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循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28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屏蔽循环泵,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金属泵体上无法准确开设固定轴装配孔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泵体上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一对中件,所述对中件上设置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同轴线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中。其效果:增设对中件,使固定轴的固定与泵体形成分离,使固定轴的一端固定在对中件上,即使在金属材质的泵体上也能够方便加工安装腔,突破泵体对材质的要求,降低了泵体的成本。

Shield circulat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循环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蔽循环泵,尤其涉及一种改进泵体上用于装配固定轴的固定孔结构的屏蔽循环泵。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设置固定轴的屏蔽循环泵来说,一般对固定轴的定位都采用轴两端的对中固定,两个固定点分别为:设置在屏蔽套中的固定孔、与泵体一体制造而出的固定孔。然而受到复杂的流道结构和泵体本身结构形式的限制,固定孔与泵体一体成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承载固定孔的泵体上的支撑结构不仅要保证流道的平滑畅通,以减少对水力效率的影响,又要有足够的结构精度和制造精度,以保证固定轴的装配要求,还需要在水中不腐蚀不氧化,以保障支撑结构的寿命。为了满足以上对支撑结构(装配孔)的要求,高强度、高尺寸稳定的特种工程塑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整个泵体用特种工程塑料制作,无疑是非常浪费成本的。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些情况下,会采用金属材料来铸造泵体,以获得更高的耐压和可靠性,但泵体上直接加工的装配孔用于装配固定轴,则难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屏蔽循环泵,在泵体上增设对中件,通过对中件形成用于固定固定轴的一个装配孔,泵体上仅生成用于插置对中件的孔即可,泵体上的孔加工难度大为降低,使得采用铸造件的泵体能够满足固定轴的装配要求,突破泵体对材质的要求,又具有足够的耐压性和可靠性,同时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屏蔽循环泵,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所述电机内设置固定轴、套置于所述固定轴上的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转子总成外围的定子总成、隔离所述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的屏蔽套,所述屏蔽套上设置第一装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一对中件,所述对中件上设置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同轴线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中。在泵体上增设对中件,通过对中件形成用于固定固定轴的一个装配孔,泵体上仅生成用于插置对中件的孔即可,泵体上的孔加工难度大为降低,使得采用铸造件的泵体能够满足固定轴的装配要求,突破泵体对材质的要求,又具有足够的耐压性和可靠性,同时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整体结构简单,仅仅采用高强度特种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的对中件解决了在泵体上难以直接加工出用于装配固定轴的装配孔的问题,对中件的利用,对应现有的泵体来说也是适用的,对现有泵也具有改进作用。由于,在对中件上形成第二装配孔,而对中件的材质往往是工程塑料,则方便加工第二装配孔,也有利于提高第二装配孔的加工精度,同时降低了泵体的开模难度,降低了泵的生产加工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对中件包括一体结构的插接部、圆环部、及连接所述插接部和圆环部的连接柱,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所述的第二装配孔,所述圆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连接柱至少为三根,所述连接柱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柱轴向设置,所述连接柱呈中心对称设置,相邻所述连接柱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对中件与叶轮、泵体的配合形成合理的过水结构,能够使流道更平滑光顺。所述圆环部外围具有凸缘环,所述凸缘环与所述圆环部为一体结构。凸缘环有利于加强对中件的刚度,加强对中件的尺寸稳定性,并减少装配变形。所述凸缘环的外环壁上设置第一止转结构,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置第二止转结构,所述第一止转结构和第二止转结构形成止转配合,用于限制对中件相对泵体的转动,提泵运行的稳定性。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具体有以下两种扩展方案:第一种扩展方案:所述凸缘环通过一弹性压环装配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间隙配合,所述弹性压环用于限制所述对中件从所述安装腔中脱出。该方案中对中件与安装腔之间为松配合方式,主要应用于泵体材质和对中件(通常为高强度工程塑料件)材质的膨胀系数相差大的泵体(如金属泵体)中,在弹性压环(通常为不锈钢材质)的作用下将对中件轴向限制在泵体的安装腔内,凸缘环与泵体的安装腔之间的小的径向间隙有利于转子总成自调心,减少叶轮口环与其上对应的密封结构或对中件产生摩擦或卡机。第二种扩展方案:所述圆环部和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力用于限制所述对中件从所述安装腔中脱出。该方案中对中件与安装腔之间为紧配合方式,优选用于泵体材质和对中件材质膨胀系数相差小的泵体(塑料泵体)中,则不需要采用弹性压环使对中件限制在泵体上,减少了零部件,简化结构。所述对中件穿过所述叶轮上的中间开孔,所述圆环部伸入到所述叶轮的入口,所述圆环部与叶轮入口处的叶轮口环形成口环密封配合,所述插接部延伸在所述叶轮的内端与所述固定轴配合。从对中件的稳定性要求和过水要求,优选方案:相邻所述连接柱之间具有的间隔空间分别与所述圆环部和插接部围成三个孔洞,所述孔洞与所述圆环部内的中空,形成过水通路。连接柱过多则会阻碍过水,连接柱过少会造成对中件的结构不稳固,而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增设对中件,使固定轴的固定与泵体形成分离,使固定轴的一端固定在对中件上,即使在金属材质的泵体上也能够方便加工安装腔,突破泵体对材质的要求,降低了泵体的成本。2、对中件和泵体松配合的应用中,有一定的自调心功能,降低了叶轮口环与对应的密封结构或对中件之间摩擦、卡机等风险3、对中件通过装配和泵体连成一体,使得泵体结构更简单,降低了泵体的开模难度,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对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屏蔽循环泵,包括电机1,与电机连接的泵体2,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10;所述电机内设置固定轴3、套置于所述固定轴上的转子总成4、设置在所述转子总成外围的定子总成5、隔离所述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的屏蔽套6,所述屏蔽套6上设置第一装配孔61,所述泵体2上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一对中件7,所述对中件上设置第二装配孔711,所述第一装配孔61和第二装配孔711同轴线设置,所述固定轴3的两端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装配孔61和所述第二装配孔711中。在泵体上增设对中件,通过对中件形成用于固定固定轴的一个装配孔,泵体上仅生成用于插置对中件的孔即可,泵体上的孔加工难度大为降低,使得采用铸造件的泵体能够满足固定轴的装配要求,突破泵体对材质的要求,又具有足够的耐压性和可靠性,同时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对中件的设置保证固定轴的轴线和电机的理论旋转轴线尽量重合,保证泵(屏蔽循环泵)运行平稳。整体结构简单,仅仅采用高强度特种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的对中件解决了在泵体上难以直接加工出用于装配固定轴的装配孔的问题,对中件的利用,对应现有的泵体来说也是适用的,对现有泵也具有改进作用。由于,在对中件上形成第二装配孔,而对中件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屏蔽循环泵,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所述电机内设置固定轴、套置于所述固定轴上的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转子总成外围的定子总成、隔离所述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的屏蔽套,所述屏蔽套上设置第一装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一对中件,所述对中件上设置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同轴线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屏蔽循环泵,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所述电机内设置固定轴、套置于所述固定轴上的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转子总成外围的定子总成、隔离所述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的屏蔽套,所述屏蔽套上设置第一装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一对中件,所述对中件上设置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同轴线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装配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件包括一体结构的插接部、圆环部、及连接所述插接部和圆环部的连接柱,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所述的第二装配孔,所述圆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连接柱至少为三根,所述连接柱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柱轴向设置,所述连接柱呈中心对称设置,相邻所述连接柱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部外围具有凸缘环,所述凸缘环与所述圆环部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成者郑勇飞吴景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杭州有限公司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界泵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