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折叠式拖挂房车
本技术属于拖挂房车
,特别涉及一种伸缩折叠式拖挂房车。
技术介绍
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包括居家必备基本设施的车种,是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然而,传统主流房车的外形尺寸过大,行驶风阻大通过能力差,停用驻车时。占用空间大一般城市内道路难以通行、存放。且行驶风险很大,不安全。小型房车与小型拖挂房车内部空间过小,居住不便。不足之处很多。为了使人们的居住空间更舒适,拖挂房车应运而生,但现有的拖挂房车只能升高或着只能升长。只能升高的拖挂房车人在车内行动方便,可以直立行走,但空间小,只适合一两个人居住;只能升长的拖挂房车车内的活动空间大,可多人居住,但车顶较低,人在车内行动不方便,如果车顶高于成人,人在车内行动方便,但由于车顶较高,在公路行驶时,空气的阻力很大,拖挂房车行驶很不方便,影响拖挂房车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符合道路交通法的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房车与拖挂房车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折叠式拖挂房车,它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车体(1)的尾部设置为敞口端,所述后车体(25)的头部亦设置为敞口端,后车体(25)的敞口端与前车体(1)的敞口端相对设置,后车体(25)的敞口端套装在前车体(1)敞口端的外部;/n所述前车体(1)包括头部侧面(38)、前车体侧面、前顶盖(2)、前底板和车轮(19),两块所述前车体侧面关于车体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前车体侧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上侧面(4)、前中侧面(6)和前下侧面(14),所述前上侧面(4)的上方与前上侧杆(12)通过前上暗铰链(3)铰接,前顶盖(2)设置于前上侧杆(12)的上方,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折叠式拖挂房车,它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体(1)的尾部设置为敞口端,所述后车体(25)的头部亦设置为敞口端,后车体(25)的敞口端与前车体(1)的敞口端相对设置,后车体(25)的敞口端套装在前车体(1)敞口端的外部;
所述前车体(1)包括头部侧面(38)、前车体侧面、前顶盖(2)、前底板和车轮(19),两块所述前车体侧面关于车体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前车体侧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上侧面(4)、前中侧面(6)和前下侧面(14),所述前上侧面(4)的上方与前上侧杆(12)通过前上暗铰链(3)铰接,前顶盖(2)设置于前上侧杆(12)的上方,两侧前上侧杆(12)的头部通过前车体前横梁,头部侧面(38)铰接于前车体前横梁上,头部侧面(38)绕前车体前横梁向车体内侧翻转;所述前顶盖(2)上方靠近前车体(1)敞口端端面处设置有拱形前吊装横梁(10),前吊装横梁(10)的弧顶处设置有第一固定销底座(9),前车体侧面的上方靠近前车体(1)敞口端端面处设置有前车体后横梁,前车体后横梁的下方的前底板上设置有前顶盖顶杆;所述前上侧面(4)与前中侧面(6)通过前明铰链(5)铰接,前上侧面(4)与前中侧面(6)分别绕铰接处向前车体(1)的内侧翻转,前中侧面(6)的下方与前中侧杆(13)通过前下暗铰链(7)铰接,前中侧杆(13)的头部固定设置有用于与驱动车辆连接的牵引装置(16),牵引装置(16)的下方设置有前支撑腿(8),前支撑腿(8)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滚轮,前中侧杆(1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前上轨道滑槽(22);所述前下侧面(14)固定安装于前中侧杆(13)的下方,前下侧面(14)的下方安装有前下侧杆(17),前底板安装于前下侧杆(17)的下方,前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底面拖杆(15),前下侧面(14)外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前下轨道滑槽(23);所述前底板下方的中部设置有车轮轴(18),车轮(19)设置于车轮轴(18)的两端,车轮轴(18)与前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刹车片(20),车轮轴(18)与前车体(1)的敞口端端面之间设置有伸缩式中支撑腿(21),前底板下方的中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卷扬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子上安装有齿轮;所述前车体(1)两侧的前下侧杆(17)的尾端铰接有门式吊装架(11),门式吊装架(11)竖直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起吊滑槽,门式吊装架(11)的空心管体内设置有吊装绳索,吊装绳索的一端与卷扬电机连接,吊装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吊装横梁(10)的两端固定连接,卷扬电机通过吊装绳索驱动前吊装横梁(10)竖直升降运动;
所述后车体包括尾部侧面、后车体侧面、后顶盖(26)、后底板和后支撑腿(35),后车体侧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后上侧面(28)、后中侧面(31)和后下侧面(34),后底板与车轮(19)位置对应处设置为车轮插口,车轮插口处可拆卸地盖设有盖板,后底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传动驱动后车体(25)相对于前车体(1)向后平移展开或者向前平移回收;所述两块后车体侧面关于车体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后上侧面(28)的上方与后上侧杆(30)通过后上暗铰链(27)铰接,后上侧杆(30)的尾端通过后车体横梁连接,尾部侧面铰接于后车体横梁上,尾部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后支撑腿(35),后支撑腿(35)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滚轮;后顶盖(26)设置于后上侧杆(30)的上方,后顶盖(26)的上方靠近后车体(25)敞口端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