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影加热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66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影加热辊,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外套设有铝套,加热管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铝套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接块与铝套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操作螺栓、拉杆和定位块,连接块上对称设有两个T形沉孔,T形沉孔的轴线与加热管的轴线之间相互垂直,定位块有两个且均包括定位端和设于定位端下端的活动杆,活动杆与对应的T形沉孔的下端孔滑动配合,定位端与铝套的内壁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影加热辊,通过对加热管两端结构的改进,能够减少热量的损耗,降低能耗,使用成本低且增强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影加热辊
本技术涉及定影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定影加热辊。
技术介绍
定影装置指利用某种方法将显影图像固定在复印介质(如纸)上的过程。静电复印机的定影方式有热版定影、热辐射定影、热辊定影、冷压定影和化学溶融定影等,定影就是把复印纸上的不稳定、可抹掉的色粉图像固着在纸上的过程,通过转印、分离过程转移到复印纸上的色粉图像,并未与复印纸融合为一体,这时的色粉图像易被擦掉,因此须经定影装置对其进行固化,以形成最终的复印品。现有的定影装置加热都是采用定影加热辊加热,由于定音加热辊中的加热管的热量会传递到加热管外的铝管上,此外,加热管的两端的热量也会传递到定影辊的两端,热量散失,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同时也影响加热管两端的连接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影加热辊,通过对加热管两端结构的改进,能够减少热量的损耗,降低能耗,使用成本低且增强了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影加热辊,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套设有铝套,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铝套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铝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操作螺栓、拉杆和定位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两个T形沉孔,所述T形沉孔的轴线与所述加热管的轴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定位块有两个且均包括定位端和设于所述定位端下端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对应的所述T形沉孔的下端孔滑动配合,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铝套的内壁卡接配合;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操作腔以及与所述操作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加热管的轴线一致,所述操作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操作螺栓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拉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转盘铰接于铰接点一,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活动杆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铰接。由于定位块与铝套的内壁卡接,定位块的活动杆与T形沉孔的下端孔滑动配合,由于操作螺栓与连接块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通过对操作螺栓的操作,配合转盘的设计能够实现通过位于操作腔内的两根拉杆实现对定位块的拉动,具体的,操作螺栓向外旋拧,通过转盘带动拉杆实现对定位块的拉动,定位块在拉杆的拉动下向操作腔内侧移动,定位块退回到T形沉孔的上端孔内,定位块与铝套脱离,反向旋拧操作螺杆,实现对定位块的上移,定位块与铝管的内壁卡接,综上,通过对操作螺栓的旋拧即可以方便实现对加热管的整体拆装,且卡接的配合效果能够得到保证;由于定位管通过定位块实现与铝套的连接,接触面减小,减少了能量损耗,同时也延长了相应的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定位块有效退回,所述定位端的外径小于所述T形沉孔上端孔的孔径。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结构设计的对称效果,所述操作腔为圆形且所述操作腔的中心点位于所述T形沉孔的轴线与所述螺纹孔的轴线的交叉点上。进一步的,为了实现铝套与定位块的卡接配合,所述铝套的内壁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块卡接配合的定位槽。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转盘与操作螺栓的转动配合效果,所述转盘上设有转动块,所述操作螺栓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转动块转动配合的转动槽。进一步的,为了较好的实现对加热管的定位,所述铝套与所述加热管之间还设有支撑环。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沿着所述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撑环的外圆与所述铝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支撑环上所设的中心通孔。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达到较好的传热效果的同时避免较多的能量损耗,所述支撑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两根支撑条。进一步的,为了加热管与连接块之间方便连接,所述加热管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块卡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的端部设有卡接凸起,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接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定位块与铝套的内壁卡接,定位块的活动杆与T形沉孔的下端孔滑动配合,由于操作螺栓与连接块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通过对操作螺栓的操作,配合转盘的设计能够实现通过位于操作腔内的两根拉杆实现对定位块的拉动,具体的,操作螺栓向外旋拧,通过转盘带动拉杆实现对定位块的拉动,定位块在拉杆的拉动下向操作腔内侧移动,定位块退回到T形沉孔的上端孔内,定位块与铝套脱离,反向旋拧操作螺杆,实现对定位块的上移,定位块与铝管的内壁卡接,综上,通过对操作螺栓的旋拧即可以方便实现对加热管的整体拆装,且卡接的配合效果能够得到保证;由于定位管通过定位块实现与铝套的连接,接触面减小,减少了能量损耗,同时也延长了相应的连接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中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热管1;铝套2;连接块3;操作螺栓4;拉杆5;定位块6;T形沉孔7;定位端8;活动杆9;定位槽10;操作腔11;螺纹孔12;转盘13;铰接点一14;转动槽15;支撑环16;内环17;外环18;支撑条19;卡接凸起20;卡接凹槽21;转动块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影加热辊,包括加热管1,加热管1外套设有铝套2,加热管1与铝套2的轴线一致,加热管1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与铝套2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接块3与铝套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操作螺栓4、拉杆5和定位块6,连接块3上对称设有两个T形沉孔7,T形沉孔7的轴线与加热管1的轴线之间相互垂直,定位块6有两个且均包括定位端8和设于定位端8下端的活动杆9,活动杆9与对应的T形沉孔7的下端孔滑动配合,定位端8与铝套2的内壁卡接配合,为了实现铝套2与定位块6的卡接配合,铝套2的内壁上设有与对应的定位块6卡接配合的定位槽10;连接块3上还设有操作腔11以及与操作腔11连通的螺纹孔12,螺纹孔12的轴线与加热管1的轴线一致,操作螺栓4与螺纹孔12螺纹配合,操作螺栓4伸入操作腔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13,拉杆5设有两根,两根拉杆5的一端均与转盘13铰接于铰接点一14,两根拉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活动杆9伸入操作腔11的一端铰接。由于定位块6与铝套2的内壁卡接,定位块6的活动杆9与T形沉孔7的下端孔滑动配合,由于操作螺栓4与连接块3上的螺纹孔12螺纹配合,通过对操作螺栓4的操作,配合转盘13的设计能够实现通过位于操作腔11内的两根拉杆5实现对定位块6的拉动,具体的,操作螺栓4向外旋拧,通过转盘13带动拉杆5实现对定位块6的拉动,定位块6在拉杆5的拉动下向操作腔11内侧移动,定位块6退回到T形沉孔7的上端孔内,定位块6与铝套2脱离,同理,反向旋拧操作螺杆,实现对定位块6的上移,定位块6与铝管的内壁卡接,综上,通过对操作螺栓4的旋拧即可以方便实现对加热管1的整体拆装,且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加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套设有铝套,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铝套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铝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操作螺栓、拉杆和定位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两个T形沉孔,所述T形沉孔的轴线与所述加热管的轴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定位块有两个且均包括定位端和设于所述定位端下端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对应的所述T形沉孔的下端孔滑动配合,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铝套的内壁卡接配合;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操作腔以及与所述操作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加热管的轴线一致,所述操作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操作螺栓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拉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转盘铰接于铰接点一,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活动杆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影加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套设有铝套,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铝套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铝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操作螺栓、拉杆和定位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两个T形沉孔,所述T形沉孔的轴线与所述加热管的轴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定位块有两个且均包括定位端和设于所述定位端下端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对应的所述T形沉孔的下端孔滑动配合,所述定位端与所述铝套的内壁卡接配合;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操作腔以及与所述操作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加热管的轴线一致,所述操作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操作螺栓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拉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转盘铰接于铰接点一,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活动杆伸入所述操作腔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影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的外径小于所述T形沉孔上端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影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为圆形且所述操作腔的中心点位于所述T形沉孔的轴线与所述螺纹孔的轴线的交叉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梧州董湘丽李博文艾冠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至简复印机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