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362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解决了如何在保证深孔类壳体零件内腔的铣削质量又使动力刀杆与壳体内壁不产生干涉的问题。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为圆锥体段(5),在粗动力刀杆(1)的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内台阶孔(7),在动力接入轴(4)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盲孔(3),小直角铣头(9)上的动力接入轴(4)设置在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的环形内台阶孔(7)中,动力接入轴(4)的底端圆柱形凸台与导向盲孔(3)插接在一起,在动力接入轴(4)的上端圆柱形凸台(12)与环形内台阶孔(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防震定位套(8)。实现了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匹配。

A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rough power cutter bar and small right angle milling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的机床附件,特别涉及一种对零件内腔进行铣削或钻削时所使用的安装直角铣头的动力刀杆。
技术介绍
在对壳体类零件内腔的隔板平面、通槽和定位孔等进行车铣复合加工时,通常采用能安装直角铣头的动力刀杆,而动力刀杆的标准配置是粗动力刀杆安装大直角铣头,细动力刀杆安装小直角铣头;当加工的壳体类零件内腔隔板距外端面较远时,为了提高动力刀杆的强度,一般应选择使用粗动力刀杆,但是粗动力刀杆在加工内腔隔板上定位孔时,由于定位孔位置距零件内壁很近,而粗动力刀杆和大角度头前端又较大,经常发生粗动力刀杆端部与壳体内壁产生干涉的现象,导致钻孔工艺无法进行;若使用细动力刀杆,虽然解决了内壁干涉的问题,但细动力刀杆本身刚性差,当悬伸太长时,受切削力的影响,细动力刀杆会发颤严重,加工后的定位孔光洁度差,尺寸无法保证,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如何在保证深孔类壳体零件内腔的铣削质量,又使动力刀杆与壳体内壁不产生干涉,成为现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解决了如何在保证深孔类壳体零件内腔的铣削质量又使动力刀杆与壳体内壁不产生干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包括粗动力刀杆和小直角铣头,在小直角铣头上设置有连接法兰盘和带圆柱形凸台的动力接入轴,在粗动力刀杆中设置有动力传动轴,粗动力刀杆的前端为圆锥体段,在粗动力刀杆的圆锥体段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内台阶孔,在动力接入轴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盲孔,小直角铣头上的动力接入轴设置在圆锥体段的顶面上设置的环形内台阶孔中,动力接入轴的底端圆柱形凸台与导向盲孔插接在一起,在动力接入轴的上端圆柱形凸台与环形内台阶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防震定位套,在动力接入轴的圆柱形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凸块嵌入凹槽,在动力传动轴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一对凸块,凸块嵌入在凸块嵌入凹槽中,小直角铣头上设置的连接法兰盘与粗动力刀杆的前端的圆锥体段的顶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圆锥体段的顶端面上等间隔90度设置有螺纹盲孔,连接紧固螺钉穿过连接法兰盘后与螺纹盲孔连接在一起。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筒形的粗动力刀杆的前端,以刀杆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加工成圆锥体段,在粗动力刀杆的顶端面(也就是圆锥体段的顶端面)上加工出环形内台阶孔;在粗动力刀杆的顶端面上等间隔弧度地加工出四个螺纹盲孔;第二步、在动力传动轴的顶端面上沿中心轴线加工一个导向盲孔,导向盲孔的直径与动力接入轴的底端圆柱形凸台的外径相同,导向盲孔的深度大于动力接入轴的底端圆柱形凸台的高度;第三步、将防震定位套套接在动力接入轴的上端圆柱形凸台上,转动小直角铣头上的动力接入轴,使在动力传动轴的顶端面上设置的一对凸块嵌入到凸块嵌入凹槽中;第四步、小直角铣头上设置的连接法兰盘与筒形的粗动力刀杆的顶端面贴合,将连接紧固螺钉穿过连接法兰盘后与螺纹盲孔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通过防震定位套的配置解决了小直角铣头与粗动力刀杆的配合连接问题,实现了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匹配,保证其运行的平稳性,同时动力刀杆的外锥面,增大了动力刀杆的移动范围,解决了特殊内腔的车铣加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包括粗动力刀杆1和小直角铣头9,在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有连接法兰盘10和带圆柱形凸台的动力接入轴4,在粗动力刀杆1中设置有动力传动轴2,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为圆锥体段5,在粗动力刀杆1的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内台阶孔7,在动力接入轴4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盲孔3,小直角铣头9上的动力接入轴4设置在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的环形内台阶孔7中,动力接入轴4的底端圆柱形凸台与导向盲孔3插接在一起,在动力接入轴4的上端圆柱形凸台12与环形内台阶孔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防震定位套8,使刀头运转更稳定,在动力接入轴4的圆柱形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凸块嵌入凹槽14,在动力传动轴2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一对凸块13,凸块13嵌入在凸块嵌入凹槽14中,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的连接法兰盘10与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的圆锥体段5的顶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圆锥体段5的顶端面上等间隔90度设置有螺纹盲孔6,连接紧固螺钉11穿过连接法兰盘10后与螺纹盲孔6连接在一起。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筒形的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以刀杆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加工成圆锥体段5,在粗动力刀杆1的顶端面(也就是圆锥体段5的顶端面)上加工出环形内台阶孔7;在粗动力刀杆1的顶端面上等间隔弧度地加工出四个螺纹盲孔6;第二步、在动力传动轴2的顶端面上沿中心轴线加工一个导向盲孔3,导向盲孔3的直径与动力接入轴4的底端圆柱形凸台的外径相同,导向盲孔3的深度大于动力接入轴4的底端圆柱形凸台的高度;第三步、将防震定位套8套接在动力接入轴4的上端圆柱形凸台12上,转动小直角铣头9上的动力接入轴4,使在动力传动轴2的顶端面上设置的一对凸块13嵌入到凸块嵌入凹槽14中;第四步、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的连接法兰盘10与筒形的粗动力刀杆1的顶端面贴合,将连接紧固螺钉11穿过连接法兰盘10后与螺纹盲孔6连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包括粗动力刀杆(1)和小直角铣头(9),在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有连接法兰盘(10)和带圆柱形凸台的动力接入轴(4),在粗动力刀杆(1)中设置有动力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为圆锥体段(5),在粗动力刀杆(1)的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内台阶孔(7),在动力接入轴(4)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盲孔(3),小直角铣头(9)上的动力接入轴(4)设置在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的环形内台阶孔(7)中,动力接入轴(4)的底端圆柱形凸台与导向盲孔(3)插接在一起,在动力接入轴(4)的上端圆柱形凸台(12)与环形内台阶孔(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防震定位套(8),在动力接入轴(4)的圆柱形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凸块嵌入凹槽(14),在动力传动轴(2)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一对凸块(13),凸块(13)嵌入在凸块嵌入凹槽(14)中,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的连接法兰盘(10)与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的圆锥体段(5)的顶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包括粗动力刀杆(1)和小直角铣头(9),在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有连接法兰盘(10)和带圆柱形凸台的动力接入轴(4),在粗动力刀杆(1)中设置有动力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为圆锥体段(5),在粗动力刀杆(1)的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内台阶孔(7),在动力接入轴(4)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盲孔(3),小直角铣头(9)上的动力接入轴(4)设置在圆锥体段(5)的顶面上设置的环形内台阶孔(7)中,动力接入轴(4)的底端圆柱形凸台与导向盲孔(3)插接在一起,在动力接入轴(4)的上端圆柱形凸台(12)与环形内台阶孔(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防震定位套(8),在动力接入轴(4)的圆柱形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凸块嵌入凹槽(14),在动力传动轴(2)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一对凸块(13),凸块(13)嵌入在凸块嵌入凹槽(14)中,小直角铣头(9)上设置的连接法兰盘(10)与粗动力刀杆(1)的前端的圆锥体段(5)的顶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动力刀杆与小直角铣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圆锥体段(5)的顶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郑云凯程晋阳蒋淑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