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淋杀菌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98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杀菌消毒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淋杀菌锅;其可将喷淋杀毒后的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更为节能环保,节约成本更为实用;包括罐体、挡盖、喷淋管、盛水箱和第一加压泵,罐体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罐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挡盖上设置有充气式硅橡胶耐温密封圈,挡盖与罐体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盛水箱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罐体内部顶壁上设置有多组吊架,喷淋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淋盘,喷淋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淋孔,还包括挡板、第二加压泵、换热管、进气管和回气管,盛水箱内设置有间隔板,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回气管上设置有回气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淋杀菌锅
本技术涉及杀菌消毒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顶淋杀菌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顶淋杀菌锅是一种用于物料杀菌消毒的装置,其在的杀菌消毒设备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顶淋杀菌锅包括罐体、挡盖、喷淋管、盛水箱和第一加压泵,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罐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工作内部相通,所述挡盖与罐体铰接,所述挡盖上设置有充气式硅橡胶耐温密封圈,所述挡盖与罐体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盛水箱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盛水箱的右端与罐体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的底端与盛水箱的顶端连接,所述喷淋管设置于第一工腔顶部,所述罐体内部顶壁上设置有多组吊架,所述吊架的底端与喷淋管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的输入端自盛水箱的顶端穿过盛水箱的顶壁并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所述第一加压泵的输出端自罐体的左端穿过罐体的左端壁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并与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喷淋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淋盘,所述喷淋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淋孔;现有的顶淋杀菌锅使用时,将待消毒物料放入至罐体内,将盛水箱内高温热水通过加压泵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淋杀菌锅,包括罐体(1)、挡盖(2)、喷淋管(3)、盛水箱(4)和第一加压泵(5),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罐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工作内部相通,所述挡盖(2)与罐体(1)铰接,所述挡盖(2)上设置有充气式硅橡胶耐温密封圈(6),所述挡盖(2)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7),所述盛水箱(4)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盛水箱(4)的右端与罐体(1)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5)的底端与盛水箱(4)的顶端连接,所述喷淋管(3)设置于第一工腔顶部,所述罐体(1)内部顶壁上设置有多组吊架(8),所述吊架(8)的底端与喷淋管(3)的顶端连接,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淋杀菌锅,包括罐体(1)、挡盖(2)、喷淋管(3)、盛水箱(4)和第一加压泵(5),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罐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工作内部相通,所述挡盖(2)与罐体(1)铰接,所述挡盖(2)上设置有充气式硅橡胶耐温密封圈(6),所述挡盖(2)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7),所述盛水箱(4)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盛水箱(4)的右端与罐体(1)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5)的底端与盛水箱(4)的顶端连接,所述喷淋管(3)设置于第一工腔顶部,所述罐体(1)内部顶壁上设置有多组吊架(8),所述吊架(8)的底端与喷淋管(3)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5)的输入端自盛水箱(4)的顶端穿过盛水箱(4)的顶壁并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所述第一加压泵(5)的输出端自罐体(1)的左端穿过罐体(1)的左端壁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并与喷淋管(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喷淋管(3)的输出端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淋盘(9),所述喷淋盘(9)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淋孔(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1)、第二加压泵(12)、换热管(13)、进气管(14)和回气管(15),所述挡板(11)的底端与罐体(1)内底壁连接,所述盛水箱(4)内设置有间隔板(16),所述间隔板(16)将第二工作腔分为上部腔和下部腔,所述第二加压泵(12)设置于下部腔内底部,所述换热管(13)均匀盘绕于上部腔的内壁处,所述进气管(14)的输出端与换热管(1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回气管(15)的输出端与换热管(1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加压泵(12)的输入端自下部腔内穿过盛水箱(4)的右端壁和罐体(1)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底部,所述第二加压泵(12)的输出端自间隔板(16)的底端穿过间隔板(16)自间隔板(16)的顶端穿出,所述进气管(14)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回气管(15)上设置有回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淋杀菌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17)、放置箱(18)、两组第一导轨(19)和两组第二导轨(20),所述支撑板(17)的左端与罐体(1)左端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底端右部与挡板(11)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板(17)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21),所述放置箱(18)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放置箱(18)的顶端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刚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桂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