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2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拔罐,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罐体以及与所述上罐体相连的下罐体,在所述上罐体内设置有真空泵、泄压阀、电池以及配套的控制电路板,在所述下罐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罐体内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真空泵、泄压阀和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竖直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上罐体的腔内设置安装支架,使真空泵、泄压阀、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合理地安装在上罐体内,紧凑度高、空间利用率高;2、采用轨迹球装置实现参数的设置和调节,整个使用过程通过振动电机反馈,简单方便、实用。

Intelligent cu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拔罐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拔罐,具体是一种智能拔罐。
技术介绍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作为一种“绿色”的物理疗法,因其安全、有效而日益受到青睐。中医认为该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泻热等作用,并已在临床得到一定程度认可。由于拔罐一般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操作,使得其易用性有一定的降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拔罐应运而生,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120825U等专利均有对智能拔罐的描述,智能拔罐一般是在现有罐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真空泵、压力传感器、电磁阀等组件以实现传统拔罐的功能。智能拔罐一般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两部分,下罐体的罐口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电池和真空泵、泄压阀以及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上罐体的腔内,温度、压力等传感器设置在下罐体内以便于精确采集数据。由于上罐体内的空间较小并且部件较多,如何合理地布置各部件是智能拔罐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拔罐,通过设置安装支架将上罐体内的各部件合理的安装在上罐体内,合理利用了上罐体内有限的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拔罐,包括上罐体以及与所述上罐体相连的下罐体,在所述上罐体内设置有真空泵、泄压阀、电池以及配套的控制电路板,在所述下罐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并且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通气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罐体内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真空泵、泄压阀和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竖直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真空泵和电池限位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位于所述上罐体内的中部,所述泄压阀和电池沿所述真空泵的周向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柱,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罐体的顶部设有显示面板和轨迹球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轨迹球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卡槽,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且底部限位在所述卡槽内。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安装板配合形成容置腔的底板,在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所述底板上均设有通气孔。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置腔的中部设有充电头。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相连的副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副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上罐体的腔内设置安装支架,使真空泵、泄压阀、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合理地安装在上罐体内,紧凑度高、空间利用率高;2、采用轨迹球装置实现参数的设置和调节,整个使用过程通过振动电机反馈,简单方便、实用;3、通过设置副控制电路板实现参数的采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拔罐去除上罐体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智能拔罐去除上罐体后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智能拔罐去除上罐体后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智能拔罐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智能拔罐中下罐体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智能拔罐中下罐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智能拔罐中安装支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智能拔罐中安装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上罐体,2是下罐体,3是真空泵,4是泄压阀,5是电池,6是振动电机,7是控制电路板,8是安装板,8-1是定位柱,8-2是卡槽,9是安装支架,9-1是安装腔,9-2是定位孔,10是显示面板,11是轨迹球装置,12是底板,13是充电头,14是副控制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拔罐,包括上罐体1以及与上罐体1相连的下罐体2,在上罐体1内设置有真空泵3、泄压阀4、电池5以及配套的控制电路板7,在下罐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板8并且在安装板8上设有与真空泵3配套的通气孔,关键在于:在上罐体1内设有安装支架9,真空泵3、泄压阀4和电池5设置在安装支架9上,安装支架9与安装板8相连,控制电路板7竖直向设置并且位于安装支架9的一侧。参见附图2-4、8和9,在安装支架9上设有安装腔9-1,真空泵3和电池5限位在安装支架9的安装腔9-1内,可以使得真空泵3便于安装并且利于工作过程中振动的传递,同时可提升整个设备的一体性。具体地,真空泵3位于上罐体1内的中部以使真空泵3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是从中心向四周发散、保证整个设备的平衡性,而泄压阀4、电池5和控制电路板7则沿真空泵3的周向设置。在安装支架9上设有振动电机6用于反馈各种控制和状态,振动电机6与控制电路板7电性连接。在安装板8上设有定位柱8-1,在安装支架9上设有与定位柱8-1相配合的定位孔9-2。通过螺钉穿过定位孔9-2与定位柱8-1螺纹连接实现安装支架9与安装板8的固定。在上罐体1的顶部设有显示面板10和轨迹球装置11,显示面板10和轨迹球装置11与控制电路板7电性连接。通过设置轨迹球装置,可以通过滚动轨迹球即可选择显示在显示面板10中的选项并通过按压以进入该选项中,然后通过再次滚动和按压轨迹球即可实现参数的调节和确认,简单方便,同时提升了整个拔罐的美观度。参见附图4和5,在安装板8的下方设有与安装板8配合形成容置腔的底板12,在容置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底板12上均设有真空泵3配套的通气孔。在容置腔内设有与控制电路板7电性相连的副控制电路板14(通过插针的方式实现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副控制电路板14电性连接(集成在副控制电路板14上)。在安装板8和底板12上均设置的通气孔,以使真空泵3抽取空气实现负压以及泄压阀4调节负压的压力。参见附图6和7,在安装板8上设有卡槽8-2,控制电路板7固定在安装支架9上并且底部限位在卡槽8-2内。在安装板8的底部设有用于定位底板12的定位柱。底板12通过螺钉实现与安装板8的连接固定。参见附图5,在容置腔的中部设有充电头13,可以通过充电头13为电池5充电。本技术的智能拔罐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下罐体2的罐口放至要进行拔罐的部位,通过轨迹球装置11调节参数,然后启动整个装置,当罐内的负压达到设定值时则真空泵3停止动作。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轨迹球装置实时地调节参数。在吸附一定时间后,泄压阀4泄压,完成整个拔罐的工作过程。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拔罐,包括上罐体(1)以及与所述上罐体(1)相连的下罐体(2),在所述上罐体(1)内设置有真空泵(3)、泄压阀(4)、电池(5)以及配套的控制电路板(7),在所述下罐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板(8)并且在所述安装板(8)上设有通气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罐体(1)内设有安装支架(9),所述真空泵(3)、泄压阀(4)和电池(5)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所述安装支架(9)与所述安装板(8)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7)竖直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支架(9)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拔罐,包括上罐体(1)以及与所述上罐体(1)相连的下罐体(2),在所述上罐体(1)内设置有真空泵(3)、泄压阀(4)、电池(5)以及配套的控制电路板(7),在所述下罐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板(8)并且在所述安装板(8)上设有通气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罐体(1)内设有安装支架(9),所述真空泵(3)、泄压阀(4)和电池(5)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所述安装支架(9)与所述安装板(8)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7)竖直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支架(9)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设有安装腔(9-1),所述真空泵(3)和电池(5)限位在所述安装支架(9)的安装腔(9-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3)位于所述上罐体(1)内的中部,所述泄压阀(4)和电池(5)沿所述真空泵(3)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设有振动电机(6),所述振动电机(6)与所述控制电路板(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永王园园张晓聪任小倜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医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