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046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抗氧化剂至少包含酚类、黄酮和钾离子;其中,酚类至少包含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该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佳,在延缓衰老,防治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和辅助治疗炎症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萃取溶液中放入甜叶菊原料,进行萃取,萃取液混合浓缩,发酵得抗氧化剂。该制备方法能高效杀酵母菌等其他杂菌,留下可耐高温的乳酸菌孢子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将萃取液中大分子物质充分分解,实现极强的抗氧化活性。

Natural plant antioxidants from natural Stevia and their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
,具体涉及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与抗氧化,衰老和抗衰老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氧化应激反应是人类身体衰老和健康问题的最大敌人之一,人体内外多种因素诱导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以引发氧化胁迫反应,不仅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缺失,促使机体衰老,而且会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发展。细胞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受到高能福射、高压氧、药物、香烟烟雾和光化学空气污染物等作用,都会刺激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机体有多种抗氧化防御系统,抗氧化剂主要是通过终止自由基链反应而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的。而寻找适当的外源性抗氧化剂,积极清除体内自由基,对治疗疾病和保护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由于合成抗氧化剂具有潜在的身体危害,而植物中存在众多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抗氧化成分可抑制氧化过程和化学致癌的发生。目前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抗氧化剂种类繁多,其化学成分类型包括多酚类、类胡萝卜素、迷迭香等,其中,酚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在纷繁复杂的天然产物中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认可。因此从植物中寻找高效、廉价、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成为目前抗氧化剂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甜叶菊(Steviarebaudiana)属菊科,种名为甜菊,又名甜叶菊、甜草,巴西称糖草,巴拉圭称甜草、甜茶,是目前已知甜度较高的糖料植物之一。甜叶菊原产南美巴拉圭东部,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无副作用的天然草本植物,长期以来由其叶所提取的甜菊糖苷一直作为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利用,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热能仅为其1/90,食用安全,是备受推崇的天然糖源。甜叶菊性味甘、平,不仅富含甜菊糖苷,还含有甾醇类、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水溶性叶绿素、叶黄素、邻羟基肉桂酸、中性水溶性低聚糖、游离糖、氨基酸、脂类、挥发油和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使甜叶菊叶片的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和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佳的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至少包含酚类、黄酮和钾离子,其中,酚类至少包含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抗氧化剂中酚类含量为0.46~126.82mg/g、黄酮含量为0.08~1.56mg/g、钾离子含量为0.77~37.24mg/g。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抗氧化剂中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的含量为0.073~4.17mg/g。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抗氧化剂还含有粗多糖。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粗多糖浓度为5~4650pp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抗氧化剂的浓度≥Brix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抗氧化剂还含有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十四烷酸、乙酸苄酯、乙酸乙酯、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烯、2,4,6-三甲基吡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抗氧化剂中至少加入10ppm的柠檬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甜叶菊原株和/或杆茎和/或叶中附生菌发酵获得;其中,附生菌包括乳酸菌或枯草芽孢杆菌。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于萃取溶液中放入甜叶菊原料,进行萃取;二)将所述一)步骤后获得的萃取液混合浓缩;三)在所述二)步骤后获得的浓缩液发酵得抗氧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且抗氧化稳定性佳,在延缓衰老,防治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和辅助治疗炎症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专利技术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能够杀死了甜叶菊杆茎中耐热性差的其他杂菌,尤其能高效灭杀酵母菌,留下可耐高温的乳酸菌孢子或枯草芽孢杆菌孢子,在温度、湿度及含氧量条件适当时,复活并繁殖,同时将萃取液中大分子物质充分分解,得到小分子的活性多酚类,实现极强的抗氧化活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甜叶菊原液GC-MS特性图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甜叶菊高效液GC-MS特性图谱;图3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甜叶菊过滤未灭菌液GC-MS特性图谱;图4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甜叶菊未过滤未灭菌液GC-MS特性图谱;图5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甜叶菊过滤灭菌液GC-MS特性图谱;图6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杆茎液GC-MS特性图谱;图7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95%杆茎+5%叶液GC-MS特性图谱;图8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杭白菊液GC-MS特性图谱;图9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胎菊液GC-MS特性图谱;图10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3中抗氧化剂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图11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3中抗氧化稳定性的测定结果;图12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4中I、II、III、IV四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图13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4中组分IV的GC-MS特性图谱;图14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5中抗氧化剂的氧化指数;图15是本专利技术试验例6中空腹血糖值的测量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允许各种修改及变形,其特定实施例进行了举例,下面进行详细说明。但并非要把本专利技术限定于公开的特别形态之意,相反,本专利技术包括与由权利要求项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思想一致的所有修改、均等及替代。这些实施例只用于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这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至少包含有酚类、黄酮和钾离子,其中,酚类至少包含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能够和抗氧化活性成分中的邻苯二酚发挥增益作用,进一步提高所得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此外,酚类物质还含有2,4-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邻苯二酚、麝香草酚、4-氯-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4-乙基-苯酚、异丙酚、4-(1-甲基-1-环丁基)苯酚、3-甲基-4-异丙基苯酚、2,5-双(1-甲基丙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该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在延缓衰老、防治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和辅助治疗炎症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抗氧化活性主要基于酚类,与黄酮以及钾离子等物质的含量也有关,含量越高,且抗氧化稳定性佳。上述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酚类含量为0.46~126.82mg/g(例如4.60mg/g、10.55mg/g、22.00mg/g、30.47mg/g、38.75mg/g、46.02mg/g、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酚类、黄酮和钾离子;所述的酚类至少包含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n

【技术特征摘要】
1.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酚类、黄酮和钾离子;所述的酚类至少包含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中酚类含量为0.46~126.82mg/g、黄酮含量为0.08~1.56mg/g、钾离子含量为0.77~37.24mg/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中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的含量为0.073~4.17mg/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还含有粗多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多糖浓度为5~4650p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于天然甜叶菊的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梦奚印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丘康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