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34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包括垃圾破碎装置,所述垃圾破碎装置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筒体进料口连接,输送筒体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输送筒体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输送筒体出料端设有与其配合的推板,所述推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推板外侧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输送筒体出料端下方斜向设有筛板,输送筒体下方及筛板下方设有集液槽,集液槽通过管道与废液池连通,筛板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装置,输送带装置末端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将固体垃圾中存在的渗透液挤压除去大部分,利于固体垃圾的运输和处理过程。

A solid waste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地指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固体垃圾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固体垃圾与其渗透液分离,这样便于清洁工将固体垃圾运输到其他区域,目前大多数均是清洁工直接通过筛网简单地将渗透液滤除一部分,但是大部分渗透液还残留在固体垃圾中,这无疑增加了运输成本、运输难度以及后续处理过程,在运输过程中渗透液还会滴漏到路上,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将固体垃圾中存在的渗透液挤压除去大部分,利于固体垃圾的运输和处理过程。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包括垃圾破碎装置,所述垃圾破碎装置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筒体进料口连接,输送筒体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输送筒体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输送筒体出料端设有与其配合的推板,所述推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推板外侧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输送筒体出料端下方斜向设有筛板,输送筒体下方及筛板下方设有集液槽,集液槽通过管道与废液池连通,筛板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装置,输送带装置末端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池。优选地,所述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内水平设有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第一破碎辊两端的轴和第二破碎辊两端的轴均架设于破碎箱侧壁的轴承上,其中第一破碎辊一端的轴与第一摩擦轮中心连接,第二破碎辊一端的轴与第二摩擦轮中心连接,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接触,第一摩擦轮通过减速机与电机连接。优选地,所述输送筒体顶部一侧设有开口并通过进料斗与垃圾破碎装置出料口连接,所述旋转轴输入端穿过输送筒体端部设置的轴承并与减速器一端连接,减速器另一端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输送筒体外表面通过环形固定板与环形筒一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设置于环形筒内且固定在支撑架上,环形筒另一端与支撑架侧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架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垃圾破碎装置的破碎箱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支撑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可以有效将固体垃圾中的渗透液挤压而出,螺旋输送装置在输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挤压的功能,最终将固体垃圾中存在的渗透液分离出大部分,其有利于固体垃圾的运输和处理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螺旋输送装置与液压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垃圾破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集液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破碎装置1、破碎箱1.1、第一破碎辊1.2、第二破碎辊1.3、第一摩擦轮1.4、第二摩擦轮1.5、减速机1.6、电机1.7、螺旋输送装置2、输送筒体2.1、旋转轴2.2、螺旋叶片2.3、通水孔2.4、推板2.5、过水孔2.6、进料斗2.7、减速器2.8、伺服电机2.9、环形固定板2.10、环形筒2.11、液压缸3、筛板4、集液槽5、废液池6、输送带装置7、固体垃圾池8、支撑架9、连接杆10、支撑杆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包括垃圾破碎装置1,所述垃圾破碎装置1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2的输送筒体2.1进料口连接,输送筒体2.1内设有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螺旋叶片2.3,输送筒体2.1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2.4,输送筒体2.1出料端设有与其配合的推板2.5,所述推板2.5上开设有过水孔2.6,推板2.5外侧与液压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输送筒体2.1出料端下方斜向设有筛板4,输送筒体2.1下方及筛板4下方设有集液槽5,集液槽5通过管道与废液池6连通,筛板4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装置7,输送带装置7末端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池8。优选地,所述垃圾破碎装置1包括破碎箱1.1,所述破碎箱1.1内水平设有第一破碎辊1.2和第二破碎辊1.3,第一破碎辊1.2两端的轴和第二破碎辊1.3两端的轴均架设于破碎箱1.1侧壁的轴承上,其中第一破碎辊1.2一端的轴与第一摩擦轮1.4中心连接,第二破碎辊1.3一端的轴与第二摩擦轮1.5中心连接,第一摩擦轮1.4和第二摩擦轮1.5接触,第一摩擦轮1.4通过减速机1.6与电机1.7连接。当电机1.7工作时,第一摩擦轮1.4转动后带动第二摩擦轮1.5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破碎辊1.2和第二破碎辊1.3相向转动,从而可以对固体垃圾进行破碎过程。优选地,所述输送筒体2.1顶部一侧设有开口并通过进料斗2.7与垃圾破碎装置1出料口连接,所述旋转轴2.2输入端穿过输送筒体2.1端部设置的轴承并与减速器2.8一端连接,减速器2.8另一端与伺服电机2.9输出端连接。当伺服电机2.9工作时,旋转轴2.2带动螺旋叶片2.3转动,形成螺旋输送过程。优选地,所述输送筒体2.1外表面通过环形固定板2.10与环形筒2.11一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9设置于环形筒2.11内且固定在支撑架9上,环形筒2.11另一端与支撑架9侧部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即不会影响伺服电机2.9的正常运行,也将输送筒体2.1稳固在支撑架9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架9顶部通过连接杆10与垃圾破碎装置1的破碎箱1.1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液压缸3的缸体固定于支撑杆11上。本实施例中的液压缸3选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成都恒基兆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固体垃圾和渗透液的混合物料从垃圾破碎装置1进料口进入到破碎箱1.1内,当电机1.7工作时,第一摩擦轮1.4转动后带动第二摩擦轮1.5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破碎辊1.2和第二破碎辊1.3相向转动,从而可以对固体垃圾进行破碎过程,以方便后续的挤压过程;经过破碎的固体垃圾从破碎箱1.1底部进入到输送筒体2.1内,当伺服电机2.9工作时,旋转轴2.2带动螺旋叶片2.3转动,形成螺旋输送过程,液压缸3的活塞杆向输送筒体2.1端部出料口移动,直至推板2.5挡住出料口时停止,螺旋叶片2.3带动固体垃圾向出料口移动,由于受到推板2.5的阻挡,从而对固体垃圾形成挤压的效果,其内存在的渗透液一部分从输送筒体2.1底部开设的通水孔2.4流出并落入到下方的集液槽5内,另一部分从推板2.5上的过水孔2.6流出并经过筛板4的筛孔落入到下方的集液槽5内,集液槽5内的垃圾渗透液通过管道汇集到废液池6内;当螺旋叶片2.3转动一端时间后,再次启动液压缸3,液压缸3的活塞杆向远离输送筒体2.1端部出料口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推板2.5离开出料口,这时螺旋叶片2.3继续转动后会将经过挤压的固体垃圾螺旋输送至筛板4上,然后固体垃圾沿着筛板4滑落至输送带装置7上,最终固体垃圾被输送至固体垃圾池8内。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包括垃圾破碎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碎装置(1)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2)的输送筒体(2.1)进料口连接,输送筒体(2.1)内设有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螺旋叶片(2.3),输送筒体(2.1)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2.4),输送筒体(2.1)出料端设有与其配合的推板(2.5),所述推板(2.5)上开设有过水孔(2.6),推板(2.5)外侧与液压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输送筒体(2.1)出料端下方斜向设有筛板(4),输送筒体(2.1)下方及筛板(4)下方设有集液槽(5),集液槽(5)通过管道与废液池(6)连通,筛板(4)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装置(7),输送带装置(7)末端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池(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包括垃圾破碎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碎装置(1)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2)的输送筒体(2.1)进料口连接,输送筒体(2.1)内设有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螺旋叶片(2.3),输送筒体(2.1)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2.4),输送筒体(2.1)出料端设有与其配合的推板(2.5),所述推板(2.5)上开设有过水孔(2.6),推板(2.5)外侧与液压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输送筒体(2.1)出料端下方斜向设有筛板(4),输送筒体(2.1)下方及筛板(4)下方设有集液槽(5),集液槽(5)通过管道与废液池(6)连通,筛板(4)底部一侧设有输送带装置(7),输送带装置(7)末端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碎装置(1)包括破碎箱(1.1),所述破碎箱(1.1)内水平设有第一破碎辊(1.2)和第二破碎辊(1.3),第一破碎辊(1.2)两端的轴和第二破碎辊(1.3)两端的轴均架设于破碎箱(1.1)侧壁的轴承上,其中第一破碎辊(1.2)一端的轴与第一摩擦轮(1.4)中心连接,第二破碎辊(1.3)一端的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炜胡魏张洪菖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建投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