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达煌专利>正文

风量自动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7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2
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包括风管、风量调节叶片、电子控制单元及传动结构。风管包含风管本体、第一环部及第二环部,第一环部内部具有第一空间,且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检测孔,第二环部凸出于风管本体的内壁,使风管本体内形成收缩段、喉部及扩张段,第二环部内部具有第二空间,且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检测孔。风量调节叶片枢设于风管本体内,风量调节叶片包含叶片本体及弹性包覆层,叶片本体呈椭圆形,弹性包覆层包覆于叶片本体外。由此,风量调节叶片及风管之间具有较佳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量自动调整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尤指一种可用以检测室内空气状况以自动调节风量的自动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量调整机构已有在风管内设置十字型的风速计,以便利用风速计所测得的数据,调整风管内的叶片至适当的角度,进而针对室内气温增减风量,以期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然而,将十字型的风速计设置于风管内,容易卡到棉絮及粉尘,使得风速计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进而导致系统失灵的安全事故发生,产品的稳定性及耐久性不佳。申请人曾提出一种风量自动调整装置(台湾专利证书号数M504877),包括风管、风量调节叶片及数据处理单元。该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环部及第二环部,第二环部凸出于风管本体的内壁,使风管内部依序形成有收缩段、喉部及扩张段。第一环部及第二环部内部分别具有呈环形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且于风管本体的内壁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一检测孔及多个第二检测孔。当送风气流流入风管且依序抵达该些第一检测孔及该些第二检测孔时,第一检测孔及第二检测孔处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差,量测出压力差即可计算出送风气流在风管内的风速,进而计算出风量,以便针对风量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进行调整,可针对室内气温增减风量,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该风量自动调整装置不需于风管内部设置风速计,不会卡到棉絮及粉尘,可避免系统失灵的安全事故发生,使产品的稳定性及耐久性提升。然而,风量调节叶片较难与风管的内壁密合,容易有气密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能使风量调节叶片及风管之间具有较佳的气密性。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包括:一风管,该风管包含一风管本体、一第一环部及一第二环部,该风管本体为一圆筒状的管体,该风管本体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该第一环部设置于该风管本体上,且靠近该入口端处,该第一环部为一环状中空体,该第一环部内具有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环部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一检测孔,该第一空间通过该些第一检测孔与该风管本体内相连通,该第二环部设置于该风管本体上,该第二环部位于该第一环部的下游,该第二环部为一环状中空体,该第二环部内具有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环部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二检测孔,该第二空间通过该些第二检测孔与该风管本体内相连通,该第二环部凸出于该风管本体的内壁,使该风管本体内依序形成一收缩段、一喉部及一扩张段;一风量调节叶片,该风量调节叶片包含一叶片本体及一弹性包覆层,该叶片本体呈椭圆形,该弹性包覆层包覆于该叶片本体外,该风量调节叶片枢设于该风管的风管本体内,该风量调节叶片位于该第二环部与该出口端之间;一电子控制单元,该第一环部的第一空间及该第二环部的第二空间连接于该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一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连接于该风量调节叶片及该电子控制单元,该电子控制单元能通过该传动结构来调整该风量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优选地,该第一环部凸出于该风管本体的外壁。优选地,该收缩段为一收缩圆锥,该收缩段朝着该出口端方向递减内径,以形成收缩状,该扩张段为一扩张圆锥,该扩张段朝着该出口端方向递增内径,以形成扩张状,该喉部连接于该收缩段及该扩张段之间,且位于最小截面积处。优选地,该些第二检测孔设于该扩张段上。优选地,通过该风管本体的入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输入及输出一送风气流,定义该送风气流在该风管内沿着一轴向流动,该轴向垂直于一竖直线,该风量调节叶片与该风管的风管本体的内壁相密合时,该风量调节叶片与该竖直线之间形成一气密角度,该气密角度在20度至40度之间。优选地,该弹性包覆层为橡胶件。优选地,该弹性包覆层包覆于该叶片本体的外表面。优选地,该叶片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边缘,该弹性包覆层包覆于该叶片本体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边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风量调节叶片包含叶片本体及弹性包覆层,弹性包覆层包覆于叶片本体外,当风量调节叶片密封于风管的内壁时,风量调节叶片的弹性包覆层可以紧密的抵触于风管的风管本体的内壁,使风量调节叶片与风管密合,从而具有较佳的气密性。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风量自动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风量自动调整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风量自动调整机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风量自动调整机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100,包括一风管1、一风量调节叶片2、一电子控制单元3及一传动结构4。该风管1包含一风管本体11、一第一环部12及一第二环部13。风管本体11为一圆筒状的管体,风管本体11具有一入口端14及一出口端15,入口端14及出口端15分别位于风管本体11的两端。风管本体11的入口端14可利用送风管路连接于中央送风设备,出口端15则可连通于房间。中央送风设备所送出的送风气流A可通过送风管路及风管1而进入到房间,亦即可通过风管本体11的入口端14及出口端15分别输入及输出送风气流A。在本实施例中,该风管本体11可采用多件式的设计,亦即风管本体11可由一第一管体16及一第二管体17相互套接组成,藉以形成一组合式的构造。第一环部12设置于风管本体11上,且靠近入口端14处,第一环部12为一环状中空体,第一环部12凸出于风管本体11的外壁,第一环部12可直接成型于风管本体11上,或利用组装方式设置于风管本体1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部12成型于风管本体11的第一管体16及第二管体17上。该第一环部12内具有一第一空间121,该第一空间121呈环形,第一环部12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一检测孔18,该些第一检测孔18与第一空间121相连通,且该些第一检测孔18贯穿至风管本体11内,使第一空间121可通过该些第一检测孔18与风管本体11内相连通,该些第一检测孔18靠近入口端14处,用以形成多个第一检测点。第二环部13设置于风管本体11上,且位于第一环部12与风量调节叶片2之间,第二环部13位于第一环部12的下游,第二环部13为一环状中空体,且凸出于风管本体11的内壁,第二环部13可直接成型于风管本体11上,或利用组装方式设置于风管本体11上。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风管,所述风管包含一风管本体、一第一环部及一第二环部,所述风管本体为一圆筒状的管体,所述风管本体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所述第一环部设置于所述风管本体上且靠近所述入口端处,所述第一环部为一环状中空体,所述第一环部内具有一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环部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孔与所述风管本体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环部设置于所述风管本体上,所述第二环部位于所述第一环部的下游,所述第二环部为一环状中空体,所述第二环部内具有一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环部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孔与所述风管本体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环部凸出于所述风管本体的内壁,使所述风管本体内依序形成一收缩段、一喉部及一扩张段;/n一风量调节叶片,所述风量调节叶片包含一叶片本体及一弹性包覆层,所述叶片本体呈椭圆形,所述弹性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叶片本体外,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枢设于所述风管的风管本体内,所述风量调节叶片位于所述第二环部与所述出口端之间;/n一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环部的第一空间及所述第二环部的第二空间连接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及/n一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风量调节叶片及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来调整所述风量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量自动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风管,所述风管包含一风管本体、一第一环部及一第二环部,所述风管本体为一圆筒状的管体,所述风管本体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所述第一环部设置于所述风管本体上且靠近所述入口端处,所述第一环部为一环状中空体,所述第一环部内具有一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环部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孔与所述风管本体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环部设置于所述风管本体上,所述第二环部位于所述第一环部的下游,所述第二环部为一环状中空体,所述第二环部内具有一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环部的一侧间隔环列设有多个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孔与所述风管本体内相连通,所述第二环部凸出于所述风管本体的内壁,使所述风管本体内依序形成一收缩段、一喉部及一扩张段;
一风量调节叶片,所述风量调节叶片包含一叶片本体及一弹性包覆层,所述叶片本体呈椭圆形,所述弹性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叶片本体外,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枢设于所述风管的风管本体内,所述风量调节叶片位于所述第二环部与所述出口端之间;
一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环部的第一空间及所述第二环部的第二空间连接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及
一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风量调节叶片及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来调整所述风量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达煌
申请(专利权)人:何达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