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43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尘装置,其包括:上盒体,其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内腔和其外侧开设有与吸尘风机连通的抽气管;下盒体,其与所述上盒体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下盒体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还与所述抽气管连通;当激光束在第一内腔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所述吸尘风机启动产生负压,将加工产生的废物废气从所述第一内腔经过所述第二内腔输送至抽气管以吸除所述废物废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分为可拆卸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实现所述抽尘装置的快拆,减少拆卸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对抽尘结构内部进行清洁,解决了现有抽尘装置结构复杂,拆装不易,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

A dust ex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尘装置
本申请涉及激光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抽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加工广泛应用于面板行业,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加热工件,使温度迅速上升,使材料熔化。激光切割是激光加工中比较常见,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随着激光切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各种材料的切割使用到了激光切割方式,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对于加工材料的精密切割日渐成为激光切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激光切割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异味以及少量粉尘,长时间附着在激光镜片表面会影响激光加工机的使用寿命,更严重者会阻碍机器的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效率,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这些吸入人体都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危害。目前激光切割设备都会设计抽尘装置,抽尘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清理,需要把粘附在抽尘装置上的粉尘清理干净,现有的抽尘装置结构复杂,拆装不易,导致清理不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的拆装的抽尘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抽尘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抽尘装置,其包括:上盒体,其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内腔和其外侧开设有与吸尘风机连通的抽气管;下盒体,其与所述上盒体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下盒体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还与所述抽气管连通;当激光束在第一内腔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所述吸尘风机启动产生负压,将加工产生的废物废气从所述第一内腔经过所述第二内腔输送至抽气管以吸除所述废物废气。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经锁紧机构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锁紧机构为弹簧搭扣。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上盒体相互抵接处设置有导向定位机构,其用于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装配时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盒体下沿的定位块,其抵接在所述下盒体的外侧上沿。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密封条,其设置在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条材质为发泡硅胶。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向下延伸形成加长壁,其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流道。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盒体内开设第二流道,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抽气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分为可拆卸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实现所述抽尘装置的快拆,减少拆卸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对抽尘结构内部进行清洁,解决了现有抽尘装置结构复杂,拆装不易,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在上盒体和下盒体连接处增设密封条,以将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可以完全密封,防止漏气进而避免影响抽尘效果。增设导向定位机构,以在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装配时起到导向及定位作用,降低装配难度。通过弹簧搭扣等锁紧机构实现快速拆装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进一步地,将所述弹簧搭扣设置在所述抽尘装置的四个对角,有效利用空间,不增大所述抽尘装置的整体体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抽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抽尘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左半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考图1至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尘装置,用于与吸尘风机相配合以吸除激光器加工工件时所产生的如粉尘烟雾等废物废气。具体地,所述抽尘装置包括:可拆卸配合连接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所述上盒体1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内腔11和其外侧开设有与吸尘风机连通的抽气管12;所述下盒体2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11连通的第二内腔21,所述第二内腔21还与所述抽气管12连通;具体实现时,当激光器的激光束穿过第一内腔11对工件(图中未显示)进行加工时,所述吸尘风机(图中未显示)同时启动产生负压,将加工产生的废物废气从所述第一内腔11经过所述第二内腔21输送至抽气管12以吸除所述废物废气。本技术提供的抽尘装置分为可拆卸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实现所述抽尘装置的快拆,减少拆卸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对抽尘结构内部进行清洁,解决了现有抽尘装置结构复杂,拆装不易,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经锁紧机构可拆卸连接,优选但不限定地,所述锁紧机构为弹簧搭扣3。通过弹簧搭扣3等锁紧机构实现快速拆装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进一步地,将所述弹簧搭扣3设置在所述抽尘装置的四个对角,有效利用空间,不增大所述抽尘装置的整体体积。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1和所述上盒体1相互抵接处设置有导向定位机构,其用于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装配时起到导向定位作用。具体地,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盒体1下沿的定位块13,如图3所示,其抵接在所述下盒体2的外侧上沿。通过增设导向定位机构,以在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装配时起到导向及定位作用,降低装配难度。进一步地,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之间的密封条4,所述密封条4材质优选但不限定为发泡硅胶。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连接处增设密封条4,以将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之间可以完全密封,防止漏气进而避免影响抽尘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腔11的腔壁向下延伸形成加长壁14,其与所述第二内腔2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流道5。所述上盒体1内开设第二流道6,其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上盒体,其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内腔和其外侧开设有与吸尘风机连通的抽气管;/n下盒体,其与所述上盒体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下盒体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还与所述抽气管连通;/n当激光束在第一内腔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所述吸尘风机启动产生负压,将加工产生的废物废气从所述第一内腔经过所述第二内腔输送至抽气管以吸除所述废物废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上盒体,其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内腔和其外侧开设有与吸尘风机连通的抽气管;
下盒体,其与所述上盒体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下盒体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还与所述抽气管连通;
当激光束在第一内腔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所述吸尘风机启动产生负压,将加工产生的废物废气从所述第一内腔经过所述第二内腔输送至抽气管以吸除所述废物废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经锁紧机构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为弹簧搭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上盒体相互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林松杨璐鸿吴排青周志伟马国东尹建刚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