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11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08
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涉及超声波设备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功能矩形管,所述功能矩形管内开设有允许物料输送的输送空间,所述机架上设有沿所述功能矩形管两端开口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功能矩形管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矩形管顶面设置有超声换能模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换能模块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功能矩形管上的超声换能模块发出的超声波对待处理的种子进行调优处理,使种子发生酶化作用,增加其发芽率,达到增产的效果。

A tunnel type seed yield increasing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人口近70亿,不久的将来人口将快速增长到90亿。届时,土地和耕地与粮食的需求将会有约10%的差距。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之一是使粮食增产。目前增产的途径有育种杂交种植,有施行转基因种子的变异种植,提高抗病等能力;或者大量使用肥料,尤其化学肥料,生长素,防虫害农药等。现时科学界、卫生界都在关注农药残留,化学残存物等因素的负面影响,且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现在也不乏有以超声波来对植物种子进行处理的相应设备,同样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因超声波对植物种子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对需要种植的植物种子进行超声处理将具有显著意义。但是现有超声波处理植物种子的相应装置过于简单,且无法连续性自动化运转,因此无法满足农业及林业大规模生产化需求。因此,如何保证增产设备的高效自动性运转、不浪费人力物力、是现在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超声波增产设备无法连续性自动化运转,浪费人力物力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功能矩形管,所述功能矩形管内开设有允许物料输送的输送空间,所述机架上设有沿所述功能矩形管两端开口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功能矩形管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矩形管顶面设置有超声换能模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换能模块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换能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矩形管顶面的若干超声波换能器,每一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功能夹具,每一所述功能夹具夹持有不锈钢柱,每一所述不锈钢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功能矩形管的顶板外侧面上,所述顶板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功能矩形管的顶板面向所述输送带的输送物料的面。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包括设置在输送带内侧两端的滚筒,每一所述滚筒端面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其中之一的转轴一端的齿轮A,所述齿轮A与齿轮B通过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B与电动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带设置有齿轮A一端的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带另一端的转轴通过可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两侧的调节板,每一所述调节板上开设上下两条滑轨以及设置在两条滑轨之间的移动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移动孔与轴承连接,所述轴承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调节板设置有轴承的一侧设有卡持块,所述卡持块上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所述卡持块螺纹通孔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靠近轴承的一端与轴承相抵靠。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两侧设置有橡胶软裙边。进一步的,还包括包覆所述功能矩形管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侧面设置有散热风扇。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一端上方的进料斗。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机架内部,所述机架侧面开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机架内部的密码门。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机架以及方便移动所述机架的防护架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时是通过在所述输送带一侧放入待超声波处理的种子,所述输送带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动,带动种子穿过功能矩形管,通过设置在功能矩形管上的超声换能模块发出的超声波对待处理的种子进行调优处理,使种子发生酶化作用,增加其发芽率,达到增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除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功能矩形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输送带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3.防护架、4.密码门、5.调节螺丝、6.防护罩、7.散热风扇、8.进料斗、9.输送带、10.电动机、11.滚轮、12.功能夹具、13.不锈钢柱、14.超声波换能器、15.功能矩形管、16.超声波发生器、17.齿轮A、18.齿轮B、19.橡胶裙边、22.转轴、23.滑轨、24.调节板、25.卡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功能矩形管15,所述功能矩形管15内开设有允许物料输送的输送空间,所述机架1上设有沿所述功能矩形管15两端开口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输送带9,所述输送带9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矩形管15顶面设置有超声换能模块,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换能模块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16。本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时是通过在所述输送带9一侧放入待超声波处理的种子,所述输送带9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动,带动种子穿过功能矩形管15,通过设置在功能矩形管15上的超声换能模块发出的超声波对待处理的种子进行调优处理,使种子发生酶化作用,增加其发芽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给所述超声换能模块提供超声波电信号的超声波发生器,上述超声波换能模块、超声波发生器皆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功能矩形管15为两端开口,中间贯穿的长方体外壳,所述长方体外壳形成一条长方体的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也是超声处理通道,多所述种子进行超声处理。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所述超声换能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矩形管15顶面的若干超声波换能器14,每一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4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功能夹具12,每一所述功能夹具12夹持有不锈钢柱13,每一所述不锈钢柱13固定连接在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顶板外侧面上,所述顶板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顶板面向所述输送带9的输送物料的面。通过设置超声波换能器14于功能矩形管15顶面,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4接收来自超声波发发生器16的超声波电信号,超声波电信号通过超声波换能器14转换超声波机械信号,通过功能夹具12传递至不锈钢柱13上,不锈钢柱13将超声波传输到功能矩形管15顶面,将超声波通过不锈钢顶板传输至功能矩形管15内,对位于功能矩形管15内的输送带9上的种子进行调优处理,从而达到自动化、高效、增产的效果。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输送带9包括设置在输送带9内侧两端的滚筒21,每一所述滚筒21端面中心设置有转轴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其中之一的转轴22一端的齿轮A17,所述齿轮A17与齿轮B18通过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B10与电动机10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带9设置有齿轮A17一端的转轴22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9另一端的转轴22通过可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通过设置滚筒式的输送带9,输送带9的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功能矩形管(15),所述功能矩形管(15)内开设有允许物料输送的输送空间,所述机架(1)上设有沿所述功能矩形管(15)两端开口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输送带(9),所述输送带(9)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矩形管(15)顶面设置有超声换能模块,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换能模块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功能矩形管(15),所述功能矩形管(15)内开设有允许物料输送的输送空间,所述机架(1)上设有沿所述功能矩形管(15)两端开口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输送带(9),所述输送带(9)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矩形管(15)顶面设置有超声换能模块,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换能模块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矩形管(15)顶面的若干超声波换能器(14),每一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4)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功能夹具(12),每一所述功能夹具(12)夹持有不锈钢柱(13),每一所述不锈钢柱(13)固定连接在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顶板外侧面上,所述顶板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功能矩形管(15)的顶板面向所述输送带(9)的输送物料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种子增产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9)包括设置在输送带(9)内侧两端的滚筒(21),每一所述滚筒(21)端面中心设置有转轴(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其中之一的转轴(22)一端的齿轮A(17),所述齿轮A(17)与齿轮B(10)通过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B(18)与电动机(10)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带(9)设置有齿轮A(17)一端的转轴(22)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9)另一端的转轴(22)通过可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卓晟严卓理严锦璇罗妙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金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