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98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除磷设备,包括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的第一絮凝室、搅拌机、与第一絮凝室连接的第二絮凝室、与第二絮凝室连接的配水室、与配水室连接的出水堰槽、与出水堰槽连接的出水斗以及回流管,配水室以内上部设置有斜管沉淀区,配水室以内下部连接有排泥管,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泥管外周面、进水管外周面连通,搅拌机包括设置于第一絮凝室外部的电机和设置于电机输出轴上的若干个桨叶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了机械搅拌、斜管沉淀以及絮凝三种水处理工艺方法,并且在絮凝反应后将适量的污泥重新回送至絮凝反应室内再次进行充分的絮凝反应,有效提升了出水质量,降低了药剂使用量,并提高了污泥利用率。

An efficient phosphorus remov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除磷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高效除磷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磷的去除都是采用化学除磷,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其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为提高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悬浮物分离的效率,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水力循环澄清设备或具有机械搅拌装置的澄清池对原水进行处理;水力循环澄清设备的结构较简单,但是对水质、水量、进水压力和水温的变化适应性较差,水头损失较大,且水力循环对来水量和水压的可变范围很窄,变化稍大就导致絮凝效果差,沉淀后出水水质差,使用范围有限。而具有机械搅拌装置的澄清设备由于加入了机械搅拌装置后,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形成污泥的活性,增加原水中悬浮物的碰撞机会,强化碰撞机率,从而提高沉降分离的效率,提高设备单位面积的产水量,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水量损失小,但是操作工艺较复杂,设备结构相应的加工及维修难度很大,工程成本较高,当原水水量或压力出现变化时则设备絮凝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水量损失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除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与进水管(1)连接的第一絮凝室(2)、搅拌机、与第一絮凝室(2)连接的第二絮凝室(3)、与第二絮凝室(3)连接的配水室、与配水室连接的出水堰槽(5)、与出水堰槽(5)连接的出水斗(6)以及回流管(13),所述配水室以内上部设置有斜管沉淀区(8),所述配水室以内下部连接有排泥管(7),所述回流管(13)的一端与所述排泥管(7)外周面连通,所述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外周面连通,所述搅拌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絮凝室(2)外部的电机(9)和设置于电机(9)输出轴上的若干个桨叶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与进水管(1)连接的第一絮凝室(2)、搅拌机、与第一絮凝室(2)连接的第二絮凝室(3)、与第二絮凝室(3)连接的配水室、与配水室连接的出水堰槽(5)、与出水堰槽(5)连接的出水斗(6)以及回流管(13),所述配水室以内上部设置有斜管沉淀区(8),所述配水室以内下部连接有排泥管(7),所述回流管(13)的一端与所述排泥管(7)外周面连通,所述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外周面连通,所述搅拌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絮凝室(2)外部的电机(9)和设置于电机(9)输出轴上的若干个桨叶组件(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3)中部连接有回流泵(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3)外径与所述排泥管外径之比不大于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3)外径与所述进水管外径之比不大于1:3。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发明陈守应吕仕友杨治栋章凯钟选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