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21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抽水管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通插接在第一箱体中,所述第二箱体上贯通插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端拆卸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端两侧为向内部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内滑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第一箱体的内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中的淤泥能够在第一箱体中沉淀,并且能够较快的清除,从而可以及时清理淤泥杂质,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A rainwater an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for roa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里,穿衣、吃饭、住房、行路是最基本需要,那么建筑房屋的好坏,也就是建筑质量的好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质量更成为人们重点关心的话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及建筑结构的更加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建筑工程中也包括道路施工,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雨水天气,在降雨的时候工地上会积留大量雨水,在降雨停止的时候,为了道路施工的进程必须要把雨水排出,因此会用到污水处理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208250046U的技术专利,具体为一种道路施工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进水管、过滤板、吸附板、定位壳、滑轮、第一支架、定位块、第二箱体、第一出水管、放药管、电机、旋转杆、搅拌桨、定位箱、水泵、抽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二支架、车轮、拉盖和导流板,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泵带动抽水管将污水抽取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中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再排放。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污水在进行处理过滤之后会有大量的污泥杂质滞留在第二箱体内无法排出,在长期处理污水的情况下无论是第一箱体还是第二箱体内都会滞留大量的污泥,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不好,还会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其具有及时清理淤泥杂质、保证污水处理良好的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抽水管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通插接在第一箱体中,所述第二箱体上贯通插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端拆卸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端两侧为向内部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内滑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第一箱体的内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泵,水泵将道路上的污水抽取至第一箱体中,污水在第一箱体中沉淀,积淀在下端的淤泥通过第一出料通道排出,内壁中的刮板能够将淤泥刮除至第一出料通道内,第一箱体上端较为洁净的水从出水口中溢流至第二箱体中,再通过出水管排出,在水中的淤泥能够在第一箱体中沉淀,并且能够较快的清除,从而可以及时清理淤泥杂质,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刮板相联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一箱体侧壁固定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抵动杆、设置在抵动杆下方的抵动板、与抵动板侧壁固定连接的伸缩杆,所述刮板与伸缩杆远离抵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内开设有滑槽,所述刮板与滑槽滑动卡接配合,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插接在第一箱体中,所述抵动杆与抵动板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抵动杆转动,抵动杆抵动抵动板,使抵动板带动伸缩杆下移,伸缩杆联动刮板在第一箱体内滑动,同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当抵动杆脱离对抵动板的抵动时,刮板上移,从而刮板能够在第一箱体中上下移动,实现对第一箱体内壁中杂质淤泥的清除,从而使淤泥的清除更加的彻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动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为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的设置能够使抵动杆与抵动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在抵动抵动板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畅,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保证抵动板和刮板的顺利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箱体上端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料箱,所述混合料箱设置在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混合料箱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所述进水管的侧壁连通有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贯通插接在混合料箱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向加药口内加入加快沉淀的化学药剂,在分支管道将污水连通至混合料箱内的时候,污水能够与药剂相混合,使药剂与污水混合后再从溢流口中流动至第一箱体底端,在水流的作用下能够加快药剂与污水的混合速度,使药剂充分的与污水反应沉淀,从而能够加快沉淀的速度,提高沉淀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料箱的底端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分支管道的出水端为朝向叶轮中叶片侧壁方向的倾斜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拆卸设置能够对混合料箱进行清洁,在分支管道出水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叶轮能够转动,叶轮转动的时候带动水流转动,从而能够加快药剂与污水混合的速度,使药剂起到更好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箱体上铰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二箱体中滑动插接有两个以上的过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对进入第二箱体内的水起到过滤的作用,因此从出水管中排除的水较为洁净,铰接的第一箱门可以打开对第二箱体进行清洁,滑动设置的过滤板也能够进行拆卸清除,保证第二箱体以及过滤板上的洁净,使过滤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出料通道设置在相邻过滤板之间,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侧壁滑动插接有密封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残留在第二箱体内的淤泥杂质还可以通过第二出料通道排出,拉动密封挡板,就可以将残留在第二出料通道内的淤泥排出,更加的方便快捷,清洁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片的设置能够使密封挡板与第二出料通道的内壁相互贴合,从而能够保证密封挡板的密封性能,保证对水和淤泥的密封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水中的淤泥能够在第一箱体中沉淀,并且能够较快的清除,从而可以及时清理淤泥杂质,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2、驱动组件能够带动刮板移动,从而能够更快的对淤泥进行清理;3、可以向加药口内加入加快沉淀的化学药剂,在分支管道将污水连通至混合料箱内的时候,污水能够与药剂相混合,使药剂充分的与污水反应沉淀,从而能够加快沉淀的速度,提高沉淀的效率;4、过滤板能够对进入第二箱体内的水起到过滤的作用,铰接的第一箱门可以打开对第二箱体进行清洁,滑动设置的过滤板也能够进行拆卸清除,保证第二箱体以及过滤板上的洁净,使过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污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第一箱体内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混合料箱和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第二箱体内的机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用于体现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支撑腿;31、万向轮;4、隔板;5、出水口;6、水泵;7、抽水管;8、进水管;9、出水管;10、第一出料通道;11、刮板;12、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所述隔板(4)上端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第一箱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连通有抽水管(7)和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贯通插接在第一箱体(1)中,所述第二箱体(2)上贯通插接有出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端拆卸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10),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端两侧为向内部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箱体(1)内滑动设置有刮板(11),所述刮板(11)与第一箱体(1)的内壁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所述隔板(4)上端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第一箱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连通有抽水管(7)和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贯通插接在第一箱体(1)中,所述第二箱体(2)上贯通插接有出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端拆卸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10),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端两侧为向内部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箱体(1)内滑动设置有刮板(11),所述刮板(11)与第一箱体(1)的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雨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组件(12),所述驱动组件(12)与刮板(11)相联动,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与第一箱体(1)侧壁固定连接的电机(121)、与电机(12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轴(122)、与转轴(122)固定连接的抵动杆(123)、设置在抵动杆(123)下方的抵动板(124)、与抵动板(124)侧壁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25),所述刮板(11)与伸缩杆(125)远离抵动板(1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1)内开设有滑槽(13),所述刮板(11)与滑槽(13)滑动卡接配合,所述滑槽(13)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的一端与刮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槽(13)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2)转动插接在第一箱体(1)中,所述抵动杆(123)与抵动板(124)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