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敖专利>正文

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95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其特征在于:它由矿灯头灯泡(1)、充电插孔(2)、集成块(3)、锂电池组(4)、开关(K)、电阻(R↓[1])、(R↓[2])、(R↓[3])、发光二极管(D↓[1])及(D↓[2])组成,集成块(3)的点B↓[+]的一端联接锂电池组(4)的正极,点B↓[-]的一端联接锂电池组(4)的负极;集成块(3)的点B↓[+]的另一端与矿灯头灯泡(1)的一头相联接,矿灯头灯泡(1)的另一头联接开关(K)的一点,开关(K)的另一点与电阻(R↓[1])的一端相联接,电阻(R↓[1])另一端的一支路联接电阻(R↓[2])的一头,电阻(R↓[2])的另一头分别联接发光二极管(D↓[1])与(D↓[2])的一端点;电阻(R↓[1])另一端的二支路联接充电插孔(2)的一触点,而充电插孔(2)的另一触点联接集成块(3)的点B↓[+];电阻(R↓[3])的一头联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点,电阻(R↓[3])的另一头联接集成块(3)的点B↓[-],电阻(R↓[1])另一端的二支路与发光二极管(D↓[1])联接后同时与集成块(3)的点EB↓[-]相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矿山井下作业人员照明的头戴式可充电的锂电池电源矿灯,归属于F21/L11/00类。
技术介绍
在煤矿、铁矿或其他矿山中的矿山工作人员下矿井进行各种作业时必须在头顶上配戴照明矿灯,以便作业方便。在本技术之前所使用的矿灯必须配备一个很沉重、体积又大又笨的硫酸电瓶,作为矿灯的照明电源,这种电源装置不但矿工携带不方便,而且由于硫酸容易漏出,除了污染环境,还有害人体健康,是一种很不理想成本又高、维修很难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轻巧便利、不污染环境又不损人体健康用锂电池组作为照明电源的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为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本案所述的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份为锂电池电源部分,它由几节锂电池组装在一个易于携带的盒内;第二部份为照明与充电部份,它包括集成块(BHS)RA288C或BHS-RA288(5)、矿灯头灯泡、矿灯头开关K、矿灯头充电插孔、电阻R1、R2、R3及发红光的二极管D1、发绿光的二极管D2,并把它们都集中组装入到矿灯头的盒内。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的优点在于①构思新颖,轻巧灵活,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井下作业;②用锂电池作照明电源,甩掉了过去使用的硫酸电瓶,不污染环境,保证了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携带方便;③可利用原有充电设备及原有照明装置(如灯头),不需增加新的充电装置等,节约了维护费用及物质成本,经济、简便;④使用寿命可提高2~3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的路线结构示意图,亦为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1为矿灯头灯泡,4是锂电池组,2是为锂电池组4充电的充电插孔,3是集成块,它的规格型号为(BHS)RA288C或BHS-RA288(5),它的三个接点为B+、B-、EB,集成块3的作用既可控制充电量,也可控制放电量。R1为电阻,R2、R3为一般电阻,D1为可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D2为可发绿光的发光二极管。集成块3的点B+的一端联接锂电池组4的正极,而点B-的一端联接锂电池组4的负极;集成块3点B+的另一端与矿灯头灯泡1的一头相联接,而矿灯头灯泡1的另一头联接开关K的一点,开关K的另一点与微调电阻R1的一端相联接,微调电阻R1的另一头分两支路一支路联接电阻R2的一头,电阻R2的另一头分别联接发光二极管D1与D2的一端点;电阻R1另一端的二支路联接充电插孔2的一触点,而充电插孔2的另一触点联接集成块3的点B+。电阻R3的一头联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点,而电阻R3的另一头联接集成块3的点B-,电阻R1另一端的二支路与发光二极管D1联接后同时与集成块3的EB-点相联。装配时,把集成块3、矿灯头灯泡1及电阻R1、R2、R3及矿灯头开关K、矿灯头充电插孔2及发光二极管D1与D2都组装到矿灯头的盒内,以便操作与观看方便,由于体积小巧,不影响矿灯头的原有性能。从集成块3的点B+、点B-各引出两根电缆分别与锂电池组4的正极与负极相联接,锂电池组4可集装在一个密封的金属或塑料盒内。当需对锂电池组4进行充电时,断开开关K,把充电插孔2与充电机输出端联接起来,此时充电插孔2的正极端经集成块3的B+点、锂电池组4的正极、负极至集成块3的B-点、EB-点、电阻R到充电插孔2的负极端,构成一回路,发光二极管D1发红光。说明对锂电池组4充电正常。经过一段充电时间充足电后(一般设计在12~16小时)自动停止充电,此时发光二极管D1熄灭,而发光二极管D2发出绿光,说明锂电池组4的电压达到要求值,对锂电池组4的充电结束。投入使用。操作人员(即矿灯使用者)将锂电池组4佩带到身上(如工作皮带上或工作服口袋中),闭合开关K,此时经集成块3的B+接通矿灯头灯泡1的一端后又接通矿灯头灯泡1、开关K及集成块3的点EB-至点B-,再与锂电池组4接通构成一回路,由锂电池组4供电,使矿灯头灯泡1发光,即矿灯头灯泡1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锂电池组4处于放电状态。当放电(工作)到规定时间(设计为连续放电10小时左右)、锂电池组4的电压降到规定值后会自动停止工作,矿灯头灯泡1不亮。又需继续充电、放电(工作),如此循环,保证了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其特征在于它由矿灯头灯泡(1)、充电插孔(2)、集成块(3)、锂电池组(4)、开关(K)、电阻(R1)、(R2)、(R3)、发光二极管(D1)及(D2)组成,集成块(3)的点B+的一端联接锂电池组(4)的正极,点B-的一端联接锂电池组(4)的负极;集成块(3)的点B+的另一端与矿灯头灯泡(1)的一头相联接,矿灯头灯泡(1)的另一头联接开关(K)的一点,开关(K)的另一点与电阻(R1)的一端相联接,电阻(R1)另一端的一支路联接电阻(R2)的一头,电阻(R2)的另一头分别联接发光二极管(D1)与(D2)的一端点;电阻(R1)另一端的二支路联接充电插孔(2)的一触点,而充电插孔(2)的另一触点联接集成块(3)的点B+;电阻(R3)的一头联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点,电阻(R3)的另一头联接集成块(3)的点B-,电阻(R1)另一端的二支路与发光二极管(D1)联接后同时与集成块(3)的点EB-相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矿山井下作业并可充电的简易锂电池电源矿灯,它主要由矿灯头灯泡1、集成块3、锂电池组4、可发红光与绿光的发光二极管D文档编号F21L4/08GK2624036SQ0324816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正敖 申请人:李正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敖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