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85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其包括:底板;两个定位装置,个定位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两端并用于对机铰部件进行夹紧定位;至少一个垫块,所述垫块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垫块的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沉孔;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垫块的上方,且所述导柱用于插入所述机铰部件上的机铰孔内。通过导柱将钢司导入至机铰孔内,且保证钢司内径与机铰孔的孔径同轴不发生偏移,从而做到快速精准定位。钢司在受压后凸出机铰部件的距离与垫块上的沉孔深度一致,保证钢司凸出机铰部件两个平面尺寸公差,符合精度要求。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装配时间,保证机器品质质量,延长机器寿命。

Die casting machine hinge assembl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在压铸机的结构中机铰部件是主要的零部件,它在机器运动过程中对机械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压铸机机铰的装配中,由于机铰孔与钢司公差配合为过盈配合,装配比较困难,且凸出机铰面的尺寸又有严格的公差要求,所在装配过程中很难保证装配公差,因此而影响机铰的装配质量,从而大大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目前,常规的装配方法是使用油压机直接将钢司压入机铰孔内后,人工用铜棒将钢司锤击,由操作工人测量确认尺寸,如果钢司锤击过重,造成尺寸超差,回击后会造成钢司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脱出,如果锤击过轻就无法达到尺寸公差的要求,尺寸非常难以把握,因此对操作工人的经验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其包括:底板;两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两端并用于对机铰部件进行夹紧定位;至少一个垫块,所述垫块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垫块的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沉孔;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垫块的上方,且所述导柱用于插入所述机铰部件上的机铰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承住、滑杆和半圆型支承块,所述支承住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支承住并能够在所述支承住上沿靠近或者远离另一所述导柱的方向移动,所述半圆型支承块连接于所述滑杆中靠近所述导柱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位于所述支承住与所述垫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导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多个导柱体,多个所述导柱体的直径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还包括有两个行走机构,两个所述行走机构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有安装座、摇柄、凸轮、轮轨轴和两个滚轮,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轮轨轴穿过所述安装座,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连接于所述轮轨轴的两端,所述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摇柄连接于所述凸轮并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旋转,并具有行走状态和定位状态;在所述行走状态时,所述凸轮对所述轮轨轴施加作用力并用于驱动所述轮轨轴向下移动,以使两个所述滚轮接触抵靠于地面,所述底板脱离于地面;在所述定位状态时,所述轮轨轴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底板接触抵靠于地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柱将钢司导入至机铰孔内,且保证钢司内径与机铰孔的孔径同轴不发生偏移,从而做到快速精准定位。钢司在受压后凸出机铰部件的距离与垫块上的沉孔深度一致,保证钢司凸出机铰部件两个平面尺寸公差,符合精度要求。可一次性精准到位实现快速装配,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装配时间,保证机器品质质量,延长机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板1定位装置2支承住21滑杆22半圆型支承块23定位块24垫块3沉孔31导柱4导柱体41行走机构5安装座51摇柄52轮轨轴5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该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包括底板1、两个定位装置2、至少一个垫块3和导柱4,两个定位装置2分别连接于底板1上的两端并用于对机铰部件进行夹紧定位;垫块3连接于底板1上并位于两个定位装置2之间,垫块3的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沉孔31;导柱4位于垫块3的上方,且导柱4用于插入机铰部件上的机铰孔内。在油压机施加压力时,钢司内径与机铰孔的孔径同轴不发生偏移,从而做到快速精准定位。采用可更换的垫块3加工出一大小、深度符合尺寸差要求的沉孔31,固定于底板1上,钢司在受压后凸出机铰部件的距离与垫块3上的沉孔31深度一致,保证钢司凸出机铰部件两个平面尺寸公差,符合精度要求。可一次性精准到位实现快速装配,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装配时间,保证机器品质质量,延长机器寿命。定位装置2包括支承住21、滑杆22和半圆型支承块23,支承住21的底端连接于底板1,滑杆22穿设于支承住21并能够在支承住21上沿靠近或者远离另一导柱4的方向移动,半圆型支承块23连接于滑杆22中靠近导柱4的一端。采用可滑动式的半圆型支承块23可以防止油压机加压过程中机铰开档处的变形,大大提高了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定位装置2还包括有定位块24,定位块24连接于底板1并位于支承住21与垫块3之间。挡块的作用在于机铰部件放入时实现定位,有效避免了机铰部件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导柱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多个导柱体41,多个导柱体41的直径不相同。采用不同大小尺寸的导柱体41,可实现不同钢司外径的机铰装配,用台阶式的导柱体41对钢司装配进行导向,每一个铰耳孔对一个不同形状的导柱体41,实现钢司外径尺寸大小不一的装配要求,通用性强。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还包括有两个行走机构5,两个行走机构5连接于底板1的两端。通过行走机构5用于推行移动底板1,从而实现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移动方便,且操作简单。行走机构5包括有安装座51、摇柄52、凸轮、轮轨轴53和两个滚轮,安装座51连接于底板1,轮轨轴53穿过安装座51,两个滚轮分别连接于轮轨轴53的两端,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座51内,摇柄52连接于凸轮并用于驱动凸轮旋转,并具有行走状态和定位状态;在行走状态时,凸轮对轮轨轴53施加作用力并用于驱动轮轨轴53向下移动,以使两个滚轮接触抵靠于地面,底板1脱离于地面;在定位状态时,轮轨轴53向上移动,以使底板1接触抵靠于地面。通过旋转摇柄52将会带动凸轮的旋转,凸轮的凸出部位抵靠于轮轨轴53的顶部并会驱动轮轨轴53向下移动,使得轮轨轴53上的两个滚轮向下移动并接触抵靠于地面,从而处于行走状态,底板1脱离于地面,方便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的移动,且移动操作非常方便。通过旋转摇柄52将会带动凸轮的旋转,凸轮的凸出部位不再抵靠于轮轨轴53的顶部时,两个滚轮将受到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轮轨轴53向上移动,从而处于定位状态,底板1接触抵靠于地面,实现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的放置而不能移动。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底板;/n两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两端并用于对机铰部件进行夹紧定位;/n至少一个垫块,所述垫块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垫块的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沉孔;/n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垫块的上方,且所述导柱用于插入所述机铰部件上的机铰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板;
两个定位装置,两个定位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两端并用于对机铰部件进行夹紧定位;
至少一个垫块,所述垫块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垫块的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沉孔;
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垫块的上方,且所述导柱用于插入所述机铰部件上的机铰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承住、滑杆和半圆型支承块,所述支承住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支承住并能够在所述支承住上沿靠近或者远离另一所述导柱的方向移动,所述半圆型支承块连接于所述滑杆中靠近所述导柱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机铰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位于所述支承住与所述垫块之间。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早仁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