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89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包括预制部分、现浇部分、连接部分以及密封部分,且所述预制部分通过连接部分形成固定连接,并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结构后通过密封部分进行密封处理。并通过依次吊装以及精准检测,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施工的操作可行性,满足建筑整体的受力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预制梁、预制柱以及预制叠合板进行固定连接,减少了现浇混凝土,使得施工更加简便,增加了施工的效率以及施工的可靠性,且预制翻梁在两排钢筋之间采用通长设置剪力槽,利于与叠合板连接紧密,避免形成直线裂缝;另外,通过预制叠合板采用台阶式设计,能保证与楼板底筋的稳定搭接,进而保证了受力的合理,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A kind of building connection nod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为了保证装配式结构的力学及抗震等性能,国内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普遍采用的是等同现浇的理念。对于通常的预制下翻梁与预制柱、预制主次梁的连接等已形成了较为安全可靠的连接节点体系。对于一些有净空要求的建筑,为减少结构的造价,在不增加整体层高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上下翻梁来满足各方面的功能需要。而在预制上下翻梁与叠合板的连接这一块尚无参考的案例,为了保证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施工可行性,需要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上下翻梁与叠合板的连接节点及相应的施工方法,满足构造合理、传力可靠、施工便利的要求。如专利号为CN105155683A介绍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预制梁柱连接节点,预制柱上设置通孔,预制梁内预埋梁纵筋,钢筋穿过通孔、通过套筒与梁纵筋连接,用箍筋固定,现浇混凝土浇筑于梁柱连接节点区域。该连接节点符合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法,但是存在柱内通孔灌浆过程不可见,无法把控通孔内的灌浆密实度,节点移至预制柱外使现浇区域增大,套筒用量多等问题。预制梁柱连接节点区域现浇主要是预制梁柱预埋纵筋均伸入节点现浇区,现浇节点区域通过搭设模板并浇捣完成。该方法不仅需要考虑预制梁纵筋与预制柱纵筋的干涉,还需要考虑预制梁之间纵筋避让,这就大大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同时增加了现浇节点区搭设模具等工作。又如专利号为CN109281399A的专利提供一种预制梁与柱连接节点。所述预制梁与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预制梁和灌浆层,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垂直设置,所述灌浆层设于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相交处,所述预制梁包括梁纵筋,所述梁纵筋设于所述预制梁相对内部,所述预制柱包括柱连接部位,所述柱连接部位设于所述预制柱及所述预支梁相接处,所述柱连接部位包括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套设于所述梁纵筋相对外侧。该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梁与柱连接节点将梁柱连接节点区域部分预制到柱内,减少施工工序,其次有效的避免梁柱连接节点区域内钢筋过多导致钢筋干涉的问题,但该方法不能实现预制翻梁与预制叠合板之间更佳的受力要求。再如专利号为US20080329602的专利公开了建筑具有混凝土结构块,具有朝向外壁的外侧的大空腔,空腔可以以几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成形,通过常规的建造方式进行建造,并没有在连接处实现创新,以便达到更优的受力要求。而且其施工方式不易操作。综合上,在建筑连接与施工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包括预制部分、现浇部分、连接部分以及密封部分,且所述预制部分通过连接部分形成固定连接,并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结构后通过密封部分进行密封处理。可选地,所述预制部分包括预制柱、预制梁以及预制叠合板,且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翻梁、预制翻框架梁以及预制翻次梁,所述预制柱分别与所述预制翻梁以及所述预制翻框架梁的两端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预制翻次梁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预制翻梁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叠合板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制梁围成的多边形架构内。可选地,所述预制叠合板与所述现浇部分能形成建筑楼面。可选地,所述现浇部分设于所述预制叠合板上方。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分为楼板筋,所述楼板筋包括楼板底筋以及楼板面筋,且所述楼板底筋与所述楼板面筋分别有一端嵌插在所述预制翻梁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预制翻梁外,且所述楼板面筋在所述预制翻梁内弯折,伸出所述预制翻梁的楼板面筋端部弯钩。可选地,所述密封部分采用泡沫塞缝结合灌浆料的方式进行密封,且所述密封部分设置在所述预制翻梁与所述预制叠合板的连接处,且所述泡沫设置在所述灌浆料侧部。可选地,所述嵌插在所述预制翻梁内的楼底面筋以及楼底底筋之间设置有剪力槽。一种建筑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现场吊装施工要求,先在所述预制柱的底端面与所述预制梁的对接面进行标记;步骤二:根据标高,进行柱支撑安装,在待安装预制柱与预制梁对接面的中心处放置中心垫块,调整所述预制柱的底端面,将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连接面的对接标记一一对齐后,进行位置检测、支撑锁紧以及精度复验的操作步骤;步骤三:进行预制梁放线,检查所述预制柱的柱顶标高,测量并纠正支撑标高,进行部分预制翻梁的吊装;步骤四:所述建筑楼面的支撑安装,并按照所述建筑楼面的支撑安装检查预制翻梁底面混凝土的标高,吊装所述预制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对所述预制叠合板与所述预制梁连接处的接缝高差进行校对,并核对接缝宽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步骤五:对剩余预制梁进行支撑安装,并进行剩余预制梁的安装。可选地,所述柱安装支撑包括抱箍固定提升装置和四棱台形支架,且所述四棱台形支架包括若干条的管状棱边;所述抱箍固定提升装置包括上抱箍、下抱箍和提升装置;所述上、下抱箍的一侧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锁紧螺栓;所述上抱箍与管状棱边的上部铰接;所述下抱箍与管状棱边的中部铰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抱箍上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传动的手摇提升器;所述手摇提升器还设有用于支撑预制柱中预埋的丝杆的支撑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制梁、预制柱以及预制叠合板进行固定连接,减少了现浇混凝土,使得施工更加简便,增加了施工的效率以及施工的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翻梁在两排钢筋之间采用通长设置剪力槽,相比于单个剪力槽设置,模具设计更易操作,同时利于与叠合板连接紧密,避免形成直线裂缝。3、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叠合板采用台阶式设计,能保证与楼板底筋的稳定搭接,进而保证了受力的合理,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简单,按照预制柱、预制下翻梁、预制叠合板,最后预制上下翻梁的顺序进行安装,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满足了施工的操作可行性,满足建筑整体的受力要求。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建筑连接节点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建筑连接节点的结构剖视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建筑连接节点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建筑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上下翻梁;2-叠合板;3-现浇混凝土;4-剪力槽;5-无收缩砂浆;6-泡沫塞缝;7-箍筋帽;8-预制叠合梁;9-箍筋;10-楼板底筋锚固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部分、现浇部分、连接部分以及密封部分,且所述预制部分通过连接部分形成固定连接,并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结构后通过密封部分进行密封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部分、现浇部分、连接部分以及密封部分,且所述预制部分通过连接部分形成固定连接,并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结构后通过密封部分进行密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部分包括预制柱、预制梁以及预制叠合板,且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翻梁、预制翻框架梁以及预制翻次梁,所述预制柱分别与所述预制翻梁以及所述预制翻框架梁的两端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预制翻次梁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预制翻梁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叠合板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制梁围成的多边形架构内。


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叠合板与所述现浇部分能形成建筑楼面。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部分设于所述预制叠合板上方。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为楼板筋,所述楼板筋包括楼板底筋以及楼板面筋,且所述楼板底筋与所述楼板面筋分别有一端嵌插在所述预制翻梁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预制翻梁外,且所述楼板面筋在所述预制翻梁内弯折,伸出所述预制翻梁的楼板面筋端部弯钩。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分采用泡沫塞缝结合灌浆料的方式进行密封,且所述密封部分设置在所述预制翻梁与所述预制叠合板的连接处,且所述泡沫设置在所述灌浆料侧部。


7.如前述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华黄莉萍张建华何刚黄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建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