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349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43
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右端成型有内凹的矩形平台,矩形平台内铰接有翻转板,翻转板上固定有成型座,成型座上成型有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圆角半圆槽,第一半圆槽的右端套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顶杆,第一半圆槽的左侧设有与第一顶杆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顶杆,第二顶杆插套在支座的半圆长槽内,支座固定在底座上;第一半圆槽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第一压块,半圆长槽的右端上方设有可升降及左右移动的第二压块。它可以对直铜管进行折弯,且折弯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可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管加工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常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冷凝器、蒸发器等)。在空调设备上多数要用到散热铜管,散热铜管需要折弯后才可用于换热设备上,常见的折弯都是靠人工手工来完成,工人在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折弯出来的铜管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它可以对直铜管进行折弯,且折弯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可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端成型有内凹的矩形平台,矩形平台内设有呈“L”型的翻转板,翻转板的后侧壁上固定有翻转轴,翻转轴铰接在矩形平台的后侧壁上;所述翻转板上固定有成型座,成型座上成型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半圆槽、竖向设置的第二半圆槽、及连接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的圆角半圆槽,圆角半圆槽的圆心落在翻转轴的中线轴线上;所述第一半圆槽的右端套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顶杆,第一半圆槽的左侧设有与第一顶杆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顶杆,第二顶杆插套在支座的半圆长槽内,支座固定在底座上;所需折弯的铜管夹持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之间且铜管的两端分别插套在第一半圆槽和半圆长槽内,所述第一半圆槽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第一压块,第一压块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外壁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半圆长槽的右端上方设有可升降及左右移动的第二压块,第二压块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外壁相配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底座上成型有与翻转轴同轴心设置的轴承孔,翻转轴通过轴承铰接在轴承孔内,所述轴承孔的后端套接有齿轮,齿轮与翻转轴固定连接,齿轮的上方啮合有左右方向设置的齿条,齿条的一端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还成型有左右方向设置的齿条槽和油缸安装腔,所述齿条插套在齿条槽内,第一油缸固定在油缸安装腔内。所述齿条上成型有T型导向块,所述底座上还成型有T型导向槽,T型导向块插套在T型导向槽内。所述第一顶杆固定在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第二油缸固定在翻转板上,第二顶杆固定在第三油缸的活塞杆上,第三油缸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压块固定在竖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的下端,第一导向轨的上端插套在第一导向座上,第一导向轨的上端与第四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座与第四油缸固定在翻转板上;所述第二压块固定在横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上,第二导向轨插套在第二导向座上,第二导向座固定在第五油缸的活塞杆上,第五油缸固定在底座上,第二导向座的后端压靠在底座的前侧壁上,第二导向座的前侧壁上固定有第六油缸,第六油缸与连接臂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向轨上。所述第六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左小右大的台阶柱体,台阶柱体插套在连接臂的台阶孔内。所述第一顶杆的左端从左到右依次成型有第一锥部、第一芯轴和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顶杆的右端从右到左依次成型有第二锥部、第二芯轴和第二顶部;第一芯轴、第二芯轴与铜管的内孔相配合,第一顶部和第二顶部分别压靠在铜管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对直铜管进行折弯,且折弯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可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关于A-A的剖视图;图4为图3关于B-B的剖视图(图中虚线部分表示铜管示意图);图5为图3关于C-C的剖视图;图6为图2关于D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6所示,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右端成型有内凹的矩形平台111,矩形平台111内设有呈“L”型的翻转板12,翻转板12的后侧壁上固定有翻转轴13,翻转轴13铰接在矩形平台111的后侧壁上;所述翻转板12上固定有成型座14,成型座14上成型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半圆槽141、竖向设置的第二半圆槽142、及连接第一半圆槽141与第二半圆槽142的圆角半圆槽143,圆角半圆槽143的圆心落在翻转轴13的中线轴线上;所述第一半圆槽141的右端套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顶杆15,第一半圆槽141的左侧设有与第一顶杆15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顶杆16,第二顶杆16插套在支座17的半圆长槽171内,支座17固定在底座11上;所需折弯的铜管9夹持在第一顶杆15和第二顶杆16之间且铜管9的两端分别插套在第一半圆槽141和半圆长槽171内,所述第一半圆槽141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第一压块18,第一压块18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9外壁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面181,所述半圆长槽171的右端上方设有可升降及左右移动的第二压块19,第二压块19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9外壁相配合的第二弧形面191。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底座11上成型有与翻转轴13同轴心设置的轴承孔112,翻转轴13通过轴承20铰接在轴承孔112内,所述轴承孔112的后端套接有齿轮21,齿轮21与翻转轴13固定连接,齿轮21的上方啮合有左右方向设置的齿条22,齿条22的一端与第一油缸2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1上还成型有左右方向设置的齿条槽113和油缸安装腔114,所述齿条22插套在齿条槽113内,第一油缸23固定在油缸安装腔114内。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齿条22上成型有T型导向块24,所述底座11上还成型有T型导向槽115,T型导向块24插套在T型导向槽115内。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顶杆15固定在第二油缸25的活塞杆上,第二油缸25固定在翻转板12上,第二顶杆16固定在第三油缸26的活塞杆上,第三油缸26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第一压块18固定在竖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27的下端,第一导向轨27的上端插套在第一导向座28上,第一导向轨27的上端与第四油缸2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座28与第四油缸29固定在翻转板12上;所述第二压块19固定在横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30上,第二导向轨30插套在第二导向座31上,第二导向座31固定在第五油缸32的活塞杆上,第五油缸32固定在底座11上,第二导向座31的后端压靠在底座11的前侧壁上,第二导向座31的前侧壁上固定有第六油缸33,第六油缸33与连接臂34连接,连接臂3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向轨30上。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六油缸33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左小右大的台阶柱体35,台阶柱体35插套在连接臂34的台阶孔341内。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顶杆15的左端从左到右依次成型有第一锥部151、第一芯轴152和第一顶部153;所述第二顶杆16的右端从右到左依次成型有第二锥部、第二芯轴和第二顶部;第一芯轴152、第二芯轴与铜管9的内孔相配合,第一顶部153和第二顶部分别压靠在铜管9的两端。工作原理:第一,将需要折弯的铜管9放置在半圆长槽171内,此时,第二顶杆16位于铜管9的左侧;第二,第二油缸25的活塞杆伸展带动第一顶杆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右端成型有内凹的矩形平台(111),矩形平台(111)内设有呈“L”型的翻转板(12),翻转板(12)的后侧壁上固定有翻转轴(13),翻转轴(13)铰接在矩形平台(111)的后侧壁上;所述翻转板(12)上固定有成型座(14),成型座(14)上成型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半圆槽(141)、竖向设置的第二半圆槽(142)、及连接第一半圆槽(141)与第二半圆槽(142)的圆角半圆槽(143),圆角半圆槽(143)的圆心落在翻转轴(13)的中线轴线上;所述第一半圆槽(141)的右端套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顶杆(15),第一半圆槽(141)的左侧设有与第一顶杆(15)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顶杆(16),第二顶杆(16)插套在支座(17)的半圆长槽(171)内,支座(17)固定在底座(11)上;所需折弯的铜管(9)夹持在第一顶杆(15)和第二顶杆(16)之间且铜管(9)的两端分别插套在第一半圆槽(141)和半圆长槽(171)内,所述第一半圆槽(141)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第一压块(18),第一压块(18)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9)外壁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面(181),所述半圆长槽(171)的右端上方设有可升降及左右移动的第二压块(19),第二压块(19)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9)外壁相配合的第二弧形面(1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右端成型有内凹的矩形平台(111),矩形平台(111)内设有呈“L”型的翻转板(12),翻转板(12)的后侧壁上固定有翻转轴(13),翻转轴(13)铰接在矩形平台(111)的后侧壁上;所述翻转板(12)上固定有成型座(14),成型座(14)上成型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半圆槽(141)、竖向设置的第二半圆槽(142)、及连接第一半圆槽(141)与第二半圆槽(142)的圆角半圆槽(143),圆角半圆槽(143)的圆心落在翻转轴(13)的中线轴线上;所述第一半圆槽(141)的右端套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顶杆(15),第一半圆槽(141)的左侧设有与第一顶杆(15)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顶杆(16),第二顶杆(16)插套在支座(17)的半圆长槽(171)内,支座(17)固定在底座(11)上;所需折弯的铜管(9)夹持在第一顶杆(15)和第二顶杆(16)之间且铜管(9)的两端分别插套在第一半圆槽(141)和半圆长槽(171)内,所述第一半圆槽(141)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第一压块(18),第一压块(18)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9)外壁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面(181),所述半圆长槽(171)的右端上方设有可升降及左右移动的第二压块(19),第二压块(19)的下底面上成型有与铜管(9)外壁相配合的第二弧形面(1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生产用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成型有与翻转轴(13)同轴心设置的轴承孔(112),翻转轴(13)通过轴承(20)铰接在轴承孔(112)内,所述轴承孔(112)的后端套接有齿轮(21),齿轮(21)与翻转轴(13)固定连接,齿轮(21)的上方啮合有左右方向设置的齿条(22),齿条(22)的一端与第一油缸(2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1)上还成型有左右方向设置的齿条槽(113)和油缸安装腔(114),所述齿条(22)插套在齿条槽(113)内,第一油缸(23)固定在油缸安装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汉林王清军毛金夫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银汉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