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当中的脂肪烃,油脂类物质和染料。其中染料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染,正不断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安全。亚甲基蓝是一种常见的染料,在医学,纺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伴随而来的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高效处理水中的亚甲基蓝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课题。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生物降解,物理分离,化学沉降,物质吸附等多种方法。其中物质吸附因其操作简单,设计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物质吸附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核心是其吸附材料。目前,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油水分离膜,纳米孔颗粒等。油水分离膜作为一种常见的吸附材料,能够有效应对中、大规模的水体污染,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传统的油水分离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纯粹的静电纺丝薄膜上进行轻微修饰,直接将其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黄超伯等通过静电纺丝直接合成聚酰亚胺纤维膜,并将其浸泡在水和乙醇等物质的混合液中进行改性,用于吸附海洋中的油状物质。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超交联微孔纳米粒子与聚乙烯醇充分溶解在水性溶剂中,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原始复合纳米纤维膜;/n步骤二,将刚性的二异氰酸酯溶解在油溶性有机溶剂中,加入步骤一所得的原始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泡2~8h,清洗后,得到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超交联微孔纳米粒子与聚乙烯醇充分溶解在水性溶剂中,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原始复合纳米纤维膜;
步骤二,将刚性的二异氰酸酯溶解在油溶性有机溶剂中,加入步骤一所得的原始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泡2~8h,清洗后,得到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交联微孔纳米粒子与聚乙烯醇在水性溶剂浓度均为0.02~0.4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溶剂具体是指包括水和与其互溶的能溶解聚乙烯醇的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制备微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静电纺丝的参数为:电压10~20KV,速度0.1~1mm/min,空气相对湿度40~80%。
技术研发人员:江兵兵,潘耀宇,望芸,竺雅琳,陈学琴,李草,许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