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8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10),所述隔热垫主体(10)包括隔热芯(1)和橡胶框(2);所述橡胶框(2)的中心位置具有预留的隔热芯容纳孔(20);所述隔热芯容纳孔(20)中放置有隔热芯(1);所述隔热垫主体(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贴合设置有一块封装膜(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隔热垫同时具有隔热、缓冲和密封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A kind of cushion and heat insulation gasket for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
技术介绍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步进入市场,以后甚至替代燃油车成为未来交通工具的主流。众所周知的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是前期问题,但未来更为关键的是电池安全性。随着电动车续航里程增大需求,要求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高,随着电池能量密度逐渐增大,电池循环膨胀率逐步增大,由此引来的是电池自身安全性逐步下降,组成模组后,电芯之间膨胀力增大,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概率增大。为降低电池之间发生热失控的风险,电池之间通常安装隔热垫,通常希望一个电芯发生热失控急剧温升甚至着火时,不引起隔壁电芯连锁失控。因此,一方面,要求隔热垫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同时满足阻燃要求(通常UL94-v0防火等级),这个主要与隔热垫材料有关;另一方面,要求隔热垫具有缓冲功能,因为电芯在充放电循环工作时膨胀与收缩,这里电池膨胀与收缩简称“呼吸”,为保证高能量密度电池可以长寿命工作,做好加载在电芯两侧的力不能过大,以防压坏电芯内部结构,所以该隔热垫应具有缓冲回弹功能。最后,还要求隔热垫具有密封功能,因为如果电芯与电芯之间(或电池单元与单元之间)中空,因模组和系统难以做到真空,所以中空具有空气,虽然空气也具有隔热功能,但难以阻隔热失控最后的火焰,所以隔热垫还应具有中间密封功能。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隔热垫,其同时具有隔热、缓冲和密封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及其应用的动力电池模组,隔热垫同时具有隔热、缓冲和密封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所述隔热垫主体包括隔热芯和橡胶框;所述橡胶框的中心位置具有预留的隔热芯容纳孔;所述隔热芯容纳孔中放置有隔热芯;所述隔热垫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贴合设置有一块封装膜。其中,所述橡胶框的四角分别具有一个定位孔,该定位孔用于与外部电芯框上具有的连接销进行间隙配合。其中,所述橡胶框的四角还分别具有一个定位槽;其中,位于橡胶框顶部的定位槽的开口向上;位于橡胶框底部的定位槽的开口向下。其中,所述橡胶框的前后两端中部,还分别具有一个内凹的边槽,用于容纳折弯后的电池极耳。其中,所述隔热芯是采用气凝胶、聚氨酯泡棉或硅泡棉制成的隔热芯。其中,所述封装膜为PI膜、PET膜或PC膜。其中,封装膜的外表面,通过粘接胶与外部的电芯相粘接。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该隔热垫同时具有隔热、缓冲和密封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在封装上封装膜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在封装上封装膜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着图3所示A-A线的剖视放大图;图5为沿着图3所示B-B线的剖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所装配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所装配的动力电池模组中的任意一个隔热垫单元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10,所述隔热垫主体10包括隔热芯1和橡胶框2;所述橡胶框2的中心位置具有预留的隔热芯容纳孔20;所述隔热芯容纳孔20中放置有隔热芯1;所述隔热垫主体10的左右两侧面(即隔热芯1及橡胶框2的两侧),分别贴合设置有一块封装膜3。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隔热芯1位于隔热垫主体10的中心,起到隔热和缓冲功能;橡胶框2位于隔热芯1的四周,起到密封整形作用;封装膜3贴合在隔热垫主体10的两侧,用于整体封装功能,同时封装膜3还具有抽真空和增加垫片的平面度的功能。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橡胶框2的四角分别具有一个定位孔4,该定位孔4用于实际应用定位,具体为与外部电芯框上具有的连接销进行间隙配合。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橡胶框2的四角还分别具有一个定位槽5;其中,位于橡胶框2顶部的定位槽5的开口向上;位于橡胶框2底部的定位槽5的开口向下。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槽5,用于与外部动力电池模组具有的结构梁进行间隙配合,以便顺利安装外部动力电池模组具有的结构横梁。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橡胶框2的前后两端中部,还分别具有一个内凹的边槽6,用于容纳折弯后的电池极耳。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技术,整个密封缓冲隔热垫位于在两个电芯框之间的位置的外轮廓,即橡胶框2的外轮廓,与本技术的隔热垫所需要连接的电芯框轮廓相同。橡胶框2的两侧通过预紧挤压,来实现电池单元间无缝接触与密封。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封装膜3的外表面,通过粘接胶与外部的电芯(即需要进行密封、缓冲、隔热保护的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相粘接。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隔热芯1及橡胶框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厚度选择在1~5mm之间,且隔热芯1和橡胶框2的厚度可以不同,整体封装均可通过封装膜3实现。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隔热芯1的材质不限,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质的材质,例如可以是采用气凝胶、聚氨酯泡棉或硅泡棉制成的隔热芯。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封装膜3的材质不限,可以是PI膜(聚酰亚胺薄膜)、PET膜(耐高温聚酯薄膜)或PC膜(聚碳酸酯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工况、电芯型号及尺寸的不同,相应进行隔热垫不同材料和厚度的设计和选择。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参见图6、图7,本技术还装配形成了动力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模组主体;所述电池模组主体包括纵向平行并列且垂直设置的多个隔热垫单元30;每个隔热垫单元30包括两个中空的电芯框8,每个电芯框8内放置有一个电芯7;任意两个相邻的隔热垫单元30之间,粘接设置有一个具有前面所述技术特征的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端板10;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顶部前后两端以及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横梁9;所述横梁9与相邻的端板1焊接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垫主体(10),所述隔热垫主体(10)包括隔热芯(1)和橡胶框(2);/n所述橡胶框(2)的中心位置具有预留的隔热芯容纳孔(20);/n所述隔热芯容纳孔(20)中放置有隔热芯(1);/n所述隔热垫主体(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贴合设置有一块封装膜(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垫主体(10),所述隔热垫主体(10)包括隔热芯(1)和橡胶框(2);
所述橡胶框(2)的中心位置具有预留的隔热芯容纳孔(20);
所述隔热芯容纳孔(20)中放置有隔热芯(1);
所述隔热垫主体(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贴合设置有一块封装膜(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框(2)的四角分别具有一个定位孔(4),该定位孔(4)用于与外部电芯框上具有的连接销进行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密封缓冲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框(2)的四角还分别具有一个定位槽(5);
其中,位于橡胶框(2)顶部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波罗志民李永江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