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32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属于纱线生产相关领域,包括框架,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框架上设置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上设置有内螺纹一,框架的两端均套设有限位套一,限位套一的数量为2个,框架上设置有导丝轮,导丝轮的数量为2个,导丝轮上设置有通孔一,导丝轮通过所述通孔一套设在所述框架的两端,导丝轮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凸块,导丝轮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框架上设置有限位套二,该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便于使用,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A kind of yarn guide wheel bun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属于纱线生产相关

技术介绍
伴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细纱是在细纱机上完成的最后成纱工序,集束器是细纱机的核心工作部件,细纱机工作时集束器能够收缩纱条的宽度,减少飞花和边纤维的散失,减少绕皮辊、绕罗拉现象,保证须条在较紧密状态下加捻,使成纱紧密、光洁、毛羽少、强度高,现有的细纱机通用门架式的集束器,集束器的位置固定,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细纱机赛络纺机型生产AB纱时,由于前罗拉与前皮辊的加捻三角区纤维流失严重,生产的纤维抱合不良,导致纱线细节和整体指标急聚增长;造成后工序(络筒)十万米细节切疵高达八百左右,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指标的恶化也给织造工序带来染色不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影响生产效率,指标的恶化也给织造工序带来染色不匀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细纱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2),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限位螺母(3),所述限位螺母(3)上设置有内螺纹一,所述框架(1)的两端均套设有限位套一(4),所述限位套一(4)的数量为2个,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导丝轮(5),所述导丝轮(5)的数量为2个,所述导丝轮(5)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导丝轮(5)通过所述通孔一套设在所述框架(1)的两端,所述导丝轮(5)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凸块(8),所述导丝轮(5)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机导丝轮集束器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2),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限位螺母(3),所述限位螺母(3)上设置有内螺纹一,所述框架(1)的两端均套设有限位套一(4),所述限位套一(4)的数量为2个,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导丝轮(5),所述导丝轮(5)的数量为2个,所述导丝轮(5)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导丝轮(5)通过所述通孔一套设在所述框架(1)的两端,所述导丝轮(5)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凸块(8),所述导丝轮(5)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限位套二(14),所述限位套二(14)的数量为2个,所述限位套二(14)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限位套二(14)通过所述通孔二套设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朱长松石发友王林彬纪洪强康睿智夏玉霞孙书海武华亭王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临邑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