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成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25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成房,包括框架和多块安装在框架上的护板;框架包括多根底柱围成的底框、多根顶柱围成的顶框和设置在底框与顶框之间的多根立柱;多块护板分别夹紧固定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立柱朝向护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护板的侧边嵌在卡槽内。本申请具有对集成房的安装更加方便,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集成房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集成房。
技术介绍
在一些建筑施工的场所,需要搭建一些临时的房屋以供工作人员居住,目前使用较多的为箱式集成房,这些箱式集成房一般是在工程中整体制作,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在相关的建筑施工项目完成后,对箱式集成房进行回收,能够进行重复使用,相较于传统的砖砌的房屋,能够缩短筑造的周期,使用更加方便。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箱式集成房一般在工厂整体制作然后运输至现场安装,进行运输的过程比较不方便,运输成本较高,同时,在对集成房进行安装时,需要使用吊车等相关设备对集成房进行吊运,使用的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集成房使用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集成房。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集成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集成房,包括框架和多块安装在框架上的护板;框架包括多根底柱围成的底框、多根顶柱围成的顶框和设置在底框与顶框之间的多根立柱;多块护板分别夹紧固定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立柱朝向护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护板的侧边嵌在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板通过卡接固定在框架上,在安装时操作较为方便,不容易处护板造成损坏,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护板的回收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对集成房进行安装的过程较为方便,能够直接在现场进行拼接安装,减少了对集成房进行运输的成本,使得该集成房使用更加方便。可选的,所述立柱包括固定在底柱上的安装块和铰接在安装块上的安装柱,安装块上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槽,连通槽与安装块相对的两侧连通,连通槽两侧的开口分别与卡槽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相对的安装柱转向两侧,将护板插入对应的连通槽中,之后转动安装柱,使得护板的侧边嵌入对应的卡槽中,对之后的护板进行安装时,护板的一侧边嵌入卡槽与连通槽中,相对的一侧边的下侧嵌入连通槽中,转动安装柱对护板进行夹紧固定即可,对护板进行安装的操作较为方便。可选的,所述安装柱下端固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包括固接在安装柱上的限位部和固接在限位部下侧的连接部;所述安装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宽度大于连通槽的宽度;连接部下端相对的两侧固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连通槽侧壁上且转动轴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安装柱的过程中,首先将安装柱向上侧滑动,使得限位部从限位槽中脱出,之后即可对安装柱进行转动,在将安装柱转动至对护板进行夹紧时,将安装柱转动至竖直状态,之后将安装柱向下侧滑动,限位部嵌入限位槽中,即能够对安装柱的位置进行固定,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固定操作,较为方便。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上、下端部均固接有插接块,底柱上设置有供插接块插入的第一插接槽,顶柱上设置有供插接块插入的第二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立柱进行安装时,将插接块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即可对立柱和顶柱进行固定,在对集成房进行安装时,操作较为方便。可选的,两根底柱连接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柱,两根底柱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截面呈T形,第一固定槽与连接柱的上侧面连通;固定柱上与第一固定槽对应的位置处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宽度小于卡槽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底柱和顶柱进行连接时,将固定块嵌入对应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中即可,操作方便。可选的,所述护板采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板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隔热性和防火性,提升集成房整体的耐火性,同时,护板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提升集成房整体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底柱上设置有供护板下侧边嵌入的第一安装槽,顶柱上设置有供护板上侧边嵌入的第二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对护板进行夹紧固定的牢固性,护板不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减少护板与底柱、护板与顶柱之间存在缝隙的现象,使得集成房整体的密封性较好。可选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卡槽中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密封橡胶垫与护板的内外两侧相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护板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效果,减少出现渗水的现象。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立柱对护板进行卡紧固定,在使用该集成房进行拼装时,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不需要在工程进行拼装,使得对原料的运输更加方便,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减少了对护板本身造成的损坏,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护板进行回收利用;2.通过设置的安装块与安装柱,在对护板进行安装时,对安装柱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较为方便的将护板卡入连通槽内,之后转动安装柱使得护板边沿嵌入对应的卡槽中,并将安装柱下滑以对安装柱进行固定,对安装柱进行定位的操作较为方便,使得集成房整体的拼装过程更加方便;3.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槽,能够提升对护板进行卡紧固定的稳定性,减少出现护板的上、下侧边沿位置处存在缝隙的现象,密封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密封橡胶垫,进一步提升护板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减少出现渗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新型集成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固定柱的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3是为了展示安装柱与安装块的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4是为了展示第一插接槽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5是为了展示立柱的安装结构所做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11、底柱;111、第一固定槽;112、第一插接槽;113、第一安装槽;12、立柱;121、安装块;1211、连通槽;1212、限位槽;1213、滑槽;122、安装柱;1221、卡槽;123、连接柱;1231、限位部;1232、连接部;1233、转动轴;124、插接块;13、顶柱;131、第二固定槽;132、第二插接槽;133、第二安装槽;14、固定柱;141、固定块;2、护板;3、密封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集成房。参照图1,集成房包括框架1和多块安装在框架1外周的护板2;框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竖直固定在底框上的多根立柱12和水平固定在立柱12上端的顶框;多块护板2分别位于每两根相邻的立柱12之间,两根立柱12对护板2进行夹紧固定;在使用该新型集成房时,将原材料运送至安装现场进行组装,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在现场安装时,也不需要使用吊车等大型设备,使用的过程更加方便。参照图1和图2,底框包括四根底柱11,四根底柱11围设成一个矩形的环状结构;顶框包括四根顶柱13,四根顶柱13也围设为一个矩形的环状结构;底框的角落位置处相接的两根底柱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两根底柱11进行固接的固定柱14,固定柱14的上端位于顶框转角位置处的两根顶柱13之间,以对两根顶柱13进行固定。参照图1和图2,相邻的两根底柱11分别与固定柱14的侧面相贴,底柱1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11,第一固定槽111的截面呈T形,且第一固定槽111与底柱11的上侧面连通,第一固定槽111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槽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集成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多块安装在框架(1)上的护板(2);框架(1)包括多根底柱(11)围成的底框、多根顶柱(13)围成的顶框和设置在底框与顶框之间的多根立柱(12);多块护板(2)分别夹紧固定在相邻的两根立柱(12)之间,立柱(12)朝向护板(2)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槽(1221),护板(2)的侧边嵌在卡槽(12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集成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多块安装在框架(1)上的护板(2);框架(1)包括多根底柱(11)围成的底框、多根顶柱(13)围成的顶框和设置在底框与顶框之间的多根立柱(12);多块护板(2)分别夹紧固定在相邻的两根立柱(12)之间,立柱(12)朝向护板(2)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槽(1221),护板(2)的侧边嵌在卡槽(12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集成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包括固定在底柱(11)上的固定块(141)和铰接在固定块(141)上的安装柱(122),固定块(141)上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槽(1211),连通槽(1211)与固定块(141)相对的两侧连通,连通槽(1211)两侧的开口分别与卡槽(1221)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集成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22)下端固接有连接柱(123),连接柱(123)包括固接在安装柱(122)上的限位部(1231)和固接在限位部(1231)下侧的连接部(1232);所述固定块(14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212),限位槽(1212)的宽度大于连通槽(1211)的宽度;连接部(1232)下端相对的两侧固接有转动轴(1233),转动轴(1233)转动连接在连通槽(1211)侧壁上且转动轴(1233)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垒纪超马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