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3248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属于汽轮机公辅系统领域。该系统包括冷却塔与凝汽器,凝汽器通过循环水管路连在冷却塔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还包括内部设有填料层的除湿塔;除湿塔设置在冷却塔的入风口处且其出风口与冷却塔的入风口相接;除湿塔的排液口与进液口间通过溶液管道依次接有溶液再生器以及冷却器,溶液再生器设置在电厂锅炉的排烟烟道中。该系统整体组成简单,有效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提高了汽轮机运行效率,为降低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A circulating water enhanced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轮机公辅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轮机的排汽背压直接影响汽轮机的效率,排汽背压在极限值之前越低,发电效率越高,排汽背压的高低是由循环水的供水温度(即冷却塔的冷却温度)决定,在高湿度地区,湿球温度高,循环水无法降低到理想温度,汽轮机高背压运行,影响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以降低汽轮机排汽背压,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与凝汽器,凝汽器通过循环水管路连在冷却塔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还包括内部设有填料层的除湿塔;除湿塔设置在冷却塔的入风口处且其出风口与冷却塔的入风口相接;除湿塔的排液口与进液口间通过溶液管道依次接有溶液再生器以及冷却器,溶液再生器设置在电厂锅炉的排烟烟道中。进一步,冷却器为埋设在土壤中的冷却盘管。进一步,除湿塔的进风口处设有可调开闭的百叶。进一步,除湿塔封堵在冷却塔的入风口处,除湿塔内的填料层与冷却塔的入风口位置相对且高度相当。进一步,循环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位于凝汽器的前方。进一步,溶液再生器设置在引风机前方的排烟烟道中。进一步,溶液管道上设有稀溶液泵,稀溶液泵位于溶液再生器的前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设除湿塔以降低空气湿度,使得进入冷却塔中的空气湿球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冷却塔对循环水的冷却能力,实现冷却塔对循环水的增强冷却。通过利用废烟气及地温,实现了加热与降温过程,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满足节能减排要求。总的来说,系统整体组成简单,有效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提高了汽轮机运行效率,为降低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冷却塔—1、凝汽器—2、循环水管路—3、循环水泵—4、除湿塔—5、溶液管道—6、溶液再生器—7、冷却器—8、排烟烟道—9、汽轮机—10、稀溶液泵—11、烟囱—12、引风机—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为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1与凝汽器2,凝汽器2通过循环水管路3连在冷却塔1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循环水管路3上设有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位于凝汽器2的前方。还包括内部设有填料层的除湿塔5;除湿塔5设置在冷却塔1的入风口处且其出风口与冷却塔1的入风口相接;除湿塔5的排液口与进液口间通过溶液管道6依次接有溶液再生器7以及冷却器8,溶液再生器7设置在电厂锅炉的排烟烟道9中。该系统通过增设除湿塔5以降低空气湿度,使得进入冷却塔1中的空气湿球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冷却塔1对循环水的冷却能力,实现冷却塔1对循环水的增强冷却。具体的,除湿塔5贴临布置在冷却塔1的入风口处,除湿塔5的出风口与冷却塔1的入风口相接。除湿塔5内的填料层与冷却塔1的入风口相对设置,填料层的高度可根据冷却塔入风口的高度而设,即填料层部分或全部封堵在冷却塔入风口处。一般情况下,除湿塔5内的填料层与冷却塔1的入风口位置相对且高度相当,以使得进入冷却塔1的空气都是除湿后的空气。空气先进入除湿塔5除湿、降温,再进入冷却塔1冷却循环水,冷却后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路3进入凝汽器2,冷却汽轮机10的排汽。该系统中的除湿塔5内设填料层,其是利用化学方式进行除湿。整个除湿系统包含除湿塔5、溶液再生器7、稀溶液泵11以及溶液管道6,其中除湿塔5、稀溶液泵11以及溶液再生器7由溶液管道6连成一个循环回路,稀溶液泵11位于溶液再生器7的前方。除湿塔5内喷洒吸收液,当空气在除湿塔5内与喷洒的吸收液接触时,空气中的水分被吸收液吸收而除湿,已吸收水分的吸收液(稀吸收液)由稀溶液泵11送到溶液再生器7,和排烟烟道中的烟气接触,经热烟气作用,(稀)吸收液中的水份与吸收液分离,分离出的(浓)吸收液再送入除湿塔5。上述除湿系统利用了电厂锅炉排出的烟气做为除湿塔5的再生热源。现有技术中,电厂锅炉产生的(废)烟气通过烟囱12排出,而在烟囱12前设有排烟烟道9,排烟烟道9上设有引风机13,通过引风机13将排烟烟道9中的(废)烟气引至烟囱12排出。该(废)烟气的温度一般在120℃~140℃范围内,通过在排烟烟道9中设置溶液再生器7,利用(废)烟气的热量将吸收液中水份分离出来,一方面,可实现低废热的再次利用,降低热烟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无需另设加热设备,节约了能源。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因溶液再生器7设置在排烟烟道9中,会使得烟气在排烟烟道9中的流通量减小,但烟气与溶液再生器中吸收液换热的过程会降低烟气热量,而低热量、小流量的烟气也会使得后方引风机13的功率有所下降,整体来看,将溶液再生器7设置在排烟烟道中不会对电厂锅炉排烟带来不利影响。也因此原因,溶液再生器7优选设置在引风机前方的排烟烟道9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除湿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溶液再生器7后方的冷却器8,该冷却器8用于降低经溶液再生器分离后的(浓)吸收液温度,防止因烟气作用造成的吸收液温度升高,消除该温度升高对除湿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优选的,冷却器8为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与凝汽器,凝汽器通过循环水管路连在冷却塔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设有填料层的除湿塔;除湿塔设置在冷却塔的入风口处且其出风口与冷却塔的入风口相接;除湿塔的排液口与进液口间通过溶液管道依次接有溶液再生器以及冷却器,溶液再生器设置在电厂锅炉的排烟烟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与凝汽器,凝汽器通过循环水管路连在冷却塔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设有填料层的除湿塔;除湿塔设置在冷却塔的入风口处且其出风口与冷却塔的入风口相接;除湿塔的排液口与进液口间通过溶液管道依次接有溶液再生器以及冷却器,溶液再生器设置在电厂锅炉的排烟烟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器为埋设在土壤中的冷却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增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湿塔的进风口处设有可调开闭的百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汇远王方明丁堂文郭建贺孝君马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