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01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包括固定在机身下方的吊舱安装板,设在吊舱安装板上的减震装置,设在减震装置下方的吊舱和吊舱角度调节装置;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减震器、上碳板、下碳板,上碳板下方通过硅胶减震器连接有下碳板,通过硅胶减震器减少机身运动对吊舱的影响;吊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垂直转动组件和水平转动组件,通过垂直转动组件和水平转动组件使得吊舱在垂直、水平方向实现360°转动,扩大无人机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方位范围;吊舱内设有图像采集装置,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AI图像识别系统,可自动识别人脸、车牌等,扩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广泛的应用,无人机挂载光电吊舱是现在及未来的一个趋势,因此对光电吊舱在拍摄方位范围、拍摄照片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要求、机械结构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总质量、总体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吊舱还无法达到或兼顾上述各方面的要求,挂载质量轻、体积小的吊舱容易受到机身震动及机身动作的影响,会出现吊舱横向位移镜头晃动大现象,使得自身震动影响画面快速晃动,拍摄照片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低,达不到拍摄范围、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质量轻、体积小、拍摄方位范围广的无人机机载AI吊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包括固定在机身下方的吊舱安装板,设在吊舱安装板上的减震装置,设在减震装置下方的吊舱和吊舱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吊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垂直转动组件和水平转动组件;所述吊舱安装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机身下方;所述吊舱安装板上通过支柱固定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减震器、上碳板、下碳板;所述支柱上设有上碳板,上碳板下方通过硅胶减震器连接有下碳板;所述下碳板的下侧固接有水平转动组件;所述水平转动组件上连接有吊舱支架,水平转动组件能够使得吊舱支架相对于下碳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支架通过垂直转动组件连接吊舱,垂直转动组件能够使得吊舱相对于吊舱支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内设有图像采集设备。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减震器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及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硅胶减震体。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转动组件包括位于吊舱两侧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电机一通过旋转轴一、轴承座一固定在吊舱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转动组件包括位于吊舱顶部的旋转电机二;所述旋转电机二通过旋转轴二、轴承座二固定在下碳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与吊舱安装板之间设有可拆卸外壳,将减震装置包裹在外壳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AI图像识别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垂直转动组件和水平转动组件实现吊舱在垂直、水平两个方向的360°转动,无人机拍摄方位范围大;通过设置减震装置使得拍摄照片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高,机械结构稳定、系统可靠性高,且总质量轻、总体积小,满足无人机挂载吊舱的多方面需求。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AI图像识别系统,使得机载AI吊舱可自动识别人脸、车牌等,有利于无人机系统智能化发展,以及在更多场合扩展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中:1、机身,2、连接杆,3、吊舱安装板,4、支柱,5、硅胶减震器,6、上碳板,7、下碳板,8、吊舱,9、图像采集设备,10、吊舱支架,11、垂直转动组件,12、水平转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包括固定在机身1下方的吊舱安装板3,设在吊舱安装板3上的减震装置,设在减震装置下方的吊舱8和吊舱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吊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垂直转动组件11和水平转动组件12。所述吊舱安装板3通过连接杆2固定在机身1下方;所述吊舱安装板3上通过支柱4固定有减震装置;所述机身1与吊舱安装板3之间设有可拆卸外壳,将减震装置包裹在外壳内侧。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减震器5、上碳板6、下碳板7;所述硅胶减震器5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及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硅胶减震体;所述支柱4上设有上碳板6,上碳板6下方通过硅胶减震器5连接有下碳板7,上碳板6与下碳板7之间等间隔设有多个硅胶减震器5,通过硅胶减震器5减小机身震动及机身动作对吊舱影响;所述下碳板7的下侧固接有水平转动组件12;所述水平转动组件12包括位于吊舱8顶部的旋转电机二;所述旋转电机二通过旋转轴二、轴承座二固定在下碳板7上;所述水平转动组件12上连接有吊舱支架10,水平转动组件12能够使得吊舱支架10相对于下碳板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支架10通过垂直转动组件11连接吊舱8,垂直转动组件11能够使得吊舱8相对于吊舱支架10在垂直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垂直转动组件11包括位于吊舱8两侧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电机一通过旋转轴一、轴承座一固定在吊舱支架10上。所述吊舱8内设有图像采集设备9;所述图像采集设备(9)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AI图像识别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垂直转动组件11和水平转动组件12使得吊舱在垂直、水平方向实现360°转动,扩大无人机图像采集设备9拍摄方位范围;图像采集设备9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AI图像识别系统,可自动识别人脸、车牌等,扩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本技术通过垂直转动组件和水平转动组件实现吊舱在垂直、水平两个方向的360°转动,无人机拍摄方位范围大;通过设置减震装置使得拍摄照片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高,机械结构稳定、系统可靠性高,且总质量轻、总体积小,满足无人机挂载吊舱的多方面需求。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AI图像识别系统,使得机载AI吊舱可自动识别人脸、车牌等,有利于无人机系统智能化发展,以及在更多场合扩展应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身(1)下方的吊舱安装板(3),设在吊舱安装板(3)上的减震装置,设在减震装置下方的吊舱(8)和吊舱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吊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垂直转动组件(11)和水平转动组件(12);/n所述吊舱安装板(3)通过连接杆(2)固定在机身(1)下方;所述吊舱安装板(3)上通过支柱(4)固定有减震装置;/n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减震器(5)、上碳板(6)、下碳板(7);所述支柱(4)上设有上碳板(6),上碳板(6)下方通过硅胶减震器(5)连接有下碳板(7);所述下碳板(7)的下侧固接有水平转动组件(12);所述水平转动组件(12)上连接有吊舱支架(10),水平转动组件(12)能够使得吊舱支架(10)相对于下碳板(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支架(10)通过垂直转动组件(11)连接吊舱(8),垂直转动组件(11)能够使得吊舱(8)相对于吊舱支架(10)在垂直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8)内设有图像采集设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载AI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身(1)下方的吊舱安装板(3),设在吊舱安装板(3)上的减震装置,设在减震装置下方的吊舱(8)和吊舱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吊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垂直转动组件(11)和水平转动组件(12);
所述吊舱安装板(3)通过连接杆(2)固定在机身(1)下方;所述吊舱安装板(3)上通过支柱(4)固定有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硅胶减震器(5)、上碳板(6)、下碳板(7);所述支柱(4)上设有上碳板(6),上碳板(6)下方通过硅胶减震器(5)连接有下碳板(7);所述下碳板(7)的下侧固接有水平转动组件(12);所述水平转动组件(12)上连接有吊舱支架(10),水平转动组件(12)能够使得吊舱支架(10)相对于下碳板(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支架(10)通过垂直转动组件(11)连接吊舱(8),垂直转动组件(11)能够使得吊舱(8)相对于吊舱支架(10)在垂直方向上进行360°旋转;所述吊舱(8)内设有图像采集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斌徐梦梅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小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