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送方法及其配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17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送方法及其配送系统。该方法是将一智能配送带设置呈相互独立驱动的若干个同步输送带,于每个同步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包括若干料仓格的、相互并列的若干个料船,各料船根据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相同或不同装入单位和/或卸出单位、通过各所述同步输送带的相互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实施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的无障碍物料装入和卸出配送。该智能配送系统包括物料载入装置,提升装置,整理装置,配送器,所述配送器包括智能配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智能配送带上的料仓格。该方法易于实施、其配送系统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实现袋包工序、前端以及后端等多地的无障碍对接配送,配送运行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可靠。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its distribu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配送方法及其配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配送方法及其配送系统。
技术介绍
在药品或物品装盒包装时,需要将被包装物料进行整理输送,再与装盒机进行对接传输装盒。实际中,前端包装物料理料机与后端装盒机通常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由于规格类型等的不同,其相互之间基本上不能直接对接工作,比如理料机一次输出的物料数量与后端装盒机的一次装入数量不同,就无法实施直接联机同步运行,使得前端包装物料理料机与后端装盒机各自独立,分别运行,即前端包装物料理料机与后端装盒机的物料对接传输存在障碍,难以形成前后端设备一条线全自动配送作业。因而,装盒运行效率低,使用设备多,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配送方法及其配送系统。该方法易于实施、其配送系统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实现袋包工序、前端以及后端等多地的无障碍对接配送,配送运行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智能配送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将一智能配送带设置呈相互独立驱动的若干个同步输送带,于每个同步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包括若干料仓格的、相互并列的若干个料船,各料船根据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相同或不同装入单位和/或卸出单位、通过各所述同步输送带的相互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实施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的无障碍物料装入和卸出配送。其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包括装入控制:根据单个料船的料仓格的个数,以及前端设备的装入单位,确定前端设备装满料船所需要的输出次数,相应的控制器根据该输出次数控制料船运行;卸出控制:根据单个料船的料仓格的个数以及后端设备的卸出单位,确定一个料船卸完物料所需要的卸出次数,控制器根据该输出次数控制料船运行。其智能配送系统包括物料载入装置,提升装置,整理装置,配送器,所述配送器包括智能配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智能配送带上的料仓格。本专利技术智能配送方法通过其配送系统,能够实现不同的前端设备如物料理料装置与后端设备如装盒装置直接对接联合全自动输送配料,通用性强,实用性高,整个系统构成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极大提高了装盒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配送系统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配送系统的智能配送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智联转送带侧视图;图4-13分别为配送系统配送工作运行示意图;图14为抽检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藉由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智能配送方法是:将一智能配送带设置呈相互独立驱动的若干个同步输送带,于每个同步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包括若干料仓格的、相互并列的若干个料船,各料船根据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相同或不同装入单位和卸出单位、通过各所述同步输送带的相互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实施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的无障碍物料装入和卸出配送。即,每个料船分别设置有若干料仓格,每个料船的料仓格数量相同,各个同步输送带分别使用同一种规格类同型号的同步驱动器。各同步输送带的若干个料船相互以顺序于装入工位和卸出工位相互循环接力的运行,以一步或一次同时输出物料的数量为一个装入单位将前端设备步进式输出的物料装入同步输送带的料船,并以装盒机装盒时一次取料数量为一个卸出单位将同步输送带的料船上的物料卸出(推送)至后端设备。后端设备装盒时一步或一次同时取料的数量(如装盒机装盒时一次取料数量)为一个卸出单位。前端设备一步或一次同时输出物料的数量为一个装入单位。料船的料仓格的设置数量、以及若干料船相互循环接力运行满足:装入工位的料船的料仓格总数量始终应满足大于或等于前端设备的一个装入单位、且料船到达装入工位的频率或速度应当高于或等于前端设备的物料步进输出频率或速度。以确保前端设备的连续物料输送运行。其装入(或输入)工位为同步输送带上的料船的料仓格与前端设备的输出料槽对应对接位置。其卸出(输出)工位即为同步输送带上的料船的料仓格与后端设备的同步给料槽或相应同步给料仓对应对接位置。其装入控制:根据料船到位信号(到达装入工位)、并且装入工位的料船的料仓格总数量始终应满足大于或等于前端设备的一个装入单位控制装入,前一料船不能满足前端设备的一个装入单位,其后一接力料船以相应数量的料仓格补足其缺额,共同装入(接收)前端设备的一个装入单位的物料:相应的控制器根据前端设备一步或一次同时输出物料的数量(即一个装入单位)、以及同步输送带的单个料船的料仓格的个数,计算料船在装入工位装入前端设备输出物料的次数(即前端设备的入料推板推入动作的次数、亦即料船的物料装入次数),以确定该料船是否装满物料,当装满,控制器即控制该料船前行至卸出工位、或与正处卸出工位的料船接力(接续)。比如:一个例子中:一个装入单位为10个料仓格(对应10条物料),料船的料仓格为18个,则:a、装入工位的第一个料船接收前端设备的物料输出次数(装入次数)为2次,第1次10个(条),第2次8个(条)与后一料船(第二个料船)的2个共同构成一个装入单位(10条),因而,第一个料船输出次数计2次即为装满,该料船前行往卸出工位;b、第二个料船输出次数为3次,输出次数计3次即为装满,前行往卸出工位(第1次2个与第一个料船的8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第2次10个、第3次6与第三个料船的4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c、第三个料船输出次数为3次,输出次数计3次即装满,前行往卸出工位(第1次4个与第二个料船的6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第2次10个、第3次4与回来接力的第一个料船的6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d、回来接力的第一个料船输出次数为3次,输出次数计3次即装满,前行往卸出工位(第1次6个用于与之前的第三个料船的4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第2次10个,第3次2个与接力回来的第二料船8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e、回来接力的第二个料船输出次数为2次,输出次数计2次即装满,前行往卸出工位(第1次8个用于与回来接力的第一个料船的2个补足一个装入单位,第2次10个);f、回来接力的第三个料船输出次数为2次,输出次数计2次即装满,前行往卸出工位,其与a步聚相同。由此,每经过a-e5个运行动作回到首个运行动作,即,5个运行动作为一个循环;因此,相应的控制器将按照这个循环运行动作对料船实施物料装入运行运行控制。其卸出控制:根据料船到位信号,即料船到达卸出工位、且卸出工位料船的料仓格总数量应满足大于或等于后端设备一个卸出单位控制卸出,前一料船不能满足后端设备的一个卸出单位,由其后一接力料船以相应数量的料仓格补足其缺额,共同卸出一个装入单位的物料至后端设备:其控制器根据后端设备一步或一次同时取料数量(即一个卸出单位)、以及同步输送带的单个料船的料仓格的个数,计算料船在卸出(或输出)工位卸出物料到后端设备的次数(即同步输送带的卸料推板推出动作的次数),以确定该料船是否卸完物料,当卸完,控制器即控制该料船前行至装入工位、或与正处装入工位的料船接力(接续)。其运行动作循环原理过程与上述装入控制完全类同。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送方法,其特征是将一智能配送带设置呈相互独立驱动的若干个同步输送带,于每个同步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包括若干料仓格的、相互并列的若干个料船,各料船根据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相同或不同装入单位和/或卸出单位、通过各所述同步输送带的相互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实施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的无障碍物料装入和卸出配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送方法,其特征是将一智能配送带设置呈相互独立驱动的若干个同步输送带,于每个同步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包括若干料仓格的、相互并列的若干个料船,各料船根据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相同或不同装入单位和/或卸出单位、通过各所述同步输送带的相互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实施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的无障碍物料装入和卸出配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配送方法,其特征是其循环接力配合运行包括装入控制:根据单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如徐骏郭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申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