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及拔罐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071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9:06
一种拔罐训练装置,涉及教学领域,包括拔罐器和受训模块,所述拔罐器包括检测部件,在所述受训模块上可进行真实的拔罐操作,通过检测部件可检验拔罐负压以及温度;并且能够模拟拔罐器成功吸附于模拟皮肤时具有与真人接近的皮肤鼓起现象;能模拟真人的皮肤红润、充血现象;提供了与在真人皮肤上操作相似视觉和触觉效果,具有很高的拟真感。

Cupping device and cupping training device

A cupping train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aching field, includes a cupping device and a training module, the cupping device includes a detection component, on which a real cupping ope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cupping can be tested through the detection component; and the cupping device can simulate the skin bulging phenomenon close to the real person when it is successfully adsorbed on the simulated skin; it can simulate the real person's The skin is ruddy and congested, which provides similar visual and tactile effects to human skin, and has a high pseudo s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拔罐器及拔罐训练装置
本技术创造涉及医学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罐器、拔罐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人体体表腧穴或患处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拔罐法拔罐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充血,致使经络气血通畅,因而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功效。拔罐法的适应范围广,疗效好,见效快,且具有易学易懂易推广、经济实用、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等特点。目前中医拔罐的实操练习与考核通常都是在真人上进行,由于拔罐本身对人体有一定刺激,人体也无法承受长时间、多次拔罐,因此练习的成本高,效率低。中医拔罐考核目前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手法的观察进行主观评判,缺乏相应的客观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创造提供一种中医拔罐技能训练装置,以达到对医护人员进行拔罐训练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有至少一通孔;以及检测部件,附接于所述罐体外侧。优选地,所述的检测部件包括:力传感器,通过密封部件附接于所述通孔处;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力传感器;以及发光部件,连接所述主控电路;其中,所述主控电路用于获取、处理所述力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并控制所述发光部件。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一外壳,用于包覆所述检测部件。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感应部件,连接所述主控电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罐体上包括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温度感应部件通过所述密封部件附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密封部件附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罐体上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单向止回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光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级管。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拔罐训练装置,包括:任一所述拔罐器;以及受训模块,用于所述拔罐器进行拔罐操作。优选地,所述受训模块包括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所述表皮层可形成罐斑。优选地,还包括上位机,连接所述拔罐器;所述上位机用于下发病例、显示所述罐体内的负压或温度趋势变化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拔罐训练装置,可以用和真实拔罐完全相同的手法,可进行真实的拔罐操作,在模拟皮肤上进行拔罐训练,通过检测拔罐器内的负压值,判断使用者的手法是否准确;拔罐器成功吸附于模拟皮肤时具有与真人接近的皮肤鼓起现象;成功拔罐后,还能模拟真人的皮肤红润、充血现象;在拔罐操作过程中可检测拔罐器内的空气负压和温度,从而判断学员手法是否正确,提供了与在真人皮肤上操作相似视觉和触觉效果,具有很高的拟真感。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一拔罐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一拔罐器的剖面图。附图3为实施例一拔罐器的零件图。附图4为实施例二拔罐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二拔罐器的剖面图。附图6为实施例二拔罐器的零件图附图7为实施例三拔罐训练装置中拔罐器处于拔罐状态的示意图。其中,10-拔罐器;11-罐体、111-罐口;112-通孔;12-密封垫;13-压力传感器;14-发光二极管;15-主控电路;16-外壳;20-拔罐器;21-罐体;211-罐口;212-第一通孔;213-第二通孔;221-第一密封垫;222-第二密封垫;23-压力传感器;24-发光二极管;25-主控电路;26-外壳;271-温度传感器;272-柔性PCB带背胶;30-人体背部模型;31-表皮层;32-真皮层;33-皮下组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拔罐器10,包括罐体11、密封垫12、压力传感器13、发光二极管14、主控电路15以及外壳16;所述主控电路15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3和所述发光二极管14有线和/或无线连接。具体地,所述罐体11具有罐口111,所述罐口11边缘为平面状,可用于吸附人体表面比较平坦的部位(比如人体背部、腿部、臂部),所述罐体11为圆柱形(也可设置为其它形状),所述罐体11顶部中心位置具有一个通孔112。所述压力传感器13附接于所述通孔112处,并采用密封垫12进行密封连接,防止漏气;所述密封垫12的材质为硅橡胶或氟橡胶,可以承受200℃以上的高温;所述压力传感器13用于检测所述罐体11内的空气的负压值,并发送给主控电路15。所述主控电路15接收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负压值判断并控制发光二极管14是否打开。所述发光二极管14为紫外发光二极管(可替换地,所述发光二级管也可以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波长320-420nm,本实施例中采用波长为365nm,数量6个,平均地置于压力传感器13四周。所述外壳16能够全部包覆密封垫12、压力传感器13、发光二极管14、以及主控电路15,并置于罐体11顶部,可起到保护的作用。实施例二:本技术提供另外一种拔罐器20,包括罐体21、第一密封垫221、第二密封垫222、压力传感器23;发光二极管24;主控电路25;外壳26;温度感应部件,所述温度感应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271和柔性PCB带背胶272;所述主控电路25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27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24有线和/或无线连接。具体地,所述罐体21具有罐口211,所述罐口211边缘为平面状,可用于吸附人体表面比较平坦的部位(比如人体背部、腿部、头部),所述罐体211为圆柱形,当然,所述罐口211边缘还可均匀设置有下凸状,从而使得罐口211形成波浪状。罐口211为波浪状,加压时与罐口211接触的人体皮肤各部位承受的压强不同,使得吸附力增强,密封效果好,而且可以吸附于不同位置上(例如关节处),顶部中心位置具有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13。所述压力传感器23附接于所述第二通孔213处;采用第二密封垫222进行密封连接,防止漏气;所述第二密封垫222的材质为硅橡胶或氟橡胶,可以承受200°C以上的高温。所述压力传感器23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内的空气的负压值,并发送给主控电路25。所述温度传感器271采用4个,并且通过柔性PCB带背胶272附接在罐体21的罐口211边缘处,另一端并通向第一通孔212,并采用第一密封垫221进行密封连接,防止漏气;所述温度传感器271用于检测所述罐体21内的空气的温度值,并发送给主控电路25。所述主控电路25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负压值和温度值进行判断且控制是否要打开/关闭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24为紫外发光二极管,波长320-420nm,本实施例中采用波长为365nm,数量5个,平均地置于压力传感器23四周。所述外壳26能够全部包覆第一密封垫221、第二密封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所述罐体上有至少一通孔;以及/n检测部件,附接于所述罐体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上有至少一通孔;以及
检测部件,附接于所述罐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部件包括:
力传感器,通过密封部件附接于所述通孔处;
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力传感器;以及
发光部件,连接所述主控电路;
其中,所述主控电路用于获取、处理所述力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并控制所述发光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用于包覆所述检测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感应部件,连接所述主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包括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温度感应部件通过所述密封部件附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密封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玢越刘朝群陈舒生周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