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38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包括水质传感器、自适应分流阀体、齿轮、齿条、控制器、电机、电机驱动电路;所述自适应分流阀体包括左分流阀挡板、中间分流阀蓖水孔、右分流阀挡板,所述左分流阀挡板、中间分流阀蓖水孔、右分流阀挡板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为4个,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布,4个水质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电机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左右移动,齿条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左右移动,污水管、雨水管分别位于自适应分流阀体下方左、右两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质传感器,自动检测水质参数,辨识污水、雨水,通过自适应分流阀体分别引入对应的排水管道。

Adaptive diverter valve for rain and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属于市政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再加上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水资源,开始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就叫雨污分流。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到相应国家或地方标准后再排到河道里,这样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但要实现雨污分流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分污水、雨水,并分别引入污水排水管道和雨水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能自动辨识污水、雨水,并根据水质,分别引入对应的排水管道。解决现有的分流阀控制需要人工参与,不能自动完成分流,实时性不好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包括水质传感器1、自适应分流阀体2、齿轮4、齿条6、控制器7、电机8、电机驱动电路9;所述自适应分流阀体2包括左分流阀挡板10、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右分流阀挡板12,所述左分流阀挡板10、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右分流阀挡板12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1为4个,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布,4个水质传感器1分别与控制器7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9输入端与控制器7相连,电机驱动电路9输出端连接电机8,电机8带动齿轮4旋转,齿轮4与齿条6啮合带动齿条6左右移动,齿条6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2左右移动,污水管13、雨水管14分别位于自适应分流阀体2下方左、右两边,当齿条6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2移动至左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处在污水管13入口正上方,右分流阀挡板12处在雨水管14入口正上方关闭雨水管14,水流入污水管13,当齿条6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2移动至右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处在雨水管14入口正上方,左分流阀挡板10处在污水管13入口正上方关闭污水管13,水流入雨水管14。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还包括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为2个,分别安装于自适应分流阀体2左右两侧。前述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其中水质传感器1采用美国GlobalWater公司水质浊度传感器WQ730B。前述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其中控制器7采用单片机或PL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水质传感器,自动检测水质参数,辨识污水、雨水,分别引入对应的排水管道。由于雨水污染轻,经过分流后,可直接排入城市内河,经过自然沉淀,即可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也可作为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同时,让污水排入污水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实现污水再生回用。雨污分流后能加快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适应分流阀体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适应分流阀体控制系统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适应分流阀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自适应分流阀主要针对两种水质雨水分离,通过分布在阀体周围四个方向的水质传感器,监测流水的水质,因为流水流动的方向不确定,所以必须布置四个方向的水质传感器,然后根据雨污判断标准,判断水质情况,分别引入对应的排水管道。如图1、2所示,本技术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包括水质传感器1、自适应分流阀体2、齿轮4、齿条6、控制器7、电机8、电机驱动电路9;控制器7采用单片机或PLC,水质传感器1采用美国GlobalWater公司水质浊度传感器WQ730B。所述自适应分流阀体2包括左分流阀挡板10、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右分流阀挡板12,所述左分流阀挡板10、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右分流阀挡板12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1为4个,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布,4个水质传感器1分别与控制器7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9输入端与控制器7相连,电机驱动电路9输出端连接电机8。如图3所示,电机8带动齿轮4旋转,齿轮4与齿条6啮合带动齿条6左右移动,齿条6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2左右移动,为了控制齿条6左右移动的行程,设置2个限位开关分别安装于自适应分流阀体2左右两侧。污水管13、雨水管14分别位于自适应分流阀体2下方左、右两边,当齿条6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2移动至左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处在污水管13入口正上方,右分流阀挡板12处在雨水管14入口正上方关闭雨水管14,水流入污水管13,当齿条6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2移动至右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处在雨水管14入口正上方,左分流阀挡板10处在污水管13入口正上方关闭污水管13,水流入雨水管14。开始时,自适应分流阀体2处于左侧位置。当有水流过来时,水质传感器1其中一个或多个检测到水质参数,并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预先设定的雨污判断值比较,如果为真,则判断为污水,电机8不运行,自适应分流阀体2位置不变,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处在污水管13口正上方,水引入污水管;否则为假,判断为雨水,电机8正转,齿轮转动,带动齿条6,自适应分流阀体2向右移动,移至右侧,电机停转。中间分流阀通水孔11处在雨水管口正上方,让水引入雨水管。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质传感器、自适应分流阀体、齿轮、齿条、控制器、电机、电机驱动电路;所述自适应分流阀体包括左分流阀挡板、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右分流阀挡板,所述左分流阀挡板、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右分流阀挡板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为4个,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布,4个水质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电机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左右移动,齿条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左右移动,污水管、雨水管分别位于自适应分流阀体下方左、右两边,当齿条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移动至左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处在污水管入口正上方,右分流阀挡板处在雨水管入口正上方关闭雨水管,水流入污水管,当齿条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移动至右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处在雨水管入口正上方,左分流阀挡板处在污水管入口正上方关闭污水管,水流入雨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雨污分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质传感器、自适应分流阀体、齿轮、齿条、控制器、电机、电机驱动电路;所述自适应分流阀体包括左分流阀挡板、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右分流阀挡板,所述左分流阀挡板、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右分流阀挡板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为4个,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布,4个水质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电机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齿条左右移动,齿条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左右移动,污水管、雨水管分别位于自适应分流阀体下方左、右两边,当齿条推动自适应分流阀体移动至左侧,中间分流阀通水孔处在污水管入口正上方,右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峰徐沛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