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71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38
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以及供电装置设置于机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段动力传送带、二段动力传送带以及三段动力传送带;所述定位及固定装置包括翻转式压料装置、夹紧装置以及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翻转式压料装置,有效保证顶部钻孔装置位置的调整,使两者之间的移动不会造成阻碍,同时通过在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贴边以及在安装板上设置防刮条,减小板材在传送带传输过程中的摩擦损耗。

A fully automatic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钻孔结构,特别是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木质家具生产领域所运用的钻孔设备多为人工操作进行钻孔,或是仅存在下端排钻的钻孔装置。如果采用人工进行钻孔操作:其一,效率比较低,一般情况仅仅只能够达到13块/分钟的速度;其二,人工操作的准确度也会因人而异,存在较大偏差;其三,人工操作的安全风险较高。如果采用设置有下端排钻的钻孔装置,则难以满足同时在多个方向,比如上部、下部以及左右侧进行钻孔的情况。一般的排钻钻孔装置在板材放到传送带上进行传送的过程中,由于板材的边缘或者下表面会与钻孔装置产生滑动摩擦,所以会出现接触面刮花的情况发生。最后一般的钻孔装置位于同一侧的传送带往往只设置一个动力装置,所以钻孔装置的进料区、工作区以及出料区是同时工作或者同时停止的,不能实现工作区传送带停止,加工木料的同时,进料区仍在传送板材,这就要求由人为控制两块板材在传送带上的距离,其一,认为控制存在主观判断的误差,其二,降低了整体的效率。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以及供电装置设置于机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段动力传送带、二段动力传送带以及三段动力传送带;所述定位及固定装置包括翻转式压料装置、夹紧装置以及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气缸二、活动杆、压紧夹、卡位柱、活动块、压紧弹簧、气缸三和挡块;所述气缸二设置于传送装置,气缸二的伸缩方向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气缸二的活动端,在活动杆上设置有压紧夹;所述压紧夹包括活动块以及压紧弹簧;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活动杆铰接,活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杆之间设置压紧弹簧;在侧面钻孔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卡位柱。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横梁以及侧柱;所述底座呈方形框架;所述侧柱共四根,四根侧柱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四个顶点,侧柱与底座的短底边连接;侧柱的底部以及底座的长底边上设置立脚;底座的长底边的上侧设置轨道一,底座的长底边的外侧设置轨道二;所述横梁设置于相邻的侧柱之间,横梁包括短横梁以及长横梁;所述短横梁设置于底座同一短底边的两根侧柱之间;所述长横梁设置于底座同一长底边的两根侧柱之间;所述长横梁的上端设置轨道三,长横梁的下端设置轨道四,长横梁的外侧设轨道五。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钻孔装置包括横移座、支撑板、钻孔电机、钻盒以及钻头;所述横移座设置于机架底座的长底边上,在横移座以及长底边之间设置轨道一以及轨道二;横移座设置有横移座在机架底座上移动的动力装置一、钻孔电机上下移动的动力装置二以及钻孔电机横向移动的动力装置三;所述横移座内部镂空,在横移座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与机架平行并且导向杆与机架的长底边垂直;所述钻孔电机设置于导向杆;钻孔电机的下端与横移座之间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动力装置二;所述钻盒设置于钻孔电机的上端;所述钻头设置于钻头孔;钻头孔还设置有保护罩;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横移座,支撑板共两块,两块支撑板平行设置于钻盒的两侧;所述顶部钻孔装置与底部钻孔装置结构相近;顶部钻孔装置与长横梁之间设置轨道四和轨道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整体呈竖立的方形板状,支撑板的顶面设置一个平面以及两个倾斜面;两个倾斜面设置于平面的两端,倾斜面向下倾斜的一端远离平面,同时在倾斜面远离平面的一端设置弧度;支撑板的顶面设置贴边。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左侧钻孔装置的侧面,供电装置能够将市电转化为本装置各用电单元的需求电压,并传输至各用电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左侧钻孔装置的传送装置以及右侧钻孔装置的传送装置之间;定位装置包括气缸二、活动杆以及压紧夹;所述气缸二设置于传送装置;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气缸二的活动端,在活动杆上设置有压紧夹;所述压紧夹包括活动块以及压紧弹簧;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活动杆铰接,活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杆之间设置压紧弹簧。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翻转式压料装置,有效保证顶部钻孔装置位置的调整,使两者之间的移动不会造成阻碍。通过设置包含三段动力的传送带,保证传送装置能够高效运转,同时能够保证传送带上的板材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距离。通过设置翻转式压料装置夹紧装置以及定位装置,最大程度的保证加工过程中板材不会产生较大幅度的相对移动。通过在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贴边以及在安装板上设置防刮条,减小板材在传送带传输过程中的摩擦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送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钻孔装置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翻转式压料装置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右侧钻孔装置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结构图。附图标志说明:机架1、底座11、横梁12、侧柱13、轨道一14、轨道二15、轨道三16、轨道四17、轨道五18、顶部钻孔装置2、底部钻孔装置3、横移座31、支撑板32、钻孔电机33、钻盒34、钻头35、导向杆36、贴边37、侧面钻孔装置4、左侧钻孔装置41、右侧钻孔装置42、滑动座421、活动座422、调节座423、传送装置5、一段动力传送带51、二段动力传送带52、三段动力传送带53、行程开关54、定位及固定装置6、翻转式压料装置61、滑块611、竖臂612、横臂613、悬臂614、压紧装置615、调节块616、夹紧块617、锁紧套6171、锁紧螺丝6172、压紧模块618、伸缩动力装置6181、压块6182、夹紧装置62、推动气缸621、连杆622、压板623、防刮条624、定位装置63、气缸二631、活动杆632、压紧夹633、卡位柱634、活动块635、压紧弹簧636、气缸三637、挡块638、防刮层639、供电装置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包括机架1、顶部钻孔装置2、底部钻孔装置3、侧面钻孔装置4、传送装置5、定位及固定装置6、供电装置7。所述顶部钻孔装置2、底部钻孔装置3、侧面钻孔装置4、定位及固定装置6、传送装置5以及供电装置7设置于机架1。所述机架1整体为长方体框架,机架1包括底座11、横梁12以及侧柱13。所述底座11呈长方形框架。所述侧柱13共四根,四根侧柱13分别设置于底座11的四个顶点,侧柱13与底座11的短底边连接。侧柱13的底部设置立脚,能够调节相应的侧柱13的高度,适应不平整的地面,使装置的整体能够保持水平的状态;相应的,在底座11的长底边上也设置有立脚,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的一条长底边上设置有两个立脚,能够进一步分摊整个装置的质量,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底座11的长底边的上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以及供电装置设置于机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段动力传送带、二段动力传送带以及三段动力传送带;所述定位及固定装置包括翻转式压料装置、夹紧装置以及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气缸二、活动杆、压紧夹、卡位柱、活动块、压紧弹簧、气缸三和挡块;所述气缸二设置于传送装置,气缸二的伸缩方向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气缸二的活动端,在活动杆上设置有压紧夹;所述压紧夹包括活动块以及压紧弹簧;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活动杆铰接,活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杆之间设置压紧弹簧;在侧面钻孔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卡位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顶部钻孔装置、底部钻孔装置、侧面钻孔装置、定位及固定装置、传送装置以及供电装置设置于机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一段动力传送带、二段动力传送带以及三段动力传送带;所述定位及固定装置包括翻转式压料装置、夹紧装置以及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气缸二、活动杆、压紧夹、卡位柱、活动块、压紧弹簧、气缸三和挡块;所述气缸二设置于传送装置,气缸二的伸缩方向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气缸二的活动端,在活动杆上设置有压紧夹;所述压紧夹包括活动块以及压紧弹簧;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活动杆铰接,活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杆之间设置压紧弹簧;在侧面钻孔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卡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横梁以及侧柱;所述底座呈方形框架;所述侧柱共四根,四根侧柱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四个顶点,侧柱与底座的短底边连接;侧柱的底部以及底座的长底边上设置立脚;底座的长底边的上侧设置轨道一,底座的长底边的外侧设置轨道二;所述横梁设置于相邻的侧柱之间,横梁包括短横梁以及长横梁;所述短横梁设置于底座同一短底边的两根侧柱之间;所述长横梁设置于底座同一长底边的两根侧柱之间;所述长横梁的上端设置轨道三,长横梁的下端设置轨道四,长横梁的外侧设轨道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排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钻孔装置包括横移座、支撑板、钻孔电机、钻盒以及钻头;所述横移座设置于机架底座的长底边上,在横移座以及长底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诺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