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红专利>正文

一种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9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粘接有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在罐体的外表面呈扇形分布,所述罐体的底端粘接有橡胶软环,所述橡胶软环的中间为空心状,所述罐体的底部粘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底端与橡胶软环的底端平齐,所述橡胶软环与密封环之间开设有凹槽,所述罐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多个吸气装置,多个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粘接在密封环的内壁上,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粘接有卡块,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粘接有微型吸盘,所述橡胶软环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卡块与通孔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体验感好的特点。

A cu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拔罐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拔罐器。
技术介绍
拔罐器是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血血液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目前,大多数拔罐器都是使用抽气装置将罐体内的空气抽出,在罐体内形成负压,从而吸附人体的相关部位,但这种拔罐器操作困难繁琐,气体抽出量过大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气体抽出量过少则没有效果;且大多数拔罐器在治疗完成后拔下罐体时,负压瞬间消失,对身体会造成较大的刺激,人都会感到较大疼痛,影响拔罐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拔罐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粘接有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在罐体的外表面呈扇形分布,所述罐体的底端粘接有橡胶软环,所述橡胶软环的中间为空心状,所述罐体的底部粘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底端与橡胶软环的底端平齐,所述橡胶软环与密封环之间开设有凹槽,所述罐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多个吸气装置。优选的,多个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粘接在密封环的内壁上,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粘接有卡块,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粘接有微型吸盘,所述橡胶软环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卡块与通孔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气囊、连接杆和卡块均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橡胶软环与密封环相互平行。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拔罐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有气囊、橡胶软环、密封环、凹槽和空腔,将罐体外翻后,将橡胶软环按压在人体相关部位,由于气囊的作用和橡胶的弹性复原,罐体的形状会恢复,同时空腔的体积发生变化,但其内部的气体不变,会形成负压,罐体会吸附在人体的相关部位,操作简单,形成的负压稳定,不会损害身体;通过设有连接杆、通孔、卡块和微型吸盘,构成吸气装置,拔罐时会先吸入空气,改变罐体内的负压,拔罐简单,对人体刺激小,有效提升拔罐的体验感。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体验感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拔罐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拔罐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拔罐器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连接杆、卡块和微型吸盘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橡胶软环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气囊2、橡胶软环3、密封环4、凹槽5、空腔6、连接杆7、通孔8、卡块9、微型吸盘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1,罐体1的外表面粘接有多个气囊2,气囊2在罐体1的外表面呈扇形分布,罐体1的底端粘接有橡胶软环3,橡胶软环3的中间为空心状,罐体1的底部粘接有密封环4,密封环4的底端与橡胶软环3的底端平齐,橡胶软环3与密封环4之间开设有凹槽5,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凹槽5的内部设有多个吸气装置,橡胶软环3与密封环4相互平行,确保吸气装置在拔罐过程中不会漏气,气囊2可以在罐体1外翻后的复原时提供有效的恢复力,保证罐体1复原,并在罐体1内形成负压,橡胶软环3材质柔软,在拔罐时不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多个吸气装置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杆7,多个连接杆7的一端均粘接在密封环4的内壁上,多个连接杆7的另一端均粘接有卡块9,多个连接杆7的底部均粘接有微型吸盘10,橡胶软环3上开设有多个与卡块9相对应的通孔8,连接杆7通过卡块9与通孔8卡合连接,罐体1、气囊2、连接杆7和卡块9均为橡胶材质,可以确保拔罐时罐体1可以顺利复原和吸气装置可以正常使用,拔罐时,卡块9堵住通孔8,微型吸盘10吸附在橡胶软环3的外壁上,保证罐体1密封,罐体1内部形成负压,拔罐时,翻动密封环4,密封环4带动连接杆7,微型吸盘10脱落,卡块9从通孔8中拉出,通孔8因为罐体1内部的负压开始吸气,平衡罐体1内的负压。在使用时,首先将罐体1外翻,将橡胶软环3按压在人体相关部位,由于气囊2的作用和橡胶的弹性复原,罐体1的形状会恢复,同时空腔6的体积发生变化,但其内部的气体不变,会形成负压,罐体1会吸附在人体的相关部位,形成的负压稳定,拔罐时翻动密封环4,使吸气装置吸气,平衡罐体1内的负压,罐体1就可以轻松取下。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体验感好的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表面粘接有多个气囊(2),所述气囊(2)在罐体(1)的外表面呈扇形分布,所述罐体(1)的底端粘接有橡胶软环(3),所述橡胶软环(3)的中间为空心状,所述罐体(1)的底部粘接有密封环(4),所述密封环(4)的底端与橡胶软环(3)的底端平齐,所述橡胶软环(3)与密封环(4)之间开设有凹槽(5),所述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有多个吸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表面粘接有多个气囊(2),所述气囊(2)在罐体(1)的外表面呈扇形分布,所述罐体(1)的底端粘接有橡胶软环(3),所述橡胶软环(3)的中间为空心状,所述罐体(1)的底部粘接有密封环(4),所述密封环(4)的底端与橡胶软环(3)的底端平齐,所述橡胶软环(3)与密封环(4)之间开设有凹槽(5),所述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有多个吸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水平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