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20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分别与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开锁指示电路、LCD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短信报警电路、存储电路和接收电路相连接;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第二芯片U2分别与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开锁指示电路、LCD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短信报警电路、存储电路和接收电路相连接;红外发射电路通过与接收电路信号连接。该监控装置利用无线模块,节省了人力物力,且操作简单,完全可以帮助住户监控电子锁的状态。

Intelligent electronic lock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子
,涉及一种智能电子密码锁监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成为居民关心问题之一。人们对门锁的要求日益增多,既要求可靠防盗,又要使用方便。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电子密码锁。在我国,电子密码锁的应用还不广泛,成本较高,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使电子密码锁在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开闭锁、短信报警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随时监测电子锁的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电子锁监控装置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主处理器,通过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上红外接收电路、GSM模块和声光报警,帮助住户监控门锁状态。红外遥控系统可以控制开锁、闭锁,通过按键设置门锁密码,当密码输入错误五次,按键锁定并进行声光报警和GSM短信报警,并通过LCD1602界面提示。该装置利用无线模块,节省了人力物力,且操作简单,完全可以帮助住户监控电子锁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监控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红外发射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复位电路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晶振电路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接收电路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存储电路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开锁指示电路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LCD显示电路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按键电路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声光报警电路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短信报警电路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监控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图1中:1.红外发射电路,2.晶振电路,3.复位电路,4.单片机最小系统,5.开锁指示电路,6.LCD显示电路,7.按键电路,8.声光报警电路,9.短信报警电路,10.存储电路,11.接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1和单片机最小系统4,单片机最小系统4分别与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开锁指示电路5、LCD显示电路6、按键电路7、声光报警电路8、短信报警电路9、存储电路10和接收电路11相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红外发射电路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8051单片机;第一芯片U1的第1脚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一按键K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21脚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电源VCC。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均为红外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Q1主要进行运算放大。第一二极管D1为按键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为红外发射端口。红外发射电路1与接收电路11信号连接。如图3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单片机最小系统4,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STC89C52RC单片机是宏晶科技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12时钟/机器周期和6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STC89C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芯片U2分别与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开锁指示电路5、LCD显示电路6、按键电路7、声光报警电路8、短信报警电路9、存储电路10和接收电路11相连接。如图4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复位电路3,复位电路采用RC手动复位,包括按键J1,按键J1采用四角立式按键;按键J1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正极接电源VCC,第一电容C1为电解电容,按键J1的另一端解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9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如图5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晶振电路2,包括晶振Y1,晶振Y1采用11.0592MHz有源晶振;晶振Y1的第1脚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芯片U2的第19脚相连,晶振Y1的第2脚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芯片U2的第18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如图6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接收电路11,包括第三芯片U3,第三芯片U3采用红外接收头HX1838;第三芯片U3的第1脚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32脚,第三芯片U3的第2脚和第四电容C4的负极接地,第四电容C4为电解电容,第四电容C4的正极和第三芯片U3的第3脚分别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5V电源如图7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存储电路10,包括第四芯片U4,第四芯片U4采用24C00-E外置程序存储器,当控制装置掉电后重新启动时,仍然保持掉电之前的状态。第四芯片U4的第6引脚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24脚,第四芯片U4的第5引脚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25脚,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R8另一端接+5V电源。如图8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开锁指示电路5,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为能发出绿色管的发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二芯片U2的第21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接+5V电源。如图9所示,本技术监控装置中的LCD显示电路6,包括第五新U5,第五芯片U5采用LCD1602显示器;第五芯片U5的第1脚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2脚接+5V电源,第五芯片U5的第3脚接滑动变阻器R11的滑头和一端,滑动变阻器R11的另一端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4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28脚,第五芯片U5的第5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27引脚,第五芯片U5的第6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26脚;第五芯片U5的第7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9脚,第五芯片U5的第8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8脚,第五芯片U5的第9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7脚,第五芯片U5的第10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6脚,第五芯片U5的第11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5脚,第五芯片U5的第12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4脚,第五芯片U5的第13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3脚,第五芯片U5的第14脚接第二芯片U2的第32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电路(1)和单片机最小系统(4),单片机最小系统(4)分别与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开锁指示电路(5)、LCD显示电路(6)、按键电路(7)、声光报警电路(8)、短信报警电路(9)、存储电路(10)和接收电路(11)相连接;/n所述的红外发射电路(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8051单片机;第一芯片U1的第1脚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一按键K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21脚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电源VCC;/n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4)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第二芯片U2分别与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开锁指示电路(5)、LCD显示电路(6)、按键电路(7)、声光报警电路(8)、短信报警电路(9)、存储电路(10)和接收电路(11)相连接;/n红外发射电路(1)通过与接收电路(11)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电路(1)和单片机最小系统(4),单片机最小系统(4)分别与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开锁指示电路(5)、LCD显示电路(6)、按键电路(7)、声光报警电路(8)、短信报警电路(9)、存储电路(10)和接收电路(11)相连接;
所述的红外发射电路(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8051单片机;第一芯片U1的第1脚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一按键K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21脚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电源VCC;
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4)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第二芯片U2分别与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开锁指示电路(5)、LCD显示电路(6)、按键电路(7)、声光报警电路(8)、短信报警电路(9)、存储电路(10)和接收电路(11)相连接;
红外发射电路(1)通过与接收电路(11)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电路(3)包括按键J1,按键J1采用四角立式按键;按键J1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正极接电源VCC,第一电容C1为电解电容,按键J1的另一端解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9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电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声李承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