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出成型机及注塑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73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出成型机及注塑成型工艺,该射出成型机包括机架、转模台及N个合模单元,其中;转模台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上,沿转模台旋转方向的周向设有两个后模组,每个后模组均具有N个后模,每个合模单元均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动装置以及与传动装置匹配设置的熔胶注射部件,所述的传动装置上设有前模,转模台转动过程,N个合模单元上的前模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与两个后模组的N个后模交替合模,熔胶注射部件用于合模后将塑料熔化并通过前模注入模腔,N取不小于1的整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以多模具、多动作同步和交替进行,实现常规射出成型机无法实现的流程,达至更高的工作效率。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出成型机及注塑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射出成型机及注塑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在注塑制品上镶入嵌件是一种常用的制品注塑成型工艺。下面结合图1至3说明常规的射出成型机结构组成和生产嵌件制品工作循环模式。常规的射出成型机主要包括机架、常规注射单元、常规单套模具(一套模具一般由两半组成,一半有注入浇口,此处称“前模”;一半没有浇口,此处称“后模”)、常规合模单元以及控制器和安全防护罩板组成,常规合模单元根据传动装置的不同,分为常规机铰式合模单元或常规直压式合模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合模单元前部安装有一套模具,配机械手(或人工装入嵌件和取出制品),中部有顶出装置,尾部有齿轮调模装置。其具体结构:合模单元主要由固定板、移动板、尾板、拉杆、传动装置(机铰式或直压式)、顶出装置及调模装置组成;调模装置为齿轮传动,驱动马达小齿轮驱动大齿圈,大齿圈带动四个拉杆上的调模螺母旋转调节合模位置。注射单元主要由螺杆料筒组件、马达传动组件及注射传动组件组成(图1和图2)。其工作过程:开始,合模单元合模,形成制品模腔;然后射座前移射咀抵紧模具浇口套,塑化单元将已熔融的树脂注入模腔,再在模腔制品冷却收缩时段保持一定的压力,使树脂冷却固化形成致密制品;树脂冷却过程中,塑化单元开始塑化储料计量,产生一定量合格品质的熔体,为下次注射准备好;冷却结束,射座后移,合模单元开模;顶出机构顶出制品;机械手装入嵌件,完成一个生产循环(如图3);再合模进行下一工作循环。常规的射出成型机工作循环和结构在生产嵌件制品时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缺点:其一,常规的射出成型机只能安装一套模具。其二,机器顺序动作,即一个动作完成再进行下一个动作,成型速度慢,不能满足大批量快速生产要求。其三,在外部操作,取出制品和装入嵌件的过程,射出成型机处于等待装态,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其四,注射和合模两端布置,也减低了工厂空间利用效率。其五,对于包装类制品,通常使用价格贵的群腔热流道模具快速生产,但机械手取件时间占据了机器循环周期较大部分,因而热流道模具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射出成形机,实现一台机器上安装多套模具,多套模具既有同步也有交替工作,避免了常规射出成型机一套模具在取产品和装入嵌件时不能注射保压冷却的问题,提高了前模(通常是热流道安装模)利用率;进一步地,将注射部件嵌入合模单元,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工艺,该注塑成型工艺能以多模具、多动作同步和交替进行,实现常规射出成型机无法实现的流程,达至更高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多种创新的射出成型机部件结构,以保证机器稳定可靠地运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出成型机,包括:机架,转模台,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上,沿转模台旋转方向的周向设有两个后模组,每个后模组均具有N个后模,N个合模单元,每个合模单元均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动装置以及与传动装置匹配设置的熔胶注射部件,所述的传动装置上设有前模,转模台转动过程,N个合模单元上的前模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与两个后模组的N个后模交替合模,熔胶注射部件用于合模后将塑料熔化并通过前模注入模腔;所述的N为不小于1的整数。优选地,所述的N为不小于2的整数,两个后模组的后模沿转模台旋转方向的周向交替设置,并且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的N为2,每个后模组的两个后模对称设置,两个合模单元相对于转模台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的转模台具有一横截面呈正方形的六面体,该六面体绕其上下两面中心的连线所在直线旋转,两个后模组的后模分别连接于该六面体的两组相对的侧面上。优选地,所述的转模台设有分别与各后模相匹配的2N个顶出装置。优选地,所述的熔胶注射部件包括熔胶部件和注射部件,所述的注射部件内嵌于传动装置,所述的熔胶部件设置于传动装置一侧,通过桥接与注射部件联接,并与注射部件随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机的注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N个合模单元上的前模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分别与对应的后模组的N个后模合模,熔胶注射部件将塑料熔化并通过前模注入模腔,进行制件的注射成型;S2:开模;S3:转模台旋转,将两个后模组的位置调换;S4:取出制品;S5:循环执行步骤S1~S4。优选地,步骤S4和步骤S1同步进行。优选地,步骤(4)还包括在取出制品后在后模上装入嵌件的步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模台,每转一次与前模配合的后模就会改变,使两个后模组的后模与前模交替合模(例如当N=2时,两个前模单元上的前模从机器两侧相向运动,与转模台上与对应的一个后模组的两个“冷半模”合模),后模轮流作业。一个后模组的后模与前模配合注射成型时,另外一个后模组取件,取件与注射同步。从而创造性地实现交替又同步工作模式(优选当N=2时,四模两两交替又两两同步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机器效率和产量,而且提高了前模的使用率。当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每个后模组的多个后模同时合模,可以大幅度提高注射效率。例如当N=2时,相对于传统注射成型机可以成倍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中转模台在中间,周围布置合模单元(当N=2时,合模单元布置对称布置在转模台两侧),工厂空间利用率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射出成型机的转模台,包括:多面体,可旋转设置,具有2N个沿旋转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侧立面,用于固定两个后模组,每个所述的后模组均具有N个后模,两个后模组的N个后模用于在多面体转动过程中与N个前模交替合模;所述的N为不小于1的整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N为不小于2的整数,两个后模组的后模沿转模台旋转方向的周向交替设置,并且均匀分布。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N=2,所述的多面体为六面体,具有四个侧立面,每个后模组的两个后模对称设置于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该转模台还包括:框架式支撑,包围于六面体外,固定设置,重负荷回转组件,用于六面体与框架式支撑的转动连接,嵌入式卸荷套件,由凹槽法兰、凸缘法兰以及用于连接凹槽法兰和凸缘法兰的吊杆机构组成,凹槽法兰固定于框架式支撑上,并具有长度方向与两个前模所在直线方向平行的凹槽,凸缘法兰与凹槽法兰嵌合连接,并可沿凹槽长度方向相对于凹槽法兰运动,转模台转动组件,固定于凸缘法兰上,并穿过凸缘法兰与重负荷回转组件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凹槽法兰与凸缘法兰嵌合,由此限制动力部件自由度,承受动力部件的旋转力矩,但允许动力部件沿合模方向少量位移;当转模台的六面体旋转完成并开始高压合模时,六面体受几十至数百吨合模力,传动与固定件会产生变形,由此动力部件会发生沿合模方向的少量位移,本套件通过嵌合设置的凹槽法兰和凸缘法兰而允许这种位移,因而避免精密传动件受合模附加应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架式支撑由包围于六面体外的四个立柱以及分别位于四个立柱底部和顶部的转模台座和转模台架组成;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6),/n转模台(1),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6)上,沿转模台旋转方向的周向设有两个后模组,每个后模组均具有N个后模(21),/nN个合模单元(3),每个合模单元(3)均包括设置于机架(6)上的传动装置(31)以及与传动装置匹配设置的熔胶注射部件,所述的传动装置(31)上设有前模(22),转模台(1)转动过程,N个合模单元(3)上的前模(22)在传动装置(31)的带动下与两个后模组的N个后模(21)交替合模,熔胶注射部件用于合模后将塑料熔化并通过前模(21)注入模腔;/n所述的N为不小于1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6),
转模台(1),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6)上,沿转模台旋转方向的周向设有两个后模组,每个后模组均具有N个后模(21),
N个合模单元(3),每个合模单元(3)均包括设置于机架(6)上的传动装置(31)以及与传动装置匹配设置的熔胶注射部件,所述的传动装置(31)上设有前模(22),转模台(1)转动过程,N个合模单元(3)上的前模(22)在传动装置(31)的带动下与两个后模组的N个后模(21)交替合模,熔胶注射部件用于合模后将塑料熔化并通过前模(21)注入模腔;
所述的N为不小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为不小于2的整数,两个后模组的后模(21)沿转模台(1)旋转方向的周向交替设置,并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为2,每个后模组的两个后模(21)对称设置,两个合模单元(3)相对于转模台(1)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模台(1)具有一横截面呈正方形的六面体(1f),该六面体(1f)绕其上下两面中心的连线所在直线旋转,两个后模组的后模(21)分别连接于该六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平陈德苍何从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紫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