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67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云计算技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包括底环,所述底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底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均匀分布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底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环,所述顶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杆,所述支杆远离顶环的一端与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该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云计算处理器的散热一直与云计算处理器的工作性能息息相关,云计算处理器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到云计算处理器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云计算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
技术介绍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云计算早期,简单地说,就是简单的分布式计算,解决任务分发,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合并,因而,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种)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目前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在安装云计算处理器后,云计算处理器的散热一直与云计算处理器的工作性能息息相关,云计算处理器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到云计算处理器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故而提出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云计算处理器的散热一直与云计算处理器的工作性能息息相关,云计算处理器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到云计算处理器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包括底环,所述底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底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均匀分布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底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环,所述顶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杆,所述支杆远离顶环的一端与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连通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铜管,所述铜管远离冷却箱的一侧均与集水箱相连通,所述集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冷却箱底部相连通的空心轴管,所述空心轴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扇叶,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扇叶顶部的从动轮,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右侧的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与从动轮啮合的主动轮,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左侧的微型水泵。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连接柱呈矩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与外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固定框的内部为空心设计。优选的,所述铜管位于扇叶的外侧,且扇叶与铜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五毫米。优选的,所述空心轴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微型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空心轴管隔板底部连通,微型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空心轴管隔板顶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延伸至冷却箱的外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通过利用螺栓穿过顶环、底环和连接柱与将云计算处理器固定在固定框的内部,当计算机终端检测的云计算处理器温度升高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开设工作,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制冷端产生制冷效果,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对冷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降温,微型水泵将冷却箱内部的液体通过抽取的方式使冷却箱内部的液体流通至铜管内,铜管内部的液体流通至集水箱的内部,集水箱内部的液体流通至空心轴管的内部,空心轴管内部的液体被微型水泵抽入并通过管道输入冷却箱的内部,完成水循环,当经过半导体制冷片冷却的液体输送在铜管内部时,冷却液体吸收铜管的热量降低铜管温度,电动马达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带动轴承旋转,轴承带动扇叶旋转,带动气体流动,气流在通过铜管时铜管吸收气流热量,使气流温度降低,气流流通至云计算处理器表面进行降温,相比风冷散热效果更好,相比水冷设备,设备体积更小,安装与设备成本均得到了降低,从而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环结构俯视图。图中:1底环、2连接柱、3固定框、4铜管、5扇叶、6集水箱、7空心轴管、8轴承、9从动轮、10主动轮、11电动马达、12固定架、13支杆、14连接环、15冷却箱、16微型水泵、17半导体制冷片、18顶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包括底环1,底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连接柱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连接柱2呈矩形阵列分布,底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均匀分布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3,固定框3的顶部与外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固定框3的内部为空心设计,底环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环18,顶环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杆13,支杆13远离顶环18的一端与冷却箱15固定连接,冷却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4,连接环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7,冷却箱15的外侧连通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铜管4,铜管4远离冷却箱15的一侧均与集水箱6相连通,集水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冷却箱15底部相连通的空心轴管7,空心轴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8,轴承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扇叶5,铜管4位于扇叶5的外侧,且扇叶5与铜管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五毫米,轴承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扇叶5顶部的从动轮9,冷却箱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7右侧的电动马达11,电动马达11的型号可为WK16GEARMOTOR-02,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与从动轮9啮合的主动轮10,冷却箱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7左侧的微型水泵16,微型水泵16的型号可为P450424D05,空心轴管7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微型水泵1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空心轴管7隔板底部连通,微型水泵1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空心轴管7隔板顶部连通,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延伸至冷却箱15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热端延伸至冷却箱15的外侧,通过利用螺栓穿过顶环18、底环1和连接柱2与将云计算处理器固定在固定框3的内部,当计算机终端检测的云计算处理器温度升高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7开设工作,半导体制冷片17工作时制冷端产生制冷效果,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延伸至冷却箱15的内部,对冷却箱15内部的液体进行降温,微型水泵16将冷却箱15内部的液体通过抽取的方式使冷却箱15内部的液体流通至铜管4内,铜管4内部的液体流通至集水箱6的内部,集水箱6内部的液体流通至空心轴管7的内部,空心轴管7内部的液体被微型水泵16抽入并通过管道输入冷却箱15的内部,完成水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包括底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所述底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均匀分布的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3),所述底环(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环(18),所述顶环(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杆(13),所述支杆(13)远离顶环(18)的一端与冷却箱(15)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4),所述连接环(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7),所述冷却箱(15)的外侧连通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铜管(4),所述铜管(4)远离冷却箱(15)的一侧均与集水箱(6)相连通,所述集水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冷却箱(15)底部相连通的空心轴管(7),所述空心轴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扇叶(5),所述轴承(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扇叶(5)顶部的从动轮(9),所述冷却箱(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7)右侧的电动马达(11),所述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与从动轮(9)啮合的主动轮(10),所述冷却箱(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7)左侧的微型水泵(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智能交通后端云计算处理器支架,包括底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所述底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均匀分布的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3),所述底环(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环(18),所述顶环(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杆(13),所述支杆(13)远离顶环(18)的一端与冷却箱(15)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4),所述连接环(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7),所述冷却箱(15)的外侧连通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铜管(4),所述铜管(4)远离冷却箱(15)的一侧均与集水箱(6)相连通,所述集水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冷却箱(15)底部相连通的空心轴管(7),所述空心轴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扇叶(5),所述轴承(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扇叶(5)顶部的从动轮(9),所述冷却箱(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心轴管(7)右侧的电动马达(11),所述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与从动轮(9)啮合的主动轮(10),所述冷却箱(15)的底部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双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