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35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管夹装置,包括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通过旋转结构连接;第一管夹包括第一夹持本体;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固定的第一管夹孔;第一管夹孔的内侧均设置向外倾斜的卡勾;卡勾的高度不同;第一管夹孔内与卡勾相对的面设置为圆柱面;卡钩与圆柱面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一减胶孔;减胶孔位于两个第一管夹孔之间;第一夹持本体下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二管夹之间形成旋转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管子的插入力同时增加管子的拔出力,确保管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适用性好,可满足客户装车和适应客户不同方向布线的要求。

A pipe clamp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夹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管夹
,尤其涉及一种管夹装置。
技术介绍
整车系统中涉及汽车发动机机舱和底盘时,需要一种分离和固定油管和线束管的装置,以防止车辆运行过程中油管和线束管等的晃动、油管和线束管相互之间的摩擦损坏。传统的管夹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管子的插入力大、拔出力小,无法确保管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2)当施加拔出力推出管夹时,卡勾上的载荷较大,容易出现损坏;3)适用性差,无法满足客户装车和适应客户不同方向布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夹装置,包括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夹包括第一夹持本体;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固定的第一管夹孔;所述第一管夹孔的内侧均设置向外倾斜的卡勾;所述卡勾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管夹孔内与所述卡勾相对的面设置为圆柱面;所述卡钩与所述圆柱面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一减胶孔;所述减胶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管夹孔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下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管夹之间形成所述旋转结构。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第一管夹的侧面上;所述安装槽为一燕尾槽结构。优选地,所述燕尾槽结构包括一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两侧壁相对且向内弯曲并延伸。优选地,所述两侧壁朝向所述第二管夹的部分为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与燕尾槽平齐。优选地,所述燕尾槽内设置倒扣;所述倒扣固定在所述侧壁的自由端。优选地,所述卡勾之间设置间隙。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一减胶孔。优选地,所述第二管夹包括第二夹持本体和固定在所述夹持本体上的旋柄;所述旋柄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所述旋转结构。优选地,所述旋柄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两端面分别固定在第二夹持本体和第一圆柱体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圆柱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截面面积。优选地,所述第一管夹孔的外侧面为曲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1)卡勾设置在第一管夹孔的内侧且均向外倾斜及容置空间结构,可降低管子的插入力同时增加管子的拔出力,确保管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2)卡勾设置在第一管夹孔的内侧且均向外倾斜,卡勾上的载荷一部分传递给第一夹持本体,当施加拔出力推出管夹时,卡勾上的载荷变小。3)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可自由旋转,适用性好,可满足客户装车和适应客户不同方向布线的要求。4)两个卡勾的高度不同,可保证对个管夹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管夹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第一管夹的结构图。其中,1-第一管夹,11-第一夹持本体,12-卡勾,13-减胶孔,14-连接部,2-第二管夹,3-安装槽,4-卡接部,5-倒扣,21-第二夹持本体,22-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管夹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管夹装置,包括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其中,第一管夹1包括第一夹持本体11;第一夹持本体11上开设有两个固定的第一管夹1孔;第一管夹1孔的内侧均设置向外倾斜的卡勾12;卡勾12的高度不同;第一管夹1孔内与卡勾12相对的面设置为圆柱面;卡钩与圆柱面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夹持本体11上开设一减胶孔13;减胶孔13位于两个第一管夹1孔之间;第一夹持本体11下端设置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与第二管夹2之间形成旋转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结构包括一安装槽3;安装槽3开设在连接部14背向第一管夹1的侧面上;安装槽3为一燕尾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燕尾槽结构包括一燕尾槽;燕尾槽的两侧壁相对且向内弯曲并延伸。如图2所示,侧壁的一部分覆盖在燕尾槽的上方。进一步地,两侧壁朝向所述第二管夹2的部分为卡接部4;卡接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部4的另一端与燕尾槽平齐。即覆盖在燕尾槽的上方的侧壁部分一端连接成一体,另一端与燕尾槽平齐;旋柄22的一部分位于燕尾槽的内部并卡设在卡部上。为防止第二管夹2旋出第一管夹1,燕尾槽内设置倒扣5;倒扣5固定在侧壁的自由端。为提高管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卡勾12之间设置间隙,缓冲管子发生的微小震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上设置一减胶孔。本技术经过减胶掏空处理,减少了产品料重,大幅降低了注塑成型的时间周期,避免了产品的缩痕及凹陷,降低了注塑成本。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夹2包括第二夹持本体21和固定在夹持本体上的旋柄22;旋柄22与连接部14之间形成旋转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旋柄22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的两端面分别固定在第二夹持本体21和第一圆柱体的一端面上;第一圆柱体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圆柱体的截面面积。第二圆柱体与连接部14、燕尾槽形成旋转结构。为降低应力集中,提高管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管夹1孔的外侧面为曲面。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通过旋转结构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管夹包括第一夹持本体;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固定的第一管夹孔;所述第一管夹孔的内侧均设置向外倾斜的卡勾;所述卡勾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管夹孔内与所述卡勾相对的面设置为圆柱面;所述卡勾与所述圆柱面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一减胶孔;所述减胶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管夹孔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下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管夹之间形成所述旋转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通过旋转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夹包括第一夹持本体;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固定的第一管夹孔;所述第一管夹孔的内侧均设置向外倾斜的卡勾;所述卡勾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管夹孔内与所述卡勾相对的面设置为圆柱面;所述卡勾与所述圆柱面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上开设一减胶孔;所述减胶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管夹孔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本体下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管夹之间形成所述旋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第一管夹的侧面上;所述安装槽为一燕尾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结构包括一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两侧壁相对且向内弯曲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朝向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