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32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隔离板,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隔离板包括一个柔性的固定圈和固定圈内的隔离层,固定圈包括短柱和固定套,固定套呈弯曲的条形且其两端与短柱顶部和底部相连接,固定套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底部与人中外侧皮肤相贴合,所述固定圈内朝向鼻孔的一侧还设有弹性鼻塞,所述弹性鼻塞与鼻孔形状匹配。该装置佩戴于鼻部,相比传统口罩而言,佩戴更加方便,并能够显著降低吸入人体的粉尘量。

Dust isolation device for coal min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井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粉尘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总称。其中煤炭、岩石在开采和加工中受粉碎而形成的细微颗粒分别称为煤尘和岩尘,而煤矿所用的某些施工材料在作业中飞扬起来则形成其他固体物质的粉尘,如锚喷作业中的水泥等。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做浮尘,也称浮游粉尘;因自重而降落在物体(如设备、物料)和巷道周边上的粉尘叫做落尘,也称沉积粉尘。浮游粉尘随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呼吸器官,其中较大的尘粒被阻留在呼吸道内易于被排出体外,而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大部都能进入人体肺部而引发各类尘肺病,我们把这样的粉尘叫做呼吸性粉尘,把悬浮在空气中的含各种粒径的粉尘叫做全尘。长期过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叫做煤肺病;长期过量吸入含结晶型游历二氧化硅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叫做硅肺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该装置佩戴于鼻部,相比传统口罩而言,佩戴更加方便,并能够显著降低吸入人体的粉尘量。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隔离板,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隔离板包括一个柔性的固定圈和固定圈内的隔离层,固定圈包括短柱和固定套,固定套呈弯曲的条形且其两端与短柱顶部和底部相连接,固定套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底部与人中外侧皮肤相贴合,所述固定圈内朝向鼻孔的一侧还设有弹性鼻塞,所述弹性鼻塞与鼻孔形状匹配。本技术中,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便于该隔离装置的佩戴和取下,固定圈采用柔性材料,因此能够适合不同鼻型的佩戴,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由于固定套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底部与人中外侧皮肤相贴合,因此佩戴时,固定圈可与鼻子有效贴合,隔离层对于鼻腔的密封效果相比现有口罩而言更好,固定圈内朝向鼻孔的一侧还设有弹性鼻塞,所述弹性鼻塞与鼻孔形状匹配,因此佩戴时可将弹性鼻塞插入鼻孔,弹性鼻塞和固定套配合能够有效将该隔离装置佩戴并固定在鼻部,因此无需再使用其他的固定部件如耳带或头带,佩戴更加舒适方便,固定圈内的隔离层配合弹性鼻塞的过滤作用,能够有效过滤矿井中的大小粉尘颗粒,避免粉尘颗粒吸入人体,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性,且相比现有口罩而言,大大节约材料,减低制造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鼻塞包括安装片,安装片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形状与鼻孔形状匹配,在安装孔上设有一个人造海绵块,人造海绵块远离安装片一端直径逐步缩小,人造海绵块内填充有无粉尘颗粒活性炭,人造海绵块外周包裹一层PM2.5空气滤层,PM2.5空气滤层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弹性鼻塞中填充有无粉尘颗粒活性炭的人造海绵能够隔离空气中大中颗粒粉尘,并吸附空气中细菌病毒,避免造成感染,PM2.5空气滤层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小颗粒粉尘,避免吸入肺中对肺部造成损伤,外部的海绵层能够有效保护鼻腔粘膜不被损伤,将人造海绵、PM2.5空气滤层置于鼻腔中,相比放置于鼻腔外部而言,能够增大过滤面积,延长其使用时间,提升其过滤空气的量。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鼻塞长度为5-8mm,在固定圈上还设有一个限位板,限位板外缘与固定圈内侧相连,限位板中部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尺寸略大于安装孔尺寸,所述弹性鼻塞的安装片卡设在限位板与隔离层间,其安装孔与限位孔对齐,弹性鼻塞的过滤部分穿过限位孔。限位板用于固定弹性鼻塞,限位板采用柔性材料,使用完毕后可更换新的弹性鼻塞,提高利用率,弹性鼻塞长度为5-8mm,过短则过滤时长和固定效果不佳,过长则会导致鼻腔不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外侧还连接有鼻翼贴,鼻翼贴为硅胶或硅橡胶材质,其内壁与鼻翼和鼻尖表面皮肤紧密贴合。鼻翼贴用于进一步提高隔离板与鼻腔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织物层,内衬有碳纤维毡垫,所述固定圈、限位板、安装片均采用柔性材料制得。进一步的,两个对称的隔离板通过一个弹性夹实现连接和开合,两个隔离板的短柱分别固定在弹性夹两侧随弹性夹开闭而开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夹持部位于隔离板朝向鼻孔一侧,弹性夹夹持部为两个金属夹片,金属夹片外部包裹有缓冲垫,所述金属夹片长度为4-6mm。弹性夹的夹持部能够夹持在鼻中柱上,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便于该隔离装置的佩戴和取下,固定圈采用柔性材料,因此能够适合不同鼻型的佩戴,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由于固定套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底部与人中外侧皮肤相贴合,因此佩戴时,固定圈可与鼻子有效贴合,隔离层对于鼻腔的密封效果相比现有口罩而言更好,固定圈内朝向鼻孔的一侧还设有弹性鼻塞,所述弹性鼻塞与鼻孔形状匹配,因此佩戴时可将弹性鼻塞插入鼻孔,弹性鼻塞和固定套配合能够有效将该隔离装置佩戴并固定在鼻部,因此无需再使用其他的固定部件如耳带或头带,佩戴更加舒适方便,固定圈内的隔离层配合弹性鼻塞的过滤作用,能够有效过滤矿井中的大小粉尘颗粒,避免粉尘颗粒吸入人体,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性,且相比现有口罩而言,大大节约材料,减低制造成本;2、本技术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弹性鼻塞中填充有无粉尘颗粒活性炭的人造海绵能够隔离空气中大中颗粒粉尘,并吸附空气中细菌病毒,避免造成感染,PM2.5空气滤层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小颗粒粉尘,避免吸入肺中对肺部造成损伤,外部的海绵层能够有效保护鼻腔粘膜不被损伤,将人造海绵、PM2.5空气滤层置于鼻腔中,相比放置于鼻腔外部而言,能够增大过滤面积,延长其使用时间,提升其过滤空气的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固定圈,11-短柱,12-固定套,2-隔离层,21-碳纤维毡垫,3-弹性鼻塞,31-安装片,32-安装孔,33-人造海绵块,34-PM2.5空气滤层,35-海绵层,4-限位板,41-限位孔,5-鼻翼贴,6-弹性夹,61-金属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隔离板,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隔离板包括一个柔性的固定圈1和固定圈1内的隔离层2,固定圈1包括短柱11和固定套12,固定套12呈弯曲的条形且其两端与短柱11顶部和底部相连接,固定套12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隔离板,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隔离板包括一个柔性的固定圈(1)和固定圈(1)内的隔离层(2),固定圈(1)包括短柱(11)和固定套(12),固定套(12)呈弯曲的条形且其两端与短柱(11)顶部和底部相连接,固定套(12)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12)底部与人中外侧皮肤相贴合,所述固定圈(1)内朝向鼻孔的一侧还设有弹性鼻塞(3),所述弹性鼻塞(3)与鼻孔形状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隔离板,两个隔离板可开合连接,隔离板包括一个柔性的固定圈(1)和固定圈(1)内的隔离层(2),固定圈(1)包括短柱(11)和固定套(12),固定套(12)呈弯曲的条形且其两端与短柱(11)顶部和底部相连接,固定套(12)外侧的内壁与鼻尖、单侧鼻翼外侧轮廓相匹配,固定套(12)底部与人中外侧皮肤相贴合,所述固定圈(1)内朝向鼻孔的一侧还设有弹性鼻塞(3),所述弹性鼻塞(3)与鼻孔形状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鼻塞(3)包括安装片(31),安装片(31)中部设有安装孔(32),安装孔(32)形状与鼻孔形状匹配,在安装孔(32)上设有一个人造海绵块(33),人造海绵块(33)远离安装片(31)一端直径逐步缩小,人造海绵块(33)内填充有无粉尘颗粒活性炭,人造海绵块(33)外周包裹一层PM2.5空气滤层(34),PM2.5空气滤层(34)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作业的粉尘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鼻塞(3)长度为5-8mm,在固定圈(1)上还设有一个限位板(4),限位板(4)外缘与固定圈(1)内侧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铭韩治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