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25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风管组件包括:风管,风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连接,第一管段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的外径,第一管段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管段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以使一个风管的第一管段与另一个风管的第二管段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将多个风管拼接在一起的技术问题。

Duct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风管为等管径的管体结构,当需要较长的风管时,一般需要通过连接件将相邻两个风管的端部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多个风管的拼接。然而,这样的设置方式较为复杂,且需要配制有相应的连接件,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将多个风管拼接在一起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管组件,包括:风管,风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连接,第一管段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的外径,第一管段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管段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以使一个风管的第一管段与另一个风管的第二管段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管段的至少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管段的外径,以使一个风管的第一管段与另一个风管的第二管段实现过盈配合。进一步地,风管组件还包括:过渡管段,过渡管段设置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沿第一管段至第二管段的延伸方向,过渡管段的管径逐渐变小。进一步地,过渡管段为波纹管段,波纹管段包括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连接设置,沿过渡管段的延伸方向,环形凸起部的宽度大于环形凹陷部的宽度。进一步地,风管组件还包括:接头,设置在风管上,接头上设置有与待连接件的卡接部配合的卡接结构,以使卡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与待连接件的卡接部进行卡接配合。进一步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弹片,卡接弹片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接头上,卡接弹片上设置有与待连接件的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接凹槽,以通过卡接凹槽与卡接凸起的配合使接头与待连接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地,风管组件还包括:密封件,设置在接头上,以通过密封件对接头与待连接件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进一步地,接头远离风管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密封件设置在容纳槽内。进一步地,接头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第二外螺纹,以使接头和风管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进一步地,风管组件还包括:保温件,设置在风管的外壁上,以通过保温件对风管进行保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和风管组件,风管组件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风管组件为上述提供的风管组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使风管的第一管段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的外径,并且第一管段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这样,当一个风管的长度不够时,安装人员可以将一个风管的第一管段与另一个风管的第二管段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多个风管进行拼接,同时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可靠,可以避免漏气。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将多个风管拼接在一起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两个风管进行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两个风管进行拼接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主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的主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的俯视图;以及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的左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风管;11、第一管段;12、第二管段;13、过渡管段;20、接头;21、第二外螺纹;30、卡接结构;31、卡接弹片;32、卡接凹槽;40、密封件;50、保温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风管组件,该风管组件包括风管10,风管10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连接,第一管段11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12的外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段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管段12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以使一个风管10的第一管段11与另一个风管10的第二管段12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风管10可以采用柔韧性好的材料,可以随意折弯,可以根据墙壁的厚度和使用环境任意裁剪其长度。如图1至图4所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当风管10的长度不满足安装要求时,可以将一个风管10的第一管段11与另一个风管10的第二管段12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重复上述过程,可以方便地将多个风管10拼接在一起,从而便于安装和使用,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解决了售后接管麻烦的技术问题。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多个风管10拼接起来,这样不仅连接可靠,还可以避免连接处发生漏气。为了进一步提高多个风管10进行拼接时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段11的至少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管段12的外径,以使一个风管10的第一管段11与另一个风管10的第二管段12实现过盈配合。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提高两个风管10连接处的气密性,避免空气经两个风管10的连接处流出,同时连接可靠。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风管组件还包括过渡管段13,过渡管段13设置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之间,沿第一管段11至第二管段12的延伸方向,过渡管段13的管径逐渐变小。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管段11与第二管段12直接连接时出现管径突变的情况,这样,会使得连接处易发生损坏。而通过设置过渡管段13,能够便于第一管段11的管径和第二管段12管径的平缓过渡,以便于提高风管1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段11、第二管段12和过渡管段13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管段11、第二管段12和过渡管段13为独立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优选的,为了提高风管10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段11、第二管段12和过渡管段13设置为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管段13为波纹管段。波纹管段包括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连接设置,沿过渡管段13的延伸方向,环形凸起部的宽度大于环形凹陷部的宽度。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过渡段在弯折时不会被压扁,避免了减小了空气流动的流通面积。具体的,这里的环形凸起部为环形结构。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环形凸起部间隔设置,多个环形凹陷部间隔设置,以形成了波纹管段。为了便于风管10与待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风管组件还包括接头20。接头20设置在风管10上,接头20上设置有与待连接件的卡接部配合的卡接结构30,以使卡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管(10),所述风管(10)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所述第一管段(11)和所述第二管段(12)连接,所述第一管段(1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12)的外径,所述第一管段(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段(12)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以使一个所述风管(10)的第一管段(11)与另一个所述风管(10)的第二管段(12)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管(10),所述风管(10)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所述第一管段(11)和所述第二管段(12)连接,所述第一管段(1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12)的外径,所述第一管段(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段(12)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以使一个所述风管(10)的第一管段(11)与另一个所述风管(10)的第二管段(12)通过螺纹配合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11)的至少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12)的外径,以使一个所述风管(10)的第一管段(11)与另一个所述风管(10)的第二管段(12)实现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组件还包括:
过渡管段(13),所述过渡管段(1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11)和所述第二管段(12)之间,沿所述第一管段(11)至所述第二管段(12)的延伸方向,所述过渡管段(13)的管径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段(13)为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包括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所述环形凸起部和所述环形凹陷部连接设置,沿所述过渡管段(13)的延伸方向,所述环形凸起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形凹陷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组件还包括:
接头(20),设置在所述风管(10)上,所述接头(20)上设置有与待连接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飞飞李德清李军招成炜王朝新林裕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