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04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里、被面、被套开口、绳孔、固定环;所述绳孔分别设置在被套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面上,所述固定环设置在绳孔旁;所述被套开口设置在被套底部;所述被里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区,所述滚珠区设置滚珠容纳袋,所述滚珠容纳袋中设置滚珠;所述被套内设置被芯,所述被芯前后两端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与所述绳孔相对应的固定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被里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当人们在被子中翻身或移动时会使滚珠隔着滚珠容纳袋在人身体上滚动,从而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经脉畅通,提高人们睡眠的质量。

A quilt cover with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
本技术涉及家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
技术介绍
被子是人类休息时用于保暖的重要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被子包括被套和被芯。被芯用于保暖;被套用于套在被芯外面,以保护被芯卫生,被套对人们的睡眠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被套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如具有保健功能、被套和被芯固定不滑动等,以提高人们在使用被子时的舒适感,提升被子的档次。因此提供一种舒适感好、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被套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感好、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被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里、被面、被套开口、绳孔、固定环;所述绳孔分别设置在被套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面上,所述固定环设置在绳孔旁;所述被套开口设置在被套底部;所述被里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区,所述滚珠区设置滚珠容纳袋,所述滚珠容纳袋中设置滚珠;所述被套内设置被芯,所述被芯前后两端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与所述绳孔相对应的固定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珠为硅胶球。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滚珠的直径为1-4c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珠容纳袋均匀分布在滚珠区中。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滚珠容纳袋中设置1-3个滚珠。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被里、被面中间均设置功能层。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包含吸湿层以及阻燃层。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层为负载有氯化钙溶液的活性炭纤维层。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阻燃层为碱式碳酸钠铝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被套顶部两侧还设置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位于绳孔远离被套顶部的一侧;所述侧开口的长度为被套总长的1/2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舒适感好、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被套。本技术被里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当人们在被子中翻身或移动时会使滚珠隔着滚珠容纳袋在人身体上滚动,从而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经脉畅通,提高人们睡眠的质量。同时本技术通过固定绳和固定环的相互配合,使设置于被套中的被芯绷直且不与被套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了被子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滚珠的排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被套和被芯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功能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被里、2为被面、3为被套开口、4为绳孔、5为固定环、6为侧开口、7为功能层、71为吸湿层、72为阻燃层、101为被套的顶部、102为被套的底部、20为被芯、21为固定绳、201为被芯前端、202为被芯后端、30为滚珠区、31为滚珠容纳袋、32为滚珠。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4所示,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包括被里1、被面2、被套开口3、绳孔4、固定环5;被里1、被面2均由棉布制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常规布料);绳孔4设置在被套的顶部101、底部102的侧面上,固定环5设置在绳孔4旁,突出于被套的两侧;被套开口3设置在被套的底部102上,采用拉链或者纽扣来封闭。被套顶部101的两侧还设置侧开口6,侧开口6位于绳孔4远离被套顶部101的一侧;侧开口6的长度为被套总长的1/20。被套内部设置被芯20,其前端201、后端202的侧面分别设置与绳孔4位置和尺寸均相对应的固定绳21。装被芯20时:将被芯20由设置在被套底部102的被套开口3送入被套中;当被芯20的前端201碰到或者接近被套的顶部101时,将设置在被芯20前端201两侧上的两条固定绳21分别从对应的绳孔4中穿出并且尽量拉出,从而使被芯20前部绷直,而后将固定绳21系在固定环5上;之后将设置在被芯20后端202两侧上的两条固定绳21分别从对应的绳孔4中穿出并且尽量拉出,而后系到固定环5上,这样不仅使被芯20后部绷直,还将被芯20完全固定在被套中。人们在盖被子时,无论如何翻转,被套和被芯20始终不发生相互的滑动,从而提高了被子的舒适度。设置侧开口6是为了便于固定绳21穿过绳孔4;装被芯20时,人们可以将手由侧开口6伸入被套内,找到固定绳21,将其从绳孔4穿出。被里1外表面(即贴合在人体的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区30,滚珠区30内均匀设置若干滚珠容纳袋31,滚珠容纳袋31中设置1个滚珠32;滚珠32为硅胶球,既具有一定弹性和质感,且无毒环保对人体无伤害。滚珠的直径为3.5cm。由于被里1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31,当人们在被子中翻身或移动时会使滚珠32隔着滚珠容纳袋31在人身体上滚动,从而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经脉畅通,提高人们睡眠的质量。滚珠区30可设置两处,一处位于人体胸部,一处位于人体膝盖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或者仅设置一个与被里1外表面一样大的滚珠区30。为了简化生产工序,实际生产时可以不必预先制造好滚珠容纳袋31并将滚珠32一颗颗放入,可以通过机械臂或其他常规设备将滚珠32在被里1的布层上排列好,之后在滚珠32上盖上一块棉布,通过绗缝机或者其他常规手段,在滚珠32之间缝上线,从而构成多个独立的滚珠容纳袋31将滚珠32限制在其内部。滚珠容纳袋31中可以设置1个或多个滚珠32;但是一个滚珠容纳袋31设置滚珠32数量过多,有可能会发生滚珠32堆积的现象,本实施例每个滚珠容纳袋31中设置一个滚珠32,加之滚珠容纳袋31均匀排列分布于滚珠区30中,使滚珠32排布均匀,有利于发挥更大的功效。被里1、被面2中间均设置功能层7。功能层7可通过涂层或者缝制的方式设置于被里1或者被面2的中间。功能层7包含吸湿层71以及阻燃层72,其中阻燃层72更靠近外界。吸湿层71为负载有氯化钙溶液的活性炭纤维层。活性炭纤维为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其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吸收自重50%左右的水气,对液态的水可以吸收自重的500%而不会有液体流出。而氯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将其配成溶液仍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但是使用性不好。通过将活性炭纤维浸渍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方法,使氯化钙溶液负载入活性炭纤维的孔洞结构中,有机地结合了两者的吸湿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稀释效率和饱和吸湿量。阻燃层72为碱式碳酸钠铝层。碱式碳酸钠铝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在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水汽,从而降低了温度,增加了湿度,达到阻燃的功效;同时碱式碳酸钠铝燃烧时还会放出二氧化碳,从而稀释了环境中的氧含量,抑制了燃烧。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里、被面、被套开口、绳孔、固定环;所述绳孔分别设置在被套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面上,所述固定环设置在绳孔旁;所述被套开口设置在被套底部;所述被里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区,所述滚珠区设置滚珠容纳袋,所述滚珠容纳袋中设置滚珠;所述被套内设置被芯,所述被芯前后两端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与所述绳孔相对应的固定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里、被面、被套开口、绳孔、固定环;所述绳孔分别设置在被套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面上,所述固定环设置在绳孔旁;所述被套开口设置在被套底部;所述被里外表面设置若干滚珠区,所述滚珠区设置滚珠容纳袋,所述滚珠容纳袋中设置滚珠;所述被套内设置被芯,所述被芯前后两端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与所述绳孔相对应的固定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为硅胶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的直径为1-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滚珠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容纳袋均匀分布在滚珠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梦洁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