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15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包括防松放线轮、动力箱和绕线头,防松放线轮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动力箱的绕线进口对应,绕线头安在动力箱上并与动力箱的绕线出口对应,动力箱上设有绕线进口、绕线出口、充电接口、外供电接口、操作开关和显示器;动力箱内设有空心轴电机、进线管、出线管、锂电池、控制电路板、单片机、霍尔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进线管内安有磁钢,磁钢与霍尔传感器相配合;且进线管的一端与动力箱上的绕线进口对应,进线管的另一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连通;出线管的一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连通,出线管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上的绕线出口与绕线头连接。整个过程自动缠绕,人工参与度少,缠绕质量高。

A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绕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电力设备以及要求较高的线环为了保障万无一失不断股无接触不良,不能采用锡焊线环,压接线环,因锡焊合金易变脆引起断股,焊锡形成合金面浸润不完全容易有虚焊现象,压接有可能松动,所以必须采用手工绕线环严禁使用其他方式线环,虽然速度慢,手工绕出的线环大小不均匀,有松有紧,线环不规范,近40年一直采用人工绕线环。现代铁路发展的需要研制了线环绕线机该绕线机能有效提高5倍以上制环速度节省人力,并且线环规范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人工制作线环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自动绕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包括防松放线轮、动力箱和绕线头,防松放线轮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动力箱的绕线进口对应,绕线头安在动力箱上并与动力箱的绕线出口对应。所述动力箱上设有绕线进口、绕线出口、充电接口、外供电接口、操作开关和显示器;动力箱内设有空心轴电机、进线管、出线管、锂电池、控制电路板、单片机、霍尔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进线管内安有磁钢,磁钢与霍尔传感器相配合;且进线管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动力箱上并与动力箱上的绕线进口对应,进线管的另一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连通;出线管的一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连通,出线管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上的绕线出口与绕线头连接,且出线管上与绕线出口接触处套设有轴承,外部电源经充电接口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锂电池供电,锂电池直接给单片机供电、经控制电路板给空心轴电机供电,外部电源经外供电接口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单片机供电、经控制电路板给空心轴电机供电,操作开关、显示器和霍尔传感器均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空心轴电机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外接供电口供给12V电源,而且电源通过单片机执行机构给空心轴电机供电,通过操作开关调节空心轴电机转速、正反转由单片机自动控制,传感器决定空心轴电机正反转的圈数。所述防松放线轮包括防护罩、放线轮和锁紧销,防护罩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防护罩内设有绕线转轴,绕线转轴的高度低于防护罩的高度;放线轮套设在绕线转轴上并由锁紧销锁紧在绕线转轴上;在防护罩的外侧壁上设有出线口,出线口与绕线进口相对应,在防护罩的外壁设有安装卡块。所述绕线转轴的自由端设有锁紧槽,锁紧槽与锁紧销相配合,将放线轮锁定在防护罩内。所述放线轮,包括绕线挡板Ⅰ、绕线挡板Ⅱ和绕线轴,绕线挡板Ⅰ和绕线挡板Ⅱ通过绕线轴平行连接,且绕线挡板Ⅰ上设有转轴通孔Ⅰ,绕线挡板Ⅱ上设有转轴通孔Ⅱ,绕线轴设有转轴通孔Ⅲ,转轴通孔Ⅲ的一端与转轴通孔Ⅰ对应连通,转轴通孔Ⅲ的另一端与转轴通孔Ⅱ对应连通;且在绕线挡板Ⅰ的外侧面设有圆弧凸起,圆弧凸起与防护罩内壁接触,圆弧凸起与防护罩内壁接触,圆弧凸起能减小放线轮与防护罩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摩擦,当停止使用时,能避免惯性继续转动。所述锁紧销,包括锁紧帽和锁紧柱,锁紧柱插入锁紧槽内,锁紧帽压在绕线挡板Ⅱ上将放线轮锁定在防护罩内。所述绕线头,包括安装罩、线缆存放管和绕线管,安装罩与线缆存放管连接,线缆存放管设有线缆存放孔,线缆存放孔与安装罩的安装孔相通;且在线缆存放管侧壁设有绕线穿出孔,绕线穿出孔与线缆存放孔相通;线缆存放管与绕线管连接,且绕线管内设有缠绕孔和线缆插孔,缠绕孔和线缆插孔相通,线缆插孔与线缆存放孔相通,且缠绕孔的直径大于线缆插孔的直径,线缆插孔的直径不大于线缆存放孔的直径;绕线管上设有绕线穿入孔,绕线穿入孔的轴线与绕线穿出孔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绕线穿入孔与缠绕孔相通。所述绕线穿出孔的出口处平滑过渡,且绕线穿出孔的径线与线缆存放孔的径线相交,夹角为锐角,平滑过渡是为了让铜丝能平滑穿出。绕线穿入孔的入口处平滑过渡,且绕线穿入孔的径线与缠绕孔的径线相交,夹角为锐角,平滑过渡是为了让铜丝能平滑穿入。所述线缆存放管设有缩颈部,绕线管与缩颈部连接,缩颈部也是为了让铜丝平滑,使铜丝在卷绕过程中不会发生扭转错位。铜丝缠绕在放线轮上,并从出线口伸出,再通过绕线进口进入进线管内,进而穿过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后从出线管的绕线出口穿出,进入安装罩的安装孔,从安装孔进入线缆过线孔,再从绕线穿出孔穿出,从绕线穿入孔穿入缠绕孔内,待缠绕线束是插入在线缆存放管和绕线管内的,通过操作触发开关启动空心轴电机,空心轴电机带动进出线管转动,由于绕线头与出线管是固定连接,所以绕线头随空心轴电机一起转动,位于缠绕孔内的线缆先被铜丝缠绕,缠绕后位于线缆存放孔内的线缆会逐渐被挤出进行缠绕。整个过程自动缠绕,人工参与度少,自动化程度高,且缠绕质量高。速度快,配合线环成型器制成多种型号线环。本技术采用霍尔传感器输出线环圈数,由单片机计数,控制空心轴电机停车启动。数码显示线环缠绕圈数直观可靠,圈数由用户自由设置,采用无级调速稳速刹车电路等。并采用动力锂电池池供电结构,自带电源管理系统,电充满时可使用1个工作日12V低压供电使用安全,且便于携带户外作业。并且独特设计、悬吊式挤出密绕绕线头结构,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绕线头采用橡胶环锁紧结构安装方便。引导式过线结构穿线更换耗材更方便。并且设计了防松线轮,该线轮具有防止乱线松线的功能。自成一体方便携带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框图。图3为本技术中防松放线轮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放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绕线头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中绕线头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中绕线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防松放线轮1、动力箱2和绕线头3,防松放线轮1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动力箱2的绕线进口对应,绕线头3安在动力箱2上并与动力箱2的绕线出口对应。所述动力箱2上设有绕线进口、绕线出口、充电接口、外供电接口、操作开关和显示器24;动力箱2内设有空心轴电机27、进线管、出线管、锂电池25、控制电路板、单片机、霍尔传感器26和电源管理芯片;进线管内安有磁钢,磁钢与霍尔传感器相配合;且进线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松放线轮(1)、动力箱(2)和绕线头(3),防松放线轮(1)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动力箱(2)的绕线进口对应,绕线头(3)安在动力箱(2)上并与动力箱(2)的绕线出口对应;所述动力箱(2)上设有绕线进口、绕线出口、充电接口、外供电接口、操作开关和显示器(24);动力箱(2)内设有空心轴电机(27)、进线管、出线管、锂电池(25)、控制电路板、单片机、霍尔传感器(26)和电源管理芯片;进线管内安有磁钢,磁钢与霍尔传感器相配合;且进线管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动力箱(2)上并与动力箱(2)上的绕线进口对应,进线管的另一端与空心轴电机(27)的空心轴(28)连通;出线管的一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连通,出线管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2)上的绕线出口与绕线头(3)连接,且出线管上与绕线出口接触处套设有轴承,外部电源经充电接口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锂电池供电,锂电池直接给单片机供电、经控制电路板给空心轴电机供电,外部电源经外供电接口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单片机供电、经控制电路板给空心轴电机供电,操作开关、显示器和霍尔传感器均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空心轴电机连接;/n所述防松放线轮(1)包括防护罩(4)、放线轮(5)和锁紧销(6),防护罩(4)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防护罩(4)内设有绕线转轴(7),绕线转轴(7)的高度低于防护罩(4)的高度;放线轮(5)套设在绕线转轴(7)上并由锁紧销(6)锁紧在绕线转轴(7)上;在防护罩(4)的外侧壁上设有出线口(8),出线口(8)与绕线进口相对应,在防护罩(4)的外壁设有安装卡块(23);/n所述绕线头(3),包括安装罩(13)、线缆存放管(14)和绕线管(15),安装罩(13)与线缆存放管(14)连接,线缆存放管(14)设有线缆存放孔(16),线缆存放孔(16)与安装罩(13)的安装孔(17)相通;且在线缆存放管(14)侧壁设有绕线穿出孔(18),绕线穿出孔(18)与线缆存放孔(16)相通;线缆存放管(14)与绕线管(15)连接,且绕线管(15)内设有缠绕孔(19)和线缆插孔(20),缠绕孔(19)和线缆插孔(20)相通,线缆插孔(20)与线缆存放孔(16)相通,且缠绕孔(19)的直径大于线缆插孔(20)的直径,线缆插孔(20)的直径不大于线缆存放孔(16)的直径;绕线管(15)上设有绕线穿入孔(21),绕线穿入孔(21)的轴线与绕线穿出孔(18)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绕线穿入孔(21)与缠绕孔(19)相通;在线缆存放管(14)和绕线管(15)内插入待缠绕线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松放线轮(1)、动力箱(2)和绕线头(3),防松放线轮(1)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动力箱(2)的绕线进口对应,绕线头(3)安在动力箱(2)上并与动力箱(2)的绕线出口对应;所述动力箱(2)上设有绕线进口、绕线出口、充电接口、外供电接口、操作开关和显示器(24);动力箱(2)内设有空心轴电机(27)、进线管、出线管、锂电池(25)、控制电路板、单片机、霍尔传感器(26)和电源管理芯片;进线管内安有磁钢,磁钢与霍尔传感器相配合;且进线管的一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动力箱(2)上并与动力箱(2)上的绕线进口对应,进线管的另一端与空心轴电机(27)的空心轴(28)连通;出线管的一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连通,出线管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2)上的绕线出口与绕线头(3)连接,且出线管上与绕线出口接触处套设有轴承,外部电源经充电接口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锂电池供电,锂电池直接给单片机供电、经控制电路板给空心轴电机供电,外部电源经外供电接口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给单片机供电、经控制电路板给空心轴电机供电,操作开关、显示器和霍尔传感器均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空心轴电机连接;
所述防松放线轮(1)包括防护罩(4)、放线轮(5)和锁紧销(6),防护罩(4)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防护罩(4)内设有绕线转轴(7),绕线转轴(7)的高度低于防护罩(4)的高度;放线轮(5)套设在绕线转轴(7)上并由锁紧销(6)锁紧在绕线转轴(7)上;在防护罩(4)的外侧壁上设有出线口(8),出线口(8)与绕线进口相对应,在防护罩(4)的外壁设有安装卡块(23);
所述绕线头(3),包括安装罩(13)、线缆存放管(14)和绕线管(15),安装罩(13)与线缆存放管(14)连接,线缆存放管(14)设有线缆存放孔(16),线缆存放孔(16)与安装罩(13)的安装孔(17)相通;且在线缆存放管(14)侧壁设有绕线穿出孔(18),绕线穿出孔(18)与线缆存放孔(16)相通;线缆存放管(14)与绕线管(15)连接,且绕线管(15)内设有缠绕孔(19)和线缆插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翔李仁杰戴大庆翟晓晨曹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