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4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锯齿状;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25‑30℃,湿度60‑70%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该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能使饰面板生产的良品率提高,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rubber wood front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饰面板,全称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它是将天然木材或科技木刨切成一定厚度的薄片,粘附于胶合板表面,然后热压而成的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家具制造的表面材料。常见的饰面板分为天然木质单板饰面板和人造薄木饰面板。人造薄木贴面与天然木质单板贴面的外观区别在于前者的纹理基本为通直纹理或图案有规则;而后者为天然木质花纹,纹理图案自然,变异性比较大、无规则。其特点:既具有了木材的优美花纹,又达到了充分利用木材资源,降低了成本。现有的人造饰面板中,多是采用普通的橡胶木或松木前芯加工制成,这种饰面板容易出现变形,且良品率较低,行业内普遍为30-40%,因此,其生产出来的饰面板不但成本更高,而且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饰面板生产的良品率提高,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锯齿状;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25-30℃,湿度60-70%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br>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0-40%,尿素30-40%,三聚氰胺20-30%,烧碱1-5%,聚乙烯醇1-5%,固化剂1-5%。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0%,尿素40%,三聚氰胺25%,烧碱1%,聚乙烯醇2%,固化剂2%。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40%,尿素35%,三聚氰胺20%,烧碱3%,聚乙烯醇1%,固化剂1%。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6%,尿素35%,三聚氰胺24%,烧碱2%,聚乙烯醇2%,固化剂1%。更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平整堆放后的橡胶木板的含水率为6-12%。更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将进行了一次砂光的橡胶木板重复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二次砂光。更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将进行了二次砂光的橡胶木板重复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三次砂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锯齿面的拼合结构,使两两相拼合的橡胶木板芯接合面更为贴合牢固,并为了避免以后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出现分裂和变形的情况,同时还搭配了热熔胶进行接合,接着使其平整堆放后至粘合牢固后,再对外表面涂覆原子灰进行砂光,将饰面板的前芯进行了预处理,采用热拼板胶则可以使高温压贴后板材不会产生分裂的情况,平整堆放则是为了解决板材的变形情况,而表面修补和砂光则可以使板材表面平整,从而保证在后续的压贴三聚氰胺作业时达到合格标准,使板材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其内部的橡胶木板芯不但能保持良好的接合度,并保证其表面的光滑,以便在后续的粘接木皮与压合工序中,不易出现外变形等情况,从而达到提高良品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橡胶木前芯的直锯齿状拼合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橡胶木前芯的斜锯齿状拼合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对称斜锯齿状拼合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参阅图1所示,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直锯齿状;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0%,尿素40%,三聚氰胺25%,烧碱1%,聚乙烯醇2%,固化剂2%,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30℃,湿度70%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平整堆放至橡胶木板的含水率为6%;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该实施例提供的橡胶木前芯,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采用了直锯齿状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较为简单,但拼合面的接合稳固度较低,侧向容易出现微偏移,但在压合后无此现象,另采用了特制的热熔胶进行粘合,该热熔胶中甲醛含量与尿素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而由于甲醛占比少于尿素,故而该种方式制成的热熔胶其甲醛的释放量更低,日后甲醛释放量较低,而这种热熔胶合相比于传统的冷胶胶合方式,其平整性更强,不会出现外变形的情况。实施例二参阅图1所示,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直锯齿状;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6%,尿素35%,三聚氰胺24%,烧碱2%,聚乙烯醇2%,固化剂1%,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25℃,湿度60%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平整堆放至橡胶木板的含水率为8%;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该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1,其采用的热熔胶成分中甲醛成分含量更高,故而其脲醛树脂的稳定性较强,甲醛与尿素的比例较佳,能够充分反应为脲醛树脂,且无甲醛残留或仅少许甲醛残留,日后的甲醛释放量较低,而这种热熔胶合相比于传统的冷胶胶合方式,其平整性更强,不会出现外变形的情况。实施例三参阅图1所示,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直锯齿状;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40%,尿素35%,三聚氰胺20%,烧碱3%,聚乙烯醇1%,固化剂1%,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25℃,湿度65%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平整堆放至橡胶木板的含水率为10%;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接着将进行了一次砂光的橡胶木板重复涂覆一层原子灰,刮平,并进行二次砂光。该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2,其采用的热熔胶成分中甲醛成分含量更高,故而其脲醛树脂的稳定性更强,甲醛与尿素能够充分反应为脲醛树脂,但存在少许甲醛残留,日后的甲醛释放量较高,而这种热熔胶合相比于传统的冷胶胶合方式,其平整性更强,不会出现外变形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n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锯齿状;/n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n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25-30℃,湿度60-70%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n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加工成锯齿状;
2)在橡胶木板芯的拼合面处涂覆热熔胶,并在涂覆后使一层以上的橡胶木板芯两两拼合成一橡胶木板;
3)将拼合后的橡胶木板在温度25-30℃,湿度60-70%的环境下,进行平整堆放,放置5-7天;
4)将堆放后的橡胶木板表面涂覆一层原子灰,然后刮平,并进行一次砂光,即得橡胶木前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0-40%,尿素30-40%,三聚氰胺20-30%,烧碱1-5%,聚乙烯醇1-5%,固化剂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涂覆的热熔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甲醛30%,尿素40%,三聚氰胺25%,烧碱1%,聚乙烯醇2%,固化剂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木前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韦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众益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