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四可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12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包括底板,底板两侧活动设置有侧栏,底板前端铰接有延长板,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部通过升降杆与气缸连接,底板后沿垂直设置有后挡板,后挡板上设置有推杆,底板一侧通过支撑杆设置有点滴盒,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减震盒,减震盒下方活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下端活动嵌入连接杆二内,连接杆二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槽,连接杆一下端通过滑动销活动设置在滑动槽上,连接杆一下端通过压缩弹簧与连接杆二底部连接,连接杆二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具有两个减震结构,有效解决了急救推车功能单一、无警示提醒和稳定性较差易颠簸的问题。

A medical multi-functional emergency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到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
技术介绍
急救推车是一款医疗器械,适用于常规和急诊住院登记、检查、X-射线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也是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重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急救推车的功能性及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医院的环境、使用者、病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导致急救推车在实际转运病人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如推车功能单一,除转运病人外一般无其他功能,无警示提醒,在紧急转运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提醒行人进行避让,同时推车行进过程中受地形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易颠簸,可能会使病人产生痛感,甚至会产生二次伤害,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具有两个减震结构,有效解决了急救推车功能单一、无警示提醒和稳定性较差易颠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包括底板,底板两侧均活动设置有侧栏,底板前端铰接有延长板,底板上活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部通过升降杆与气缸连接,气缸设置在底板下方,底板后沿垂直设置有后挡板,后挡板上设置有U型推杆,底板一侧通过支撑杆设置有点滴盒,点滴盒下方设置有开口,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减震盒,减震盒下方活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下端活动嵌入连接杆二内,连接杆二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槽,连接杆一下端通过相匹配滑动销活动设置在滑动槽上,连接杆一下端通过压缩弹簧与连接杆二底部连接,连接杆二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后挡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底板侧边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底板上设置有扬声器和蓄电池,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气缸、警示灯、扬声器和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控制器和蓄电池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需要转运的病人放置平躺在底板上,若病人身高较高,则拉出延长板使病人的腿部放置在延长板上,若病人需要靠立或坐立,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气缸,使得升降板升起,让病人进行倚靠,点滴盒则可以将点滴瓶放入其中,点滴瓶的瓶口朝向点滴盒下方开口,对病人进行输液,医护人员推动后挡板上的推杆,使推车进行移动,万向轮进行移动,方便于各个方向的移动,进行病人的转运,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打开警示灯,提醒前方行人避让,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打开扬声器,播放预存的注意避让的语音,提示行人避让,保持道路通畅,而底板上的称重传感器则可以称量病人的体重,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体重推测病人的用药量,节约时间,提高抢救的工作效率,在推车移动时,连接杆一通过滑动销在连接杆二的滑动槽中上下滑动,使得压缩弹簧压缩或伸长,进行减震,使得推车运行更加平稳,同时减震盒也进行减震,使得推车不易受地形影响而颠簸,提高其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急救推车,具有提示行人避让,一定的照明作用,点滴瓶放置功能,对病人进行称重,功能多样,且通过减震盒、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双重减震结构,使得急救推车运行平稳,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进一步,减震盒内活动设置有一滑动板,滑动板底部与连接杆一连接,滑动板通过两块相互对称的弹力板与减震盒顶部连接,弹力板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车行进时受地形影响使得连接杆一上下移动,带动滑动板在减震盒内上下滑动,对弹力板进行挤压向两侧弯曲,在挤压的同时,使得拉伸弹簧伸长,伸长后的拉伸弹簧对弹力板产生向中部的拉力阻止其继续压缩,从而起到减震盒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侧栏对角线交叉设置有加强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杆使得侧栏更加稳固牢靠,不易损坏,在转运是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底板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储物箱。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储物箱可储存药物或简单的医疗器械,便于在急救时的及时取用,节约宝贵的急救时间。进一步,点滴盒内填充有柔软保护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护层可以防止在转运颠簸时,点滴瓶在点滴盒中左右碰撞而损坏,对点滴瓶进行保护。进一步,底板上设置有电加热带,电加热带与控制面板和控制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加热带对底板上的床单等进行加热,保持适宜温度,防止病人受寒冷侵扰,影响病情,同时电加热带通过控制器和控制面板控制。进一步,底板上还设置有可折叠防护罩。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拉起防护罩,防止光线直射,遮风挡尘,同时也可以保护病人隐私。进一步,延长板的宽度小于底板前端两连接杆一之间的距离。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延长板可以收起后,固定在两连接杆一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减震盒的示意图;图4为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减震示意图;其中,1、底板;2、侧栏;3、加强杆;4、延长板;5、升降板;6、升降杆;7、后挡板;8、推杆;9、控制面板;10、支撑杆;11、点滴盒;12、连接杆一;13、连接杆二;14、万向轮;15、滑动槽;16、滑动销;17、压缩弹簧;18、储物箱;19、警示灯;20、气缸;21、减震盒;22、滑动板;23、弹力板;24、拉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包括底板1,底板1两侧均活动设置有侧栏2,底板1前端铰接有延长板4,底板1上活动设置有升降板5,升降板5底部通过升降杆6与气缸20连接,气缸20设置在底板1下方,底板1后沿垂直设置有后挡板7,后挡板7上设置有U型推杆8,底板1一侧通过支撑杆10设置有点滴盒11,点滴盒11下方设置有开口,底板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减震盒21,减震盒21下方活动设置有连接杆一12,连接杆一12下端活动嵌入连接杆二13内,连接杆二13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槽15,连接杆一12下端通过相匹配滑动销16活动设置在滑动槽15上,连接杆一12下端通过压缩弹簧17与连接杆二13底部连接,连接杆二13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4,后挡板7上设置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控制器为STM32F103ZET6型单片机;底板1侧边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19,警示灯19为SC-015型LED警示灯19,底板1上设置有扬声器和蓄电池,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为YHC-A2铝制称重传感器,气缸20、警示灯19、扬声器和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9、控制器和蓄电池连接。将需要转运的病人放置平躺在底板1上,若病人身高较高,则拉出延长板4使病人的腿部放置在延长板4上,若病人需要靠立或坐立,通过控制面板9启动气缸20,使得升降板5升起,让病人进行倚靠,点滴盒11则可以将点滴瓶放入其中,点滴瓶的瓶口朝向点滴盒11下方开口,对病人进行输液,医护人员推动后挡板7上的推杆8,使推车进行移动,万向轮14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两侧均活动设置有侧栏(2),所述底板(1)前端铰接有延长板(4),所述底板(1)上活动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底部通过升降杆(6)与气缸(20)连接,所述气缸(20)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所述底板(1)后沿垂直设置有后挡板(7),所述后挡板(7)上设置有U型推杆(8),所述底板(1)一侧通过支撑杆(10)设置有点滴盒(11),所述点滴盒(11)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减震盒(21),所述减震盒(21)下方活动设置有连接杆一(12),所述连接杆一(12)下端活动嵌入连接杆二(13)内,所述连接杆二(13)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槽(15),所述连接杆一(12)下端通过相匹配滑动销(16)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5)上,所述连接杆一(12)下端通过压缩弹簧(17)与所述连接杆二(13)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二(13)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4),所述后挡板(7)上设置有控制面板(9),所述控制面板(9)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n所述底板(1)侧边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19),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扬声器和蓄电池,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气缸(20)、所述警示灯(19)、所述扬声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面板(9)、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电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急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两侧均活动设置有侧栏(2),所述底板(1)前端铰接有延长板(4),所述底板(1)上活动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底部通过升降杆(6)与气缸(20)连接,所述气缸(20)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所述底板(1)后沿垂直设置有后挡板(7),所述后挡板(7)上设置有U型推杆(8),所述底板(1)一侧通过支撑杆(10)设置有点滴盒(11),所述点滴盒(11)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减震盒(21),所述减震盒(21)下方活动设置有连接杆一(12),所述连接杆一(12)下端活动嵌入连接杆二(13)内,所述连接杆二(13)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槽(15),所述连接杆一(12)下端通过相匹配滑动销(16)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5)上,所述连接杆一(12)下端通过压缩弹簧(17)与所述连接杆二(13)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二(13)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4),所述后挡板(7)上设置有控制面板(9),所述控制面板(9)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
所述底板(1)侧边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19),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扬声器和蓄电池,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气缸(20)、所述警示灯(19)、所述扬声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四可范方敏王海燕刘源周伟周德长叶君谭应林张江锋代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严四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