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75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以及包括该模头流道结构的衣架形纺丝模头具有如下功能:①高聚物熔体在狭缝流道出口的幅宽方向上流量处处相等;②高聚物熔体从进料口流动到狭缝流道出口时,在幅宽方向上压力降处处相等;③高聚物熔体在整个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内的停留时间比较短并且在狭缝流道出口处沿幅宽方向处处相等,即“三个相等”,这对热稳定性差或流变性对时间有依赖关系的高聚物的生产具有独特优势。利用上述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可以制备得到稳定均一的产品,例如制备得到超细纳米纤维及其相关制品。且其适用范围广泛,针对常规纺丝设备难以加工利用的高聚物也具有较好的纺丝能力。

Flow channel structure of hanger spinning die f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m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布制造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在纺粘法和熔喷法非织造布工艺中,纺丝模头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它是非织造布工艺的一个基础和源头部件,纤维的纤度、纤度的均匀性、非织造布的均匀度、强度等技术指标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纺丝速度的提高也强烈地受到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决定着纺丝条件的稳定性,是非织造布工艺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熔喷(纺粘)非织造分配流道不同于薄膜或塑料分配流道,主要原因在于后者的分配流道中有阻尼棒等调整装置,可以改善内部熔体的分配均匀性,而对于熔喷非织造分配流道来说,熔体经分配流道分配后,其聚合物直接被高速高温气流拉伸成纤维,聚合物在分配流道的横向分配均匀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非织造布产品均匀性,生产中常见的滴料、断丝等缺陷多与纺丝模头的设计是否合理有关。因而确保在非织造生产中熔体分配的均匀就尤为重要且难度也更大。在熔喷和纺粘非织造设备中,熔体非织造分配流道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其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流道结构包括歧管(1)和狭缝流道(2);所述歧管(1)设置在狭缝流道(2)的上部;/n其中,所述歧管(1)为衣架形;所述歧管(1)为卧式U形结构,所述卧式U形结构包括底端(1-1)、歧管第一侧壁(1-2)、歧管第二侧壁(1-3)和歧管第三侧壁(1-4),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为半径为r的半圆结构,所述歧管第一侧壁(1-2)的一端与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的一侧相切连接,所述歧管第一侧壁(1-2)的另一端与所述歧管第三侧壁(1-4)垂直连接,所述歧管第二侧壁(1-3)的一端与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流道结构包括歧管(1)和狭缝流道(2);所述歧管(1)设置在狭缝流道(2)的上部;
其中,所述歧管(1)为衣架形;所述歧管(1)为卧式U形结构,所述卧式U形结构包括底端(1-1)、歧管第一侧壁(1-2)、歧管第二侧壁(1-3)和歧管第三侧壁(1-4),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为半径为r的半圆结构,所述歧管第一侧壁(1-2)的一端与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的一侧相切连接,所述歧管第一侧壁(1-2)的另一端与所述歧管第三侧壁(1-4)垂直连接,所述歧管第二侧壁(1-3)的一端与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的另一侧相切连接;所述歧管第一侧壁(1-2)和歧管第二侧壁(1-3)平行设置,且均与水平方向平行;
所述狭缝流道(2)包括狭缝第一侧壁(2-1)和狭缝第二侧壁(2-2),所述狭缝第一侧壁(2-1)和狭缝第二侧壁(2-2)平行设置、即所述狭缝第一侧壁(2-1)和狭缝第二侧壁(2-2)之间的距离H处处相同且所述H也称狭缝流道(2)的流道间隙,且所述狭缝第一侧壁(2-1)与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歧管第二侧壁(1-3)垂直连接,所述狭缝第二侧壁(2-2)与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歧管第三侧壁(1-4)共用同一平面;
所述狭缝第一侧壁(2-1)和狭缝第二侧壁(2-2)等高,所述狭缝第一侧壁(2-1)或狭缝第二侧壁(2-2)的高度记为y0-y,也称狭缝流道(2)的长度;
所述狭缝第一侧壁(2-1)和狭缝第二侧壁(2-2)的顶端形成狭缝流道入口(3),所述狭缝流道入口(3)的底端形成狭缝流道出口(4);
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底端(1-1)与歧管第三侧壁(1-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满足1.8r≤L≤3r;
所述歧管(1)和狭缝流道(2)沿垂直于幅宽方向具有对称结构,形成纵向对称面;
以纵向对称面为中心,在所述卧式U形结构的歧管第三侧壁(1-4)上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歧管(1)连通;
以纵向对称面为中心,在任一侧歧管中,半圆结构的半径r沿幅宽方向渐变且re≤r≤r0,其中,re为歧管末端半圆结构的半径,r0为歧管在纵向对称面上的半圆结构的半径;
以纵向对称面为中心,在任一侧狭缝流道(2)中,所述狭缝流道(2)的长度y0-y沿幅宽方向渐变且0≤y≤y0,其中,y0为在纵向对称面上的狭缝流道(2)的长度,y为幅宽任意位置处狭缝流道入口(3)相对于纵向对称面处狭缝流道入口(3)的落差;
以纵向对称面为中心,在任一侧狭缝流道(2)中,以纵向对称面上的点为起始点,沿幅宽方向的距离为x且满足0≤x≤B2-2re,其中,B2为幅宽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宽≤5000mm。
优选地,所述歧管(1)在纵向对称面上的半圆结构的半径r0为5-21.5mm;所述歧管末端半圆结构的半径re为0.6-1.8mm。
优选地,所述在纵向对称面上的狭缝流道(2)的长度y0为50-250mm。
优选地,H的取值范围为0.8-2.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均匀分配熔体的衣架形纺丝模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1)沿垂直于幅宽方向以纵向对称面为中心呈对称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狭缝流道(2)沿幅宽方向呈对称形结构,所述狭缝流道(2)沿垂直于幅宽方向以纵向对称面为中心呈对称形结构。


4.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效刘玉军侯慕毅李化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钧毅微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