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及幕墙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0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及幕墙连接结构,其中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为横卧状的“S”型,所述第一钩板的前方开口朝上,后方开口朝下,所述第二钩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钩板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二钩板除去所述连接部的部分为横卧状的“F”型,所述第二钩板的开口在前方,所述第二钩板的开口朝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钩板的后方的开口紧密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制造和组装工艺简单,连接的幕墙牢固,成本低廉。

A dry hanging curtain wall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curtain wall connec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及幕墙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和幕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幕墙的发展,石材花岗岩干挂幕墙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干挂石材连接工艺也多种多样。随着地壳板块活动的加剧,海洋性季风气候恶劣天气的频繁,挂于高处的石材受风压影响,固定不牢固容易脱落,干挂石材的牢固性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现有的干挂幕墙连接组件有T型挂件、蝴蝶挂件、SE挂件和背栓等,T型挂件和蝴蝶挂件不牢固,SE挂件和背栓价格昂贵,成本高,SE挂件制造工艺复杂,背栓对制造材料要求高,安装时需专用工具开孔,施工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制造和组装工艺简单,连接的幕墙牢固,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为横卧状的“S”型,所述第一钩板的前方开口朝上,后方开口朝下,所述第二钩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钩板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第二钩板除去所述连接部的部分为横卧状的“F”型,所述第二钩板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钩板(1)和第二钩板(2),所述第一钩板(1)为横卧状的“S”型,所述第一钩板(1)的前方开口朝上,后方开口朝下,所述第二钩板(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钩板配合的连接部(24),所述第二钩板(2)除去所述连接部(24)的部分为横卧状的“F”型,所述第二钩板(2)的开口在前方,所述第二钩板(2)的开口朝下,所述连接部(24)与所述第一钩板(1)的后方的开口紧密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钩板(1)和第二钩板(2),所述第一钩板(1)为横卧状的“S”型,所述第一钩板(1)的前方开口朝上,后方开口朝下,所述第二钩板(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钩板配合的连接部(24),所述第二钩板(2)除去所述连接部(24)的部分为横卧状的“F”型,所述第二钩板(2)的开口在前方,所述第二钩板(2)的开口朝下,所述连接部(24)与所述第一钩板(1)的后方的开口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板(1)包括第一竖板(11)、第二竖板(13)、第三竖板(15)、第一横板(12)和第二横板(14),所述第一横板(12)前端连接所述第一竖板(11)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板(12)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竖板(13)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14)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竖板(13)的上端,所述第二横板(14)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三竖板(15)的上端,所述第二钩板(2)包括第四竖板(21)、第五竖板(22)和第三横板(23),所述连接部(24)为竖向板,所述第三横板(23)的前端连接所述第四竖板(21)的上端,所述第五竖板(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23)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第五竖板(22)在所述第四竖板(21)的后方,所述连接部(24)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板(23)的上侧面连接,所述第三横板(23)的后端在所述第五竖板(22)和所述连接部(24)的后方,所述连接部(2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14)的下侧面通过粘合剂(3)连接,所述连接部(24)在所述第二竖板(13)和所述第三竖板(15)之间,所述第一横板(12)在所述第三横板(2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挂幕墙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11)和所述第四竖板(21)上下正对,所述第二竖板(13)和所述第五竖板(22)上下正对,所述连接部(24)在所述第五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宋波刘林冯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煜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