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厚专利>正文

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04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属于保温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保温杯不容易在颠簸环境中饮用热水,且容易残留唾液产生臭味需要经常清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保温杯体和设置于保温杯体上的杯盖,杯盖与保温杯体通过螺纹连接闭合,杯盖分为上杯盖和下杯盖,上杯盖与下杯盖铰连,下杯盖侧壁设有开盖按钮,开盖按钮可控制上杯盖开闭,下杯盖上设有吸管一,上杯盖设置有容腔,容腔表面设置有气孔和吸管插孔,气孔用于液体散热,吸管插孔上设置有吸管二,吸管一和吸管二均为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颠簸的环境中安全饮用热水和减少唾液残留产生臭味和细菌的优点。

A kind of double straw insula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吸管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
,特别涉及一种双吸管保温杯。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饮水方面常常需要用到保温瓶,市场上的保温杯品种繁多,常见的保温杯其结构通常由保温杯体及杯盖组成,其中翻盖式和旋盖式保温杯最为常见,旋盖式保温杯在保温杯中热水过热时,可将热水倒入杯盖中短时间内快速冷却再饮用,但是不容易在颠簸环境如轮船、遇强对流的飞机上等场所饮水,容易将水洒出杯盖外面,而且嘴长时间接触过杯体会使得杯体上残留的唾液堆积产生臭味和细菌,需要费力清洗才能除去臭味,而且大多数人洗保温杯仅仅只是洗了保温杯内壁,其他部分冲下水就完事,翻盖式可单手操作但是无法避免热水过热时喝会有烫伤的风险,解决方法是放置一段时间等水温度降低再饮用,但是放置时间不好控制也浪费时间,现有带吸管的保温杯虽然可以在水从吸管到口中起到一定冷却作用,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且一般这种吸管都不可拆卸更换,容易残留唾液长时间也会产生臭味和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减少臭味产生的双吸管保温杯。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杯体和设置于保温杯体上的杯盖,所述的杯盖与保温杯体通过螺纹连接闭合,与杯体所述的杯盖分为上杯盖和下杯盖,所述的上杯盖与下杯盖铰连,所述的下杯盖侧壁设有开盖按钮,所述的开盖按钮可控制上杯盖开闭,所述的下杯盖上设有吸管一,所述的上杯盖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上表面设置有气孔和吸管插孔,所述的气孔用于液体散热,所述的吸管插孔上设置有吸管二,所述的吸管一和吸管二均为可拆卸。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保温杯内液体过热无法直接饮用时,取下杯盖,按下开盖按钮打开上杯盖将液体倒入到上杯盖容腔中,液体通过容腔上表面的气孔和吸管插孔流入,此步骤增大液体冷却面积可使液体快速冷却,由于容腔体积远远小于保温杯内的液体体积,可在十几秒内配合吸管二吸取少量液体的方式达到可安全饮用的程度;此外保温杯内液体温度降到安全范围内时,无需取下杯盖,只需打开上杯盖直接使用下杯盖上的吸管一即可饮用。相比单吸管和无吸管的保温杯,本技术使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液体冷却相比开放式杯盖冷却速度更快,饮用也更加方便安全,无需担心热水因环境颠簸而洒出,同时更加卫生,嘴巴只接触到吸管,而且吸管容易清洗和替换。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上杯盖与下杯盖铰连结构间还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可使得开盖按钮按下时上压盖自动打开。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容腔上表面还设有凸起的吸管固定座,所述的吸管固定座可放置拆卸下来的吸管二。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吸管一为可弯曲吸管,所述的吸管一可在下杯盖表面伸缩进出。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吸管二为可伸缩吸管。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开盖按钮旁还设置有锁定开关,当锁定开关关闭时,开盖按钮无法按下从而防止意外开启上杯盖。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吸管一长度长于保温杯杯体长度。在一种双吸管保温杯中,所述的容腔上表面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的上杯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台阶,所述的台阶表面设置有磁性材料,所述的磁性材料吸住容腔上表面形成容腔。本技术的优点有:本技术与单吸管和无吸管的保温杯相比,本技术使用范围更广,液体冷却相比开放式杯盖直接倒入杯盖冷却速度更快,饮用时也更加方便安全,无需担心热水因环境颠簸而洒出,同时在杯盖上配吸管更加卫生,吸管可以自行更换,减少唾液残留的产生臭味和细菌的滋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杯盖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杯盖截面图;图中,1、保温杯体;2、杯盖;3、开盖按钮;4、吸管一;5、吸管二;6、吸管固定座;7、锁定开关;8、扭簧;21、下杯盖;22、上杯盖;221、容腔;222、气孔;223、吸管插孔;224、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双吸管保温杯包括保温杯体1和设置于保温杯体1上的杯盖2,杯盖2与保温杯体1通过螺纹连接闭合,杯盖2分为上杯盖22和下杯盖21,上杯盖22与下杯盖21铰连,下杯盖21侧壁设有开盖按钮3,开盖按钮3可控制上杯盖22开闭,下杯盖21上设有吸管一4,上杯盖22设置有容腔221,容腔221上表面设置有气孔222和吸管插孔223,气孔222用于液体散热,吸管插孔223上设置有吸管二5,吸管一4和吸管二5均为可拆卸。进一步细说,上杯盖与下杯盖铰连结构间还包括扭簧8,扭簧8可使得开盖按钮3按下时上压盖自动打开。进一步细说,为了防止吸管二5在上杯盖22打开的时候脱落,容腔221上表面还设有凸起的吸管固定座6,吸管固定座6可放置拆卸下来的吸管二5。进一步细说,吸管一4为可弯曲吸管,吸管一4可在下杯盖21表面伸缩进出。避免吸管一4在上杯盖22关闭时长期压缩下变形,同时可根据使用者习惯调节吸管和方便替换。进一步细说,吸管二5为可伸缩吸管。本设置不仅方便使用者喝水,还能够进一步增加液体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散热,也容易替换。进一步细说,开盖按钮3旁还设置有锁定开关7,当锁定开关7往开盖按钮3方向滑动关闭时,开盖按钮3无法按下从而防止意外开启上杯盖22。采用机械限位结构,有效防止误触。优选的,为了能够更方便的使用且能够尽可能的吸取到杯体底部液体,吸管一4长度大于等于保温杯体1长度。优选的,为了方便清洗,容腔221上表面由不锈钢制成,上杯盖22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台阶224,台阶224表面设置有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吸住容腔221上表面形成容腔221。当保温杯内液体过热无法直接饮用时,取下杯盖21,按下开盖按钮3打开上杯盖22,拆下吸管二5,将液体倒入到上杯盖22容腔221中,再插入吸管二5,液体通过容腔221上表面的气孔222和吸管插孔223流入,此步骤增大液体冷却面积可使得液体快速冷却,由于容腔221体积远远小于保温杯内的液体体积,可在十几秒内配合吸管二5吸取少量液体的方式达到可安全饮用的程度;此外保温杯内液体温度降到安全范围内时,无需取下杯盖21,打开上杯盖22直接使用下杯盖21上的吸管一4饮用,喝完关闭上杯盖22滑动锁定开关7锁死按钮开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保温杯体1、杯盖2、开盖按钮3、吸管一4、吸管二5、吸管固定座6、锁定开关7、扭簧8、下杯盖21、上杯盖22、容腔221、气孔222、吸管插孔223、台阶224等术语,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杯体(1)和设置于保温杯体(1)上的杯盖(2),所述的杯盖(2)与保温杯体(1)通过螺纹连接闭合,所述的杯盖(2)分为上杯盖(22)和下杯盖(21),所述的上杯盖(22)与下杯盖(21)铰连,所述的下杯盖(21)侧壁设有开盖按钮(3),所述的开盖按钮(3)可控制上杯盖(22)开闭,所述的下杯盖(21)上设有吸管一(4),所述的上杯盖(22)设置有容腔(221),所述容腔(221)表面设置有气孔(222)和吸管插孔(223),所述的气孔(222)用于液体散热,所述的吸管插孔(223)上设置有吸管二(5),所述的吸管一(4)和吸管二(5)均为可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杯体(1)和设置于保温杯体(1)上的杯盖(2),所述的杯盖(2)与保温杯体(1)通过螺纹连接闭合,所述的杯盖(2)分为上杯盖(22)和下杯盖(21),所述的上杯盖(22)与下杯盖(21)铰连,所述的下杯盖(21)侧壁设有开盖按钮(3),所述的开盖按钮(3)可控制上杯盖(22)开闭,所述的下杯盖(21)上设有吸管一(4),所述的上杯盖(22)设置有容腔(221),所述容腔(221)表面设置有气孔(222)和吸管插孔(223),所述的气孔(222)用于液体散热,所述的吸管插孔(223)上设置有吸管二(5),所述的吸管一(4)和吸管二(5)均为可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杯盖与下杯盖铰连结构间还包括扭簧(8),所述的扭簧(8)可使得开盖按钮(3)按下时上压盖自动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管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221)表面还设有凸起的吸管固定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厚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