡萄糖和酒石酸溶解,加热至95

100℃,加入无水乙醇,加入0.1mol/L的硝酸银和氨水,加入氢氧化钠,控制pH在11

12,得到银氨溶液;所述银氨溶液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如下:葡萄糖40

50份、酒酸石4

5份、无水乙醇75

80份、硝酸银1

3份、氨水50

80份;S2、将5g/L氢氧化钠和40g/L过氧化氢按照体积比1:1混合,得到混合液,取100L混合液对20

30份脱脂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结束后烘干,将烘干后的脱脂棉纤维浸泡在50

60份银氨溶液中,浸泡、干燥后,得到含银纤维,将剩余的银氨溶液回收;S3、将30份无水乙醇、70份去离子水和40

50份的3g/L多巴胺混合,加入4

5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含银纤维,改性结束后取出,再将其放入到50份的1%壳聚糖和2%乙酸的混合溶液中,浸渍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洪陈太球巫瑛叶远丽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