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29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包括支架,支架包括支架上墙体、支架下墙体和支柱;所述支柱的上部固定设有支架上墙体,支柱的下部固定设有支架下墙体,支架上墙体上固定设有侧壁,支架下墙体的底部设有卡槽,卡槽与并条机相连接,支架下墙体的上部固定设有基座,基座的中部设有棉网插件安装孔,棉网插件安装孔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与侧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并条机的牵伸结构输出的纤维层的宽度和厚度,调整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位置,使牵伸机构输出的纤维层在整个装置内发生有效的包卷,从而使不同颜色的纤维层的纤维横向混合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并条机广泛应用于纺纱的生产中,是一款非常成熟的设备。并条机是通过对喂入的棉条进行并合牵伸,制成一定规格的棉条,这个加工工序对棉条有均匀、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平行顺直。棉网集束器是并条机中牵伸机构之后的一个设备,它的作用是对牵伸后的纤维层集束收拢,集合成条。在这个过程中,对纤维层中纤维的横向均匀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不同原料棉条混纺时效果很明显。但是这个设备的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并加以应用。目前的棉网集束器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输出纤维层的宽度和厚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所以固定模式的棉网集束器不能有效发挥对输出纤维层内纤维的横向混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棉网集束器不能根据输出纤维层的宽度和厚度进行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能够根据输出纤维层的宽度和厚度,对导流板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整个装置的集聚宽度,使得牵伸后的纤维层在成条的过程中不仅仅被收拢集聚,还使得两端纤维层向中心发生有效的包卷,从而进一步改善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支架上墙体(13)、支架下墙体(14)和支柱;所述支柱的上部固定设有支架上墙体(13),支柱的下部固定设有支架下墙体(14),支架上墙体(13)上固定设有侧壁(2),支架下墙体(14)的底部设有卡槽(10),卡槽(10)与并条机相连接,支架下墙体(14)的上部固定设有基座(5),基座(5)的中部设有棉网插件安装孔(6),棉网插件安装孔(6)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均与侧壁(2)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棉网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支架上墙体(13)、支架下墙体(14)和支柱;所述支柱的上部固定设有支架上墙体(13),支柱的下部固定设有支架下墙体(14),支架上墙体(13)上固定设有侧壁(2),支架下墙体(14)的底部设有卡槽(10),卡槽(10)与并条机相连接,支架下墙体(14)的上部固定设有基座(5),基座(5)的中部设有棉网插件安装孔(6),棉网插件安装孔(6)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均与侧壁(2)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棉网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墙体(13)上设有圆孔(12),所述侧壁(2)的上部设有内螺纹孔(16),圆孔(12)通过平头螺栓(11)与内螺纹孔(1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棉网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的中部设有轨道(7),所述第一导流板(3)的后部和第二导流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艳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