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97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模拟电池箱、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与模拟电池箱相连,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模拟电池箱相连,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模拟电池箱相连。本申请的系统能够观察记录不同环境氛围、不同热失控引发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组失控效应参数变化,以及对气体产物的收集,能够探索电池组内某块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对电池组内其他电池的影响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因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频繁引发的热自燃、爆炸事故使得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的安全性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在热冲击、过冲、过放、短路、振动、挤压等滥用状态下,其内部的活性物质及电解液等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引起电池升温,若内部的热生成速率大于热散失速率,则体系内的反应温度就会不断上升,进一步加速化学反应,触发电池热失控,当热量和内压累积到临界极限时,就会引起电池的燃烧或爆炸。充分认识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失控机制是解决其安全隐患的技术基础。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加速量热仪、C80微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等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热失控研究。量热仪主要通过将样品置于量热体系中进行反应,测得样品热分解过程的反应热。C80微量量热仪能准确测量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组件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热效应,但因样品池耐压低、装载的试样量很小,无法进行单个电池的试验。加速量热仪与C80微量量热仪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1)、模拟电池箱(2)、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n其中,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19)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通过密封结构实现密封,所述的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所述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的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模拟电池箱(2)、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中的测量部分、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放置在防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1)、模拟电池箱(2)、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19)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通过密封结构实现密封,所述的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所述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的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模拟电池箱(2)、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中的测量部分、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放置在防爆试验室(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之间实现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梯形绝缘块和两个螺母,两个梯形绝缘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两个绝缘梯形块为等腰梯形较短的上底相邻的布置,且上下套装在导电柱(19)的外周,密封盖上设置有形状与绝缘梯形块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梯形绝缘块等腰梯形较长的下底通过螺母紧固,导电柱(19)上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电池箱(2)由满足材料强度和可燃性要求的材料制备,模拟电池箱(2)包括样品池和密封盖,样品池和密封盖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样品池和密封盖由均布在四周的螺栓组实现夹紧密封;所述样品池其中之一的侧面设有圆形防爆玻璃窗,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接口和多个气孔,电池或电池组放置在模拟电池箱(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为过热式,包括调压仪(16)、导电柱(19)和加热带(17);所述加热带(17)包裹在电池或电池组的外周,加热带(17)与导电柱(19)的下端相连,导电柱(19)的上端与调压仪相连,通过调压仪(16)调整加热带(17)的加热速率,对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为过充式,包括充放电循环测试仪(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仁明高晨唐小勇殷志平房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都盟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